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805
刘艳丹

  ◆摘? 要:音乐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音乐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培养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节奏感,进而提升初中生音乐欣赏能力。本文将对体态律动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体态律动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初中;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包含了音乐节奏、力度、速度以及音的强弱等多用表现要素,通过体态律动,能够将音乐的表现与元素与人体的各种动作联系起来,增进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增进音乐的审美体验。

  一、体态律动相关概述

  (一)体态律动的相关内涵

  所谓体态律动是将人的肢体动作和音乐的韵律结合起来,实现相互配合和相互辅助,让人通过肢体的运动将音乐所要传达的信息表现出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体态律动的运用,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增进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让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二)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源动力。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以教师对音乐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发挥,进而会让学生感觉到音乐知识的枯燥,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将体态律动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肢体协调能力进行培养,将音乐与躯体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音乐家偶尔活动中来。

  2.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将音乐和学生的肢体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依赖于听觉感受音乐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身体的各种细微动作体验到音乐的节奏、韵律。

  例如:在进行《蓓蕾之歌》音乐欣赏中,需要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歌曲的真挚情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这是4/4拍,具有动感的歌曲,节奏以稳健为主。运用体态律动,学生在歌曲欣赏过程中,可以融入头部和肢体动作,在体验歌曲节奏的同时,对歌曲表达的情感深入体验,感受音乐的美感。

  3.提升学生节奏感

  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教师通常结合学生对音乐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肢体简单动作,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例如:在《赛龙夺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前对乐曲进行分析,这是一首大约5分钟曲长的广东音乐,体现了端午节赛龙舟前的准备阶段的紧张,赛龙舟过程的团结奋进和胜利后的欢腾喜悦。

  在欣赏这首乐曲时,运用体态律动教学,能够让学生将肢体融入到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出通感的作用,让感官和音乐营造的意象交错,在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引发学生对赛龙走场景的想象,进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

  二、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营造体态律动氛围

  初中音乐教学中,要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在音乐教学前营造出体态律动教学氛圍,将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进行《赛龙夺锦》音乐教学前,教师利用在网上下载了关于赛龙舟的的相关视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赛龙舟的紧张、激烈的活动中,自己就是赛龙舟的队员之一。

  通过音乐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调动初中上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表现欲望,进而为实现体态律动教学做好情绪上的铺垫。

  (二)指导学生聆听音乐

  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音乐具备初步的理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觉,为开展体态律动做好铺垫。

  例如:在《赛龙夺锦》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音响效果,将全曲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一跃营造的“赛龙舟”现场热烈的氛围,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壮观的画面。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继续欣赏音乐的热情。

  (三)运用体态律动,增进学生音乐的感受

  体态律动教学并非单一的肢体动作,而是将身体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情感达到共鸣,学生的动作有感而发,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变化。体态律动既是辅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方式,也是让学生抒发情感的途径。

  例如:在《赛龙夺锦》音乐教学中,在运用体态律动阶段,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活动道具,比如书本、格尺等,做好站立姿态;音乐响起后,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敲打桌面,在借助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用敲击桌面的方式,让学生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效果,进而对《赛龙夺锦》音乐中的三段音乐表现的不同内容加深理解,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舞动,从而将体态律动教学推向高潮。

  (四)做好音乐教学评价

  初中生对音乐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别,每个学生的动作协调性也各有不同,将会在体态律动中表现出个性化行为,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后,需要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对音乐的感受,让学生说出自身体验感;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用赞赏和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参与体态律动的信心,让学生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在体态律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

  三、结束语

  体态律动是将肢体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增进学生音乐感受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抒发音乐情感的手段,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音乐教学氛围的构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将自身情感、肢体语言和音乐韵律结合起来进行音乐学习,在增进学生音乐体验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英.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8(01):122-122.

  [2]王珊珊.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体态律动的运用探讨[J].人生十六七,201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