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从中学习我国从古至今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进而掌握综合性、全面性的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个性化学习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培养,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实现个性化理解,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历史的不断演变推动了社会不断发展,而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正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是向学生传播各种优秀文化的重要学科,而要实现优秀文化良好传承及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学习的培养,因为每位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化差异,都拥有各自的个性特长。如果教学采取统一性教学过程,只能实现较少部分学生有效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学生个性化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研究个性化学习培养方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现个性化培养。
一、创建出个性化学习的历史课堂
(一)营造宽松与和谐的学习课堂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课堂中的师生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过程、两者共同研究同一知识点的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要实现师生间情感产生良好共鸣,教师应将课堂创建成宽松、和谐的学习课堂。宽松、和谐的学习课堂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应用自身思维能力思考历史问题,将自己的见解充分表达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快速抓住知识点,在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教师在课堂中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在教台前,而是在涉及探讨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要走入台下,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成为学习伙伴,共同对存在的历史问题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是积极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见解,在学生表达时应避免打断,而要在学生完成回答后针对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自己的见解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挖掘出正确的答案。另外,教师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应根据学生具有的优势进行激励,让学生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因素是反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的问题是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进而创新出新的技术为人类服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因为只有学生发现问题,才会分析历史教材或者向教师进行提问,进而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每个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大家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问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还要在此时鼓励学生“你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要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准确,说不定提出的问题会帮助自己及其他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当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后,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探讨的过程中会让每位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再通过教师将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综合,进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三)让学生选择个性化学习方式
个性化学习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课下学习中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历史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几种学习方式供学生选择,学生在选择出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后可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然后,让所有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效果展现出来,教师可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习效果较好,教师可以在往后学习中进行应用;若效果不佳,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反思,进而创建出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在课下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下节课知识的预习任务,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此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下节课的知识,会具有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中的《古代印度》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三种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问学习法。然后,在课堂中供学生选择。对于选择问题学习法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古代印度》教学大纲设立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挖掘教材知识点;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学生,教师可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探讨的过程学习知识;选择提问学生法的学生,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将自己存在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可将学生的问题布置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把控好课堂时间,要留出学生回答及自己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过程。
二、重视课堂反馈提升个性化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课堂反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如果学生掌握效果不佳,教师可站在学生角度分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优化,再通过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反馈掌握优化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提问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若学生的答案不理想,说明教学方法存在着不足,表明学生未通过教学方法快速理解知识点。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优化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优化,可充分发挥出优化后教学方法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中的《古代日本》知识时,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但是在提问时却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效果不佳,比如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学生只能阐释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表明学生们没有挖掘出根本性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根本因素(社会矛盾)、催化因素(先进的中国隋唐制度)展现出来,然后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将根本因素与催化因素全面性表达出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培养,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良好设计,通过创建良好的个性化学习环境、重视课堂教学反馈的过程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丁雨.“互動参与式”高中历史课堂模式探索[J].新智慧,2019(25):89.
[2]周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研究[J].魅力中国,2009(17):232.
[5]李建华.个性化提问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51):90-9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