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贴在地面行走提升信息素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817
杨丽佳

  

  

  

  ◆摘? 要: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日渐引起重视。本文从任务设计探讨了基于生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生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相较于其他学科,其交互性、网络化等更易激发学生兴趣。但这种短暂兴趣并不能促成行之有效的学习动力。因此,基于生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的思考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贴在地面行走,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掌握用于实践的信息技术知识,潜移默化中提升信息素养。

  三、我的策略

  构建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将实践操作融于实际问题,课堂更充满生机。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中学习,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1.即学即用

  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持续获得成就感,从而达到用以促学的效果。

  举例:同学们一起见证了110周年校庆:有的走过历史长廊并留影;有的位列观众席欣赏演出;有的参演节目或化身主持人。播放百十校庆宣传片后再提出“百年芳菲——弦歌不辍”小报设计比赛(设计要求和素材如图1-1)。

  学生以小主人身份参与设计,交流版面布局并介绍设计创意。通过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环节发现问题并完善后进行作品展示。

  (1)部分学生合理搭配色彩、版面设计,版面更具美感(如图2)。

  (2)部分同学将Word中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创意,打造专属风格(如图3)。

  思考:以百十校庆为基调,感受学校文化底蕴之余加强了学生敬校爱校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了思维活跃度。正如学生不断摸索不同对象(文本框、图片、页面背景和边框等)的更多功能,设计出独具风格的小报。

  2.体验式生活实践

  设计充斥着生活气息的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生活感悟,对知识产生更迫切的需求,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事半功倍。

  举例:《设计制作标志》一课,以假日小队实践活动为主线,体验设计师。活动设置三个打卡点:一是我可以,观察生活中的标志,感知创意;二是我能行,分析标志并尝试设计;三是挑战小小设计师,根据小队名字或特点设计标志,有能力的可以将标志“印”在帽子或衣服上作为小队服装(素材如图4)。

  思考:這样的任务设计契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指学生的心理倾向,切实地发挥了任务驱动教学的作用。

  四、收获与展望

  把握学生的初始兴趣,基于生活的教学,培养稳定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持久动力,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道路上甘之若饴!

  参考文献

  [1]何延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679:171+175.

  [2]王金贵,连静.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5-16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