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体验”中建构数学模型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5769
孟凡娜

  “有体验的学习,学习活动才能进入个体的生命领域”。我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存在着下列的现象: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缺乏目的性;外显多于内隐,活动与思维相脱节,活动缺乏实效性。那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在体验中求发展的课堂呢?

  一、从生活中“提选”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来源

  数学来源于生活,唤醒学生生活经历的體验,能在知识与学习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使知识变得亲切可人,有亲身经历的,有亲眼所见的,有亲耳所闻的,所有这些,都是学习的厚实基础,教学的丰富资源。

  如:“分类”的教学片断(第一册)(学生8人一组,围成半圆,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衣服,鞋子,篮子,书,瓶子,玩具等若干件)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间教室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瞧瞧有那些东西?

  生:有玩具,书,衣服。

  师:这些东西就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这些东西放的乱七八糟的。

  师:你能给老师一个好的建议吗?

  生:应该把东西整理好。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个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好。板书:小管家(分类)

  ……

  在这里,教师将教材的内容加工成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通过活动化的生活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收拾,整理的愿望。这种亲身体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分类”这一知识存在于他们熟知的生活世界,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过程是这么的生动有味。

  二、从活动中“提炼”生活内涵,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艰辛”和“乐趣”,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方法,生成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运用题”时,设计了一道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题:

  如何设计购票花钱最省。

  成人票:每人每张40元;学生票:每人每张20元;团体票:(30人及以上)每人每张30元。教师:27名,学生:203名。

  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方案并在全班展评。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分工合作设计小组的购票方案:

  1.教师购成人票、学生购学生票:

  40×27+20×203=5140(元)

  2.用教师、学生总人数购买团体票:

  30×(27+203)=6900(元)

  3.教师购成人票,学生购团体票:

  40×27+30×203=7170(元)

  4.用教师和三名学生和的人数购团体票,其余学生购学生票:

  30×(27+3)+20×(203-3)=4900(元)

  不断修改调整,得出④为最佳方案。

  一道生活数学问题的解决,在小组讨论中人人出点子,找途径,并进行交流、评价方案,探究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方案的设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合作中融汇了丰富了学生整体思维。

  三、从交流中“提升”学习品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注重搭建一个让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益,提升学习的品味。

  如:“分数除整数”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把一根[4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米?

  生:[45]÷2。

  师:这道除法算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1:以前的除法算式没有分数。

  生2: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是整数除法,小数除法,而这道算式是分数除法算式。

  师:讲的很好,我们学过整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那分数除以整数改怎么算呢?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分数除法的一般方法。整个过程,教师只有引导、聆听和欣赏,并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学生在搭建的平台上自由思考,表答,交流和聆听。

  四、从应用中“提交”解题的方案,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价值

  《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重点放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是否通过数学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衡量。让学生在亲历的实际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生成生命的智慧。

  如:学生认识了1~100的数后,老师的要求学生回到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生活实际问题,证明了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一个知识。结果学生的汇报丰富多彩,让人耳目一新。

  生:我从1数到100,数给妈妈听,妈妈说我数的棒。

  生:我从家门口走100步,走到桃源居门口。

  生:我到森林公园去,数一数,那里的人数比100还多。

  生:妈妈陪我上街,我们站在路边,数完100个行人就回来了。

  ……

  “100个小石头”,走向生活的真实在这里培植;“100个贝壳”,潜心执着的意志在这里生成;“100下滴答声”唤醒了洞幽察微的睿智。抽象的数字被幼小的心灵描绘的色彩斑斓,知识的魅力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成功的喜悦印在孩子脸上……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验”,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搭建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表现的平台,让学生在这里“浮想联翩”“怦然心动”,让学生在经验中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下,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心灵体验,在良好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