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989
房海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景,品读语言,体会父子情。

  3.了解父亲的来信,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信的内涵,尤其是最后一句:“给”永远比“拿”愉快。

  2.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出示课题,齐读),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生齐:作家),而且他还……(生齐:很爱自己的儿子),那课文围绕着这个“爱”字一共讲了哪几个方面的事情?(生说,师板书:栽花、赏花、写信)

  过渡:那课文究竟是怎样描述栽花、赏花、写信这几件事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读课文的2~3小节,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么描写高尔基的儿子的?

  (二)品读“栽花”,体会儿子爱父亲

  1.了解儿子,体会儿子的用心。(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呢?(年纪小,个子也不高)对于一个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高的儿子来说,种这些花容易吗?

  2.理解种花的内容。(那我们去看看,儿子是如何种花的?)指名学生说(来到爸爸身边之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同学们自己读读看这句话,从这句话当中,你读出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恩,高尔基的儿子顾不上休息,那他顾得上什么呢?(顾得上种花种草)而且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你能读出这种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的爱吗?

  3.可是,假期很快过去了,他要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自己新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同学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过渡:春天到了,儿子的忙碌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品读“赏花”,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自由说。

  2.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会想到哪些词语?课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形容的?(板书:姹紫嫣红)文中是怎么描述这幅画面的呢?谁愿意给我们读一读。

  3.花儿在轻轻地摇曳着,散发出一阵阵清香,看,有一位伟大的作家正在尽情地欣赏呢,他就是——高尔基,此时的高尔基看着这些姹紫嫣红的花儿有着怎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后交流:心情愉快(板书)。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高尔基为什么那么高興呢?(他感受到了儿子对他的爱)你能读出高尔基的这种高兴吗?恩,老师从你的读书中感受到了高尔基真的非常高兴,那我们知道,高尔基在心里也在想着……(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齐读这句话。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们读出了什么呢?

  4.高尔基真的非常爱自己的儿子,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在欣赏花的时候,都觉得那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现在,让我们齐读第5小节,一起去分享父亲那愉快的心情吧。

  5.假如你是高尔基,看到儿子种的花开的这样茂盛,你想做些什么呢?(写信,打电话……)对,高尔基抑制不住满怀的喜悦,写了封信给儿子,于是,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循循善诱的信件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

  (四)品读“写信”

  课件出示信的内容(7、8、9三段)。

  1.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封信的内容,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在这封信中,高尔基首先告诉了儿子什么?(第7小节)

  2.嗯,高尔基先告诉了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同学们,知不知道这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那“——”在这边有什么作用呢?(解释,说明)还记得是怎样的鲜花吗?(姹紫嫣红)

  3.师引学生齐读第8段。

  引读:要是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那你的生活该……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八小节,想想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是指什么呢?(可以是花,也可以是能令人感到愉快的东西,还可以是奉献,帮助,关爱等等)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一次掌声,一个握手,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都能够成为美好的东西。

  4.这就是高尔基信中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板书)

  5.同学们,在课文中“给”指的是什么?(给:儿子给父亲栽花。)

  “给”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呢?(做出贡献,做出奉献,给予,付出)

  那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给”别人什么?

  那么“拿”呢?在课文中指什么?(“拿”:父亲欣赏儿子种的花。)

  “拿”又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呢?(享受,接受,索取,收下,得到)

  在现实生活中又可以指哪些呢?(接受别人的帮助,享受别人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等等)

  现在,同学们能否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是的,当我们帮助了别人以后,我们会感到特别愉快,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需要我们,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有意义了,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人生的快乐在于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

  (五)课堂小练笔

  那儿子收到爸爸的来信,他会如何回信呢?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封回信,注意信的格式。

  (六)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 顾不上 一直

  赏花 愉快 思念

  写信 “给”,永远比“拿”愉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