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家教图书编辑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2859
摘 ?要:近十年来,家教图书是图书零售市场销售活力较高的门类,码洋比重一直上升。家教图书出版版块也成为各个出版社重点布局的版块。但家教书的品质鱼龙混杂。家教图书编辑作为家教图书出版的掌舵者,对家教图书品质的保证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家教图书的概念、家教图书编辑的知识储备、家教图书编辑应提高辨别能力、市场感知能力四方面阐释了家教图书编辑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当前家教图书市场发展的新变化和新形势,为广大家长提供正确可操作的家庭教育理论指导。

  关键词:家庭教育;编辑;素养

  随着人口众多的“80后”一代陆续成家立业。在21世纪的前15年里,中国迎来新一轮的“婴儿潮”。80后、90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这些新生代的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教养也不仅仅局限于前一辈的经验,而是会更多地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健康心智等层面。而出版领域家庭教育图书的快速拓展,扩大了家庭教育理念与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家长认知升级,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多角度的服务支撑。

  一、明确家庭教育图书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辞海》对“家庭教育”的解释如下: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我们通常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的社会活动。

  本文所指的家教图书即是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指导父母处理与子女的关系,促进其子女身心正常发展为内容的图书。包括家庭教育理论著作与家庭教育的通俗读本。在当当网上亲子家教图书按图书的内容和功能不同,分为:家教方法、家教理论、素质教育、亲子关系、心理疏导、培育男孩、培育女孩、品格养成、成功案例九大分类。根据目标孩子的年龄,又分为0-6岁学龄前、7-12岁儿童期、13-18岁青春期三大类。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陈秀榕评价,家教图书“聚焦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体现家庭教育的操作性,对于提升广大家长科学施教的素质和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家教图书编辑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编辑是联结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以专业眼光挑选、组织和包装出优秀作品,引领文化消费。有人说,编辑和作者是图书的一双翅膀,是蓝墨水与红墨水相交谈的朋友。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编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图书的另一个作者。编辑在家教图书出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教图书的制作过程对编辑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编辑应该提高自己的那些能力,以胜任这一重要角色呢?

  1.掌握一定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家庭教育其实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苍白无力。所以家庭教育图书首先要能引起家长的共鸣,击到家长的痛点,让家长产生强烈的购买冲动。其次要能够帮助家长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让家长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口口相传,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从这两点出发,一名优秀的家教图书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都属心理学范畴。区别在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注重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的问題。如: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话?为什么会怕见生人?等等。教育心理学注重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如:怎样教育说谎话的儿童?怎样教育怕见生人的儿童?等等。家教图书编辑掌握这两个心理学分支的相关理论,一是可以快速发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找到合适的选题切入点。二是可以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家长读者提供科学严谨的知识内容。

  2.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

  根据最新的开卷市场数据,2020年1-6月份,120多家出版社贡献了亲子家教图书销量前500的图书品种。这说明了家教图书市场呈现红海化局面,众多出版社涉足这一领域,希望分一块蛋糕,蛋糕也因此被切得越来越小。因此,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提高市场意识,分析读者需求,找准图书的差异化市场定位,选择某一细分市场进入以实现以点带面,抢占竞争激励的家教书市场份额,是一名优秀的家教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名优秀的家教图书编辑还应学会选择合适的宣传促销载体,找准恰当的宣传契机推出图书。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常规的推广平台“停摆”,新媒体传播发挥了独特影响力,家教图书编辑应快速应变,通过直播授课,名人带货等方式促进图书销售。同时,对目标读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欲进行研究,确定合适的定价策略;在渠道为王的营销时代,选择适销对路的渠道进行深耕细作,也是家教图书编辑应该研究的市场营销课题。

  三、提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家庭教育已经陷入了一种功利性的误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各种层出不穷的教育观念不断冲击着家长的头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就是拼爹拼妈”这样的口号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式父母的焦虑。特别是随着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各种“**妈”“**爸”的大V们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借助热度纷纷出书,但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往往还没有成人,并没有一个成功的完整的案例能够长期支持和不断验证他们的理论。还有一些引进版的家庭教育理论图书,舶来的育儿观念,由于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反而水土不服,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力甚至事与愿违。

  教育类图书不同于休闲图书,家教图书编辑应该擦亮自己双眼,提高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专业的学术素养,辨别家教理论中的李逵与李鬼,结合中国国情,立足本土,奉行拿来主义,向读者输送有价值的正确的家教理论指导。

  四、具备敏锐的市场感知,把握市场动态和市场方向的能力

  从近十几年家教图书出版的现状看,凡是在家教书的出版中抓到“大鱼”的,一定是善于在家教大势中抓到热点的出版社。2020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孩子没有开学,在家上网课,这给了父母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对孩子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出版社抓住这一市场契机,从提升孩子内驱力和自律性出发,推出了例如《学习的格局:自主学习的秘密》《儿童专注力》这样的新品种,打开了家教图书市场的另一扇大门。从改善亲子关系,提高陪伴的有效性角度,推出了《陪孩子终身成长》《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写作业》等新书。从开卷数据上看,这些新书一上市就表现出了强劲的销售潜力。

  家教图书编辑一定要有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关注社会新形势、新热点、新变化,抓住契机推出新品。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升级做父母,80后父母步入中年与孩子的青春期狭路相逢,家教图书编辑更应该了解、分析和研究不同细分读者群的特点,敏锐地把握读者的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内在需求,面向家长和孩子构建更加完整、专业、系统化的家庭教育阅读体系,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家庭教育强力赋能。

  参考文献

  [1]韩天炜.家教类畅销图书市场现状和营销策略[J].书业经纬,2018(19).

  [2]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3]马雷军.如何参考家教图书中的成功经验[J].中国德育,2012(06).

  [4]刘宇龙.论新时代图书编辑的自我修养[J].新西部,2019年9月上旬刊.

  [5]周军.寻找家教图书策划的新热点[J].中国编辑,2010(04).

  [6]佚名.家教图书成刚需出版社多方发力.中国妇女报,2020年5月19日.

  作者简介

  张佳妮(1983.09—),女,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11年进入青岛出版社,现为青岛出版社时尚生活中心图书编辑,策划出版了《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愿此生你比我强大》《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等家教畅销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