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对策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923
黄金玲

  ◆摘? 要:自主学习就是“能学”“想学”“会学”,“能学“想学””就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机械的学习,“会学”就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发生变化,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老师也应该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扩展教学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实力,使学生可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难度随着年级的增加,难度也不断地提高,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思想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思辨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养;自主学习;对策

  一、自主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科成绩。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数理思维,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难度也不断增加,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愿的学习,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科成绩。老师在选择课堂内容,也要改变常规的ppt制作方法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可以改变原有的直接教学,口诀教学时可以提出更加有趣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和复习,提高数学学科成绩。

  2.学会自主交流探究学习。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课堂上,孩子们乐意在老师的带领下思考,学习,探究问题。发挥自己的长处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和同学们进行激烈的探究,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如果和别人产生分歧并且自己答案为错误时,会难以接受,所以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并且学会接受意见。老师也要把主动权较给学生,让学自己讨论交流,得出最终的答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老师在讲解比较抽象的难题时,可以先引导学生降维思考,数型结合,比如需要种植6颗树,用横线代表公路,树用斜线代替,画图,可画出有5种方式,可以将种树的数量增多或者减少,根据每次的结论,可以得出种树的方式为(n-1)种,n为需要种植的树的数量。根据数形结合可以解决数量之间的关系,将题目图形化,具体化,更好的理解题目,并且可以改变题目中的变量找出规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加强学生相互交流,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思维。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学习更加轻松,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适当的导入情境,适当的导入情境,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环境。在玩耍中学习,在玩耍中培养能力。还可以以游戏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带入到情景中,学生十分喜欢和积极参与的教学的过程就是游戏,比如在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代表某个数字,或者加号或减号。说出某个数字,让学生自主组合,找到可以形成的数字。找朋友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加减的过程,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老师设计课堂情境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的加大难度,切记不能使用较困难的问题给他们造成思考障碍,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讨论,理解知识点,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将虛拟的物品实物化,比如在学习认识“时,分,秒”时老师可以展示实物。并且让学生主动观看,触摸感受指针长短的不同。从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式讨论的方法。由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时老师可以举行比赛,能发现最多长方形的一组就为比赛胜利者。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会积极讨论并且交流分享得出最终答案。在游戏中不仅可以增强交流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良好课堂效率的桥梁。

  3.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观察身边食物的能力。

  老师应该主动联系生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产的事物,在生活中感受知识的应用,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学习。比如在学习“统计图”时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数据采集,并且自主的分析生活中所遇到的统计问题。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般与人,家庭和学校密切相关,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收集资料,做出统计图并且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及分析能力。将数学融入生活,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自主学习。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奠定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并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小学生思考能力有限,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可以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老师也应该选取合适的学习主题和材料,并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会应用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胡翼.基于个性化学习空间自主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1):117-120.

  [2]史略.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61.

  [3]王如萍.浅谈影响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79-80.

  [4]陈文苓.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