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创造者,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发展。本文就探究式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讨论。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总结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应用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重视起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学习,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提供帮助,促使学生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下面将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讨论。
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1.1探究式教学符合初中生特点和新课改要求
探究式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遵循个体知识建构的特点和规律,以问题和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使个体通过主动探索,建构新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初中生的价值观念、法治意识尚未成熟,好奇心强,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充满抵触情绪。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探索和讨论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1.2探究式教学符合《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编排总体上遵循“生活经验切入―话题探究分享―阅读理解感悟”的基本体例,以初中生的先前认知和生活经验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话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自我、他人、学校、社会、国家、世界,以及道德与法律等问题,启智解惑,明德知法。探究式教学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搜集资料,探究解疑。可见,探究式教学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思路高度契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大的便利和优势。
2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2.1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材的改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的趋势。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在思想层次方面更加分散,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教师的授课模式与学生之间产生不了共鸣,会阻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产生共鸣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应该设法促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如,业余时间一起打篮球、看电影、吃饭、逛街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和学生之间一旦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就会使得学生敢于对教师吐纳心声、畅所欲言。特别是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够使教师及时的进行针对性教育,确保学生的困惑得到解答,从而达到共鸣。而且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心情轻松愉快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现代教育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育这种思想开放性的学科中,教师应该将融洽的师生关系看作一种教育模式,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2积极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当中一直以来教师都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在学生当中是高高在上的。同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主要为灌输式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也不佳。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去,首先教师要做到的就是积极地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应当尊重学生,接纳学生不同的建议,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从而达到提升探究性的目的。
2.3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其目的是将所要探索的问题至于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联结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內容上对每个主题都通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情境,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将中学功课多、认识新朋友、社团活动多等问题,通过漫画中一名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对话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问题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激趣法、渲染法、争论法等自行创设适合问题的情境。
2.4合作、独立探究
在问题探究阶段,可以综合考虑班级人数、问题复杂程度、学生具体情况等因素,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或学生独立探究的方式。相对来说,分组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独立探究则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独立性。进行分组探究时,教师指导分组应该依照平衡、平均的原则,使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达到相对的平衡与平均,以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
3总结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首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来进行主动的问题分析和探索,让学生能对知识的理解性加强。并且教师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特点,只有建立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探究方法才能更适合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穆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8(6):119-120.
[2]徐妍.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中),2017,4(3):23-25.
[3]戴永红.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6,5(18):16-18.
[4]周泽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4(02):116-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