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030
甄波

  ◆摘? 要: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提供框架,进而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化,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当中得到成长。基于此,本文从思维导图以及概念图的概述入手,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设计当中应用该思想,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提供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概念图;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方向的指南针,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挖掘教材等各种视觉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真正作用,改变以往教学偏离正轨的现状。虽然初中语文文字较多,但教师不能过分地强调理论学习,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设计出增加互动性,强调实际性、创造性、主动性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和进步。

  1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概述

  1.1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表示的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它最先是来源于美国康奈大学著名教授,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构建的一种教学技术。概念图的组成要素有概念、连接词、层次、连接线、交叉连接,从本质上来说,概念图就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呈现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并且还能够以事例对概念进行描述和说明,把基本概念有机统一起来,使其形成有联系的空间网络体系。

  1.2思维导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之中,发现了伟大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笔记上使用了很多图画、代号、连线,所以他认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原因所在。思维导图就是基于发散思维的引领,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实现主题主干从中央向四周发射,形成多种分支的图形。除开主题以外,刺激话题和较高层次的话题都是以分支的形式表达出来,分支也是靠节点连接起来。所以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中心向四周展开形成庞大无比的体系。

  2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能够激发大脑的潜能,使之协调平衡发展,所以将两者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之中,能够使其显现出思维可视化的功能,同时能够呈现知识网络,呈现树状结构,让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中心和主题,从而向四周散发学习更多的内容,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此,下文从以下三个层次浅谈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在教学主体框架当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通常在构建教学主体框架之余,会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的中心点,描写出教学计划,通常会将教学分为一课时、两课时或者三课时,进而还会根据教材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呈现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所以将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运用于教学主体框架当中,能够使得课程内容、教学重难点清晰凸显。这样也能够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一目了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清晰的知识网络,进而减轻学生学习的焦虑。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时,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该首先找到思维导图、概念图的中心点以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景物描写之中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再结合本课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可初步将本课设为三个课时,以此再基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确定每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和实施方式。如此,清晰地将整个教学过程排列出来,更好地为教学过程服务。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2.2在认识作者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其文本理解、内容层次更加深化,通常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师通常会对作者进行介绍,其一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其二在于为学生理解文本服务。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基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建立认识作者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基于背景内容理解文本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进而理清作者写作主要方向。尤其是在引领学生学习一些古诗文之中,教师更要以这种趣味化的故事建立框架图,以此,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初中人教版教材“木兰诗”时,此篇文本阅读为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初中文本阅读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此教师就可基于思维导图以及概念图引领学生去了解作者写此篇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简介,让学生能够明白作者的意图,进而更好地去完成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基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建立起作者的生平事件,以此让学生抓住本篇文章的写作意图,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2.3在呈现写作背景中的有效应用

  浓缩性、系统性、直观性的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运用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满足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综合化,为实现个性教学目标搭建平台,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概念图、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之中,让学生能够掌握写作背景、掌握写作要素,进而完成符合主体、抓住主体的写作内容,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成长,让学生的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时,此篇写作教学旨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采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虽然细节在生活随处可见,但学生缺乏发现细节的眼睛,如此教师就可基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建立作文框架,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基于教师框架逐步完成细节内容,如此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好习惯,让学生能够抓住主体内容进行写作。

  3结束语

  简而言之,思维导图、概念图能夠将所有的知识整合在有联系的框架图之中,这样能够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过程,同样也能够让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导图实施教学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调整。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基于此方法设计出来的语文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逻辑化,让学生更能融入学习过程当中,不会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一头雾水的状况,进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胡佳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刍谈[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86.

  [2]马梦婷.概念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