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的数学作为教育课程中逻辑性、技巧性、规律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不管是在做习题还是课堂上听讲都需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把握好知识点的关键,观察题目的出题目的,然后顺藤摸瓜就能顺利解出数学题。但是,能够顺利解题的前提是对数学的知识点足够了解,把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能够轻松地把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由此可以看出复习课的重要性,它不同于上新课和习题课,且是两者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该文将以初中数学复习课为研究对象,对复习课的定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偏差以及解决偏差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偏差;应对策略
一、复习课
所谓的复习课不是简单的字面上复习即可,在教学上复习课和上新课同等重要,都是教学上的重要环节。在初中数学教学上主要分为上新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三大重要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巩固,而最后的复习环节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复习课不仅是将旧的知识点复习一遍就可以,而是在复习完旧的知识点基础上将它们整理归纳最终系统化,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将所学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系列知识内化于心,最后变成自己在解答数学题上面的思路和技能。
二、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偏差
(一)把复习课当成习题课教学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都认为数学只要题目做多就会,我个人不赞同这个观点。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灵活转变能力,如果没有质量的盲目做题,那么学习的数学效率还是低下的。在复习课上,教师出现的教学误区就是以追求做题量来达到复习的效果,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追求做题的速度而不是复习质量,而且在大量的做题中教师所提供的题型都是相类似的,题型不具有典型性和多变性容易使学生形成定性思维,不能够灵活做题,学生在考试时如果遇到灵活的题型或者压轴题就容易产生严重失分的情况。因此,复习课上以盲目的大量刷题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行不通的。
(二)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
在复习课上教师带着学生知识点已经都学过的心理,为了节约时间去探讨难题,认为简单的知识就一带而过没有过分的强调,在复习习题时也把一些简单的,为学生打基础的题型忽略,复习没有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衔接过程,跳跃式的复习课程容易使学生产生吃不消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没有扎实的基础功,在一些简单的题型中就容易失分,对于难题就更加不可能顺利拿下,没有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三)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吸收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的听课效果有所不同,经过日积月累就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对于两极化的学生如果采用适中的复习方法将会导致优生对难题的专研少,不能轻松的拿下高分,而差生由于基础差,在没有吃透简单题的基础上又要学习中等题,最终达不到提高成绩的目的,教师复习课教学的理想效果也不能实现。
三、解决偏差的策略
(一)复习题选题经典,分析要透彻
复习课上教师把知识点系统化复习完以后再进行习题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吸收知识,而且教师在进行选题时要能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复习课的习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所讲的例题要综合性强、涵盖的知识点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在讲解时,例题要由简单过渡到复杂,讲解例题要透彻,对于简单的知识也要清晰讲解,不采取跳跃式教学,这样学生能够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程,不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例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区分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应的例题进行对比讲解,使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理解透彻后,再选一题综合的证明题巩固,这样的复习方案学生容易理解吸收,复习效果理想。
(二)对两极化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案
复习课是补缺补漏的过程,两极化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复习方案对她们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对于优生,思维能力强,解题思路清晰,简单题只需要稍微巩固,拔尖的题目才是他们的重点,而差生基础差,主要的复习方向就是基础题。因为基础不同,最终的目标也不同,所以采用的复习方案也要有所不同,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实现双赢。例如复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通过画图讲解,将问题简单化,在复习基础题的基础上,难度逐渐递增,激发学生在自身能够消化的基础上对综合大题自主研究探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考试题型千变万化,教师考前猜题是不现实的,透过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复习数学最好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那么对于多变的题型学生也能够灵活转变解决问题。就如教师在課堂讲解例题时,可以采用互动的形式,请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对于难题教师可以采取先讲解思路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解题障碍,最终找到解题答案,再通过多种题型的训练后让学生自行总结归纳复习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的复习课应该要以发现问题为重点,在温习完旧的知识后,以做题进行查缺补漏。学生在进行复习过程中也要学会讲究效率,灵活使用解题技巧,总结解题方法,教师则要对一些复习教学误区进行完善,把握教学的特性,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使复习课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志祥.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02-103.
[2]刘爱武.探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11-12.
[3]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15):91-93.
[4]邳代丽.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