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实施策略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833
◆摘 ?要: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数学教材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学生不仅能做到高效的课堂学习,还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细致探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与具有可实施性的策略,来帮助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高效推进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将数学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点应用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知识应用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数学感悟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陌生感,提升学生数学感悟能力。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课堂学习枯燥,数学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无法只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实现知识点掌握,而在利用生活化教学后,数学知识点学习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点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以真实的情境感受带给学生更深的体验和感悟,最终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和质量。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活跃的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数学知识的来源是生活,在生活当中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而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同相应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具象化的数学知识同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吸引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全面客观的去思考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的主要教授者,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作用,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树立能为生活化课堂的实施提供内在动力,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去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并对生活化教学素材进行提炼。教学素材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合适的生活化教学素材能推动学生理解数学课堂知识点,掌握数学课堂学习方法。提炼后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不但能保证素材同学生的紧密结合,还能让素材趋于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教学素材的成功挖掘和提炼是生活化数学课堂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首先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素材的挖掘提炼,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目标。

  (二)将数学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看,小学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理解较为费力,课堂教学氛围较差,学生学习过于被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还需要将数学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提升课堂学习趣味性,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做到有效的知识内化。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图形,以生活作为教学着力点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什么物品是由哪些图形结合起来的,并对其发现进行总结,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掌握图形的概念和图形的变换含义。

  (三)增加学生数学课堂实际操作机会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增加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实际操作机会,将实践操作生活化。单一的知识点讲解教学效果并不强,通过进一步的生活化课堂实践操作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进行有效解决。小学生年纪虽小,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果在学生课堂活动中加入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热爱数学。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这一单元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步的去认识图形,而后让学生自由制作课本中的图形,并将图形拼组成各式各样的图形,在学生图形拼组完毕后让学生对自己拼组的图形进行讲解,自己用了哪几样图形进行拼组的,拼组的又是什么,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学习操作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四)设置生活化数学情境问题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数学情境问题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模拟演练,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以真实的情境带给学生更为直观、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发现数学课堂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数学情境的设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6-10”这几个数的概念,而后让学生扮演买家和卖家,就“10-6=?”这个问题展开探讨,例如卖家学生有10个苹果,卖给买家学生6个,还剩多少个,通过真实情境的创造让学生加深问题解决过程的印象,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三、结语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能有效调节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树立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以积极、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朝.浅论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素质教育,2016(26):65-65.

  [2]贾振达.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考試周刊,2017(45):94-94.

  [3]杜荣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6):09-09.

  作者简介

  吴得(1980.09—),男,广东陆丰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