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认—学—议—练”模式学习《小小的船》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609
李芙蓉 刘伟伟

  ◆摘 ?要:应用“认—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名作《小小的船》,学生在“认一认”中理解课题,在“学一学”、“议一议”中识字,朗读课文,在“练一练”中巩固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语文基础技能与水平。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识字;图文结合,在富有童真、童趣的情境中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认—学—议—练”;《小小的船》

  一、认

  (一)导入课题

  上课伊始,我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生:月亮。

  师:没错。有时候我们看见的月亮是这样的(出示圆月剪影和弯月剪影)。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呢?

  生:这是圆圆的月亮(和弯弯的月亮)。

  (二)理解课题

  师:“船”字谁会读?你们见过哪些船?

  生:船,我见过游船。(小木船、帆船、大轮船……)

  教师出示各种船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认识“舟”字旁,了解带有“舟”字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师: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

  生:小小的船(学生轻念)感觉很轻、很可爱……

  二、学

  (一)自学生字

  我提出自学要求: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②用“○”把会认字画出来,用“ ? ? ? ? ? ”把会写字画出来。

  学生自学后,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生:我会用猜谜的方法记住“闪”:一个人站在门里。

  生:我会做动作记住“看”:“手”放在“目”上就是“看”。

  (二)练读课文

  我出示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②读流利。

  接着,检查学生练读情况,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

  三、议

  (一)理解课文

  我先配乐范读全诗。

  师: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晴朗的夜晚,藍蓝的天空,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

  师:(课件演示星星忽明忽暗的景象。)这一闪一闪的是什么?

  生:是星星在眨眼睛。

  (二)读出韵味

  我出示学习要求:①课文共有几句话?②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学生按要求学习后,分小组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当一学生读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时。师:她读得好吗?

  生:她读得很流利、很响亮。

  生:她读得很有感情。

  生:她读“小小的船”“蓝蓝的天”非常好听。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小的”比“小的”还要小,而且很有韵味。

  师:你们说得真好!以后我们也可以运用重叠的词来说话、写话。

  生:大大的西瓜,白白的墙壁……

  四、练

  (一)采蘑菇游戏

  我先讲明游戏规则,再指名到前面来做游戏,进一步巩固识字。

  (二)给蘑菇找朋友

  我用游戏、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给生字组词、说话。

  (三)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月、儿”。

  师:你发现两个字的钩有什么不一样?

  生:钩的方向不一样。

  教师范写新笔画。(横折钩的写法:横要平,竖要直,向左向上钩。竖弯钩的写法:竖要直,弯要圆,向右向上钩。)

  师:请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

  生:“月”里面的两个横画之间距离要适当,不与横折钩相接。

  生:“儿”的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教师范写“月”和“儿”,学生书空。

  关于“头、里”两字的书写,我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头”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里”的笔顺可记成写完“甲”再写两横。

  然后学生描红、练写。最后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所以我采用游戏中识字、交流中识字、构字规律上识字。另外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练习组词、说话,梳理学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总结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云.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23):118.

  [2]罗甲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23):120.

  [3]陈雪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99-100.

  本文系《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成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