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特别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全社会以不同形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文件,为探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由于当前中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够深刻,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为学校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难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班主任;指导;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特别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全社会以不同形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文件,为探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由于当前中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够深刻,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为学校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难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以下是我在指导中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一、班主任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熏陶作用
班主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建设好、使用好、发展好,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用手抄报、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进行以构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这些内容要富有新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班主任对学生所选材料要认真把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形式上力求简明、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以及学校、班级重大事情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要突出知行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客观真实记录学生行为表现情况,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
二、班主任指导学生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
公平公正的班级制度,就是在学生生活中民主的具体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取全班同学讨论的民主方式制定出包括学习、纪律等方面的班级规章制度。这种制度既可以获得全班同学的认同,又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目标,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效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既是这个班级的一员,又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之一,这样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和谐的生活氛围,也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创新主题班会形式,潜移默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是学生思想交流的主阵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会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如利用班会组织学生收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共同享受精神大餐;组织“讲身边的道德模范故事”班会活动,学生以身边的人物为榜样,讲述身边感人的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清明节之际,开展了以“清明祭英烈 展望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举行“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活动等。班主任在设计组织班会活动中引导学生收集身边事、身边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大家一起分享。用讲述的形式全面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每一个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让学生通过讲述的具体感人故事、真人真事,引起自身內心的情感共鸣,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不断内化为学生心中的自我强烈意识,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的意义,化成自觉践行的行动。
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意义。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野外考察等户外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成立“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上街头,参加各种的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参与“双城联创”的社会活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走进村庄、社区打扫卫生,参与美丽乡村、社区、乡镇建设,使他们感受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奉献社会、实现价值”的人生真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将优良的思想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境界在社会实践中升华,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2):7-9.
[2]吴新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徐伟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4]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该论文是:2018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课题名称《班主任指导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研究》,学科分类:中学思品,立项编号:L1803090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