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利用戏剧教学策略 提升中班孩子绘本阅读理解能力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3747
屠晓晓

  摘 ?要:戏剧活动,它从角色游戏,表演一步步演变发展形成的,它具有扮演性、由幼儿在虚构的世界里扮演一定的角色,做角色的动作,说角色的话,感受角色的心情等。

  关键词:儿童戏剧;教学策略;绘本阅读

  一、文本的解读

  绘本《丑小鸭》故事的开端,鸭妈妈发现了一个灰色的蛋,为故事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在鸭妈妈的孵化下,丑小鸭钻出了蛋壳,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随着丑小鸭的迷路,被其他动物的嘲笑,险遇猎人,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最后在寻找爸爸妈妈的途中经历了时间的转变,最后变成了漂亮的天鹅飞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这是一个爱与勇气的故事,形象鲜明的角色,跌宕起伏的情节,引起孩子们有意的阅读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戏剧表达的空间。但我们也发现了有关阅读此书的一些问题与思考,以下是笔者的几次观察发现。

  观察案例:绘本阅读《丑小鸭》。

  观察时间:自主点心后。

  观察对象:男孩子小金。

  观察记录(一):

  今天小金拿起《丑小鸭》一边翻阅一边念念有词,但因为时间有限,小金未能将全书看完。一个集体活动后,小金又去看了这本书,终于把这书看完了。

  观察案例:绘本阅读《丑小鸭》。

  观察时间:离园前整理时刻。

  观察对象:全体幼儿。

  观察记录(二):

  放學离园前,孩子们提议要听《丑小鸭》的故事,没想到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这个故事,孩子的情绪会随着故事情节涤荡起伏。但在最后自我表述的时候,孩子却回答的很片面,孩子们只知道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但对故事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则少之又少。

  二、对此次现象的分析

  通过上述的观察分析,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对《丑小鸭》这个绘本故事非常感兴趣,但在自我表述理解故事时,思维过程还是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中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那些色彩艳丽的画面形象生动的绘本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幼儿能完整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我们尝试将戏剧教学策略运用到绘本阅读中,以拓展绘本阅读的思路和方法,让绘本阅读变得更加丰富、深入、令人感动的快乐。

  三、利用戏剧教学策略,诠释作品内容

  (一)重新塑造角色,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组织了一次《丑小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让孩子了解了故事中主要的人物角色,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角色外形特征更具体化。

  1.策略一:“定格”,是让幼儿发现绘本画面的细节,并将画面中的角色动作、形态用静止的肢体、表情造型表现出来。

  例如: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游泳这一幕。

  问:“当小鸭子看到池塘会做什么?”

  小泽说:“我会去跳水,因为鸭子喜欢玩水”;

  程程说:“我会跟小金鱼一起玩水”;

  小丁说:在水里面我会洗澡,我会玩水,我会这样游泳,(小丁徒手模仿着)。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受会模仿出小鸭的心情与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

  2.策略二:“轮廓图”,这是指通过对角色的面部特征、外形特征等的描述和扮演,达成对角色外形以及行为方式的深度理解和表达,丰富画面内容。

  例如:偶遇猎人这一幕。

  丑小鸭因迷路与鸭妈妈走散,黑夜中独自一人在草丛中遇到猎人与猎狗时,丑小鸭急忙躲在草丛铁桶下,那种胆战心惊是多么令人焦灼,而文本的画面只显示猎人的一只皮靴和一只猎枪,对与猎人的外形长相,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丰富画面:大嘴巴、大胡子,穿着皮衣,扛着长枪,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幼儿想象中猎人形象变成了画面,丰富孩子经验也发展了语言表达。

  (二)创编情景画面,深化幼儿的阅读理解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往往会运用讲述故事里面画面内容等策略来帮助孩子理解。教师的主导会使绘本中诸多精彩留白和不确定性因此被丧失。而利用戏剧教学情节创作策略则可以让孩子在互动中,发现绘本所蕴含的更多细节和价值,使阅读理解从单一到多元,从粗浅到深入。

  例如丑小鸭迷路遇到猎人这一幕,也是胆战心惊的一幕,我们采用了经典的“克制游戏”(《木头人》)中的“监视者回头,跟随者造型不动”的游戏规则。在经典音乐《狮王进行曲》的伴奏下,猎人前进的时候,丑小鸭隐蔽地跟随前进,芦苇们自由舞动;当猎人回头看的时候,丑小鸭和芦苇自由造型不动。扮演丑小鸭的孩子每次都可以用不同的姿态与扮演芦苇孩子合摆不同的造型,在紧张的氛围下也突显出有趣的一面,丰富了故事中所隐含的画面,也深化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三)丰富场景策略,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

  在绘本阅读中,我们通常以模仿、想象、表演等方式,帮助孩子体验绘本所蕴含的情感,但我们看到单一的策略难以唤起孩子们情感。借助戏剧教学场景创设策略的运用,能带领孩子进入绘本情景,感受画面的有声有色,进而获得感动。

  例如:丑小鸭寻找爸妈的途中,冬去春来,变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最终飞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从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丑小鸭的心理从孤独害怕到兴奋喜悦。因此,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尝试用自己不同的声音、动作来表达冬天的寒冷,用唱歌、跳舞来演绎春天的到来;用飞奔、大声高歌演绎回到家人的温暖怀抱,通过孩子们对场景的创设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情绪的激发、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感动。

  四、完整讲述,完美演绎

  通过再一次的完整讲述,孩子们从原先的众人摸象中衍生出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每一次自主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自发地演绎《丑小鸭》这个绘本故事,孩子们的阅读经验不断被丰富、认知和交往等能力也得到提升,绘本《丑小鸭》阅读的价值得以更加完整地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佳玺.浅谈绘本对儿童早期阅读的存在价值[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02).

  [2]王乃珍.幼儿园戏剧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2010(05).

  [3]叶明芳.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艺术同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