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们时刻在呼吸》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3361
黄奇志

  教材教学简析:

  本堂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三单元第二节内容:我们时刻在呼吸。要求通过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验空气污染的危害,获得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空气,本学段相关的主要课程目标是通过交流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本课教学的主要教育意义是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验空气污染的危害,获得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交流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

  3.从生活中寻找污染源,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空气。

  4.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保护空气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的行为。

  课前准备:预习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准备,谈关于教室里同学们扫地的情况,引入上课内容,上课!

  【新课】

  一、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播放“宿迁市关于空气质量状况的新闻报告”视频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宿迁市关于空气质量状况的新闻报告”我们边看、边注意里边谈到的空气状况。(随机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关不关心我们龙台的空气状况?(关心)

  师:因为空气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时刻都在呼吸。(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受空气质量的差异

  1.出示四瓶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空气。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看看这里的四瓶装在瓶子里的空气,仔细看看,看起来有差别吗?

  生:没有,他们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师:但是,他们来自我们龙台周围不同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图片)

  师:1号瓶,来自老师的农村老家,你们觉得空气质量好不好?(好)用一个词叫“山清水秀”来概括,行吧!(行)

  师:2号瓶来自龙台六大队铭山寺一角,就在上山坡有个“土地菩萨”那里,你们有同学都去过,是吧?(是)你们觉得那里空气质量好不好?(好)

  师:这里为什么空气质量好呢?

  生:因为绿色植物多、树木多。

  师:对了,这些绿色植物对于空气质量来说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课件资料)【学生齐读资料内容】

  师:3号瓶来自龙台某建筑工地图片,你们觉得这里的空气质量好不好?(不好)

  师:為什么?

  生:灰尘太多了。

  师:同学们,这样的空气污染,我们用API/AQI的指数来衡量。你们去收集或了解了API/AQI/雾霾是什么意思吗?(了解了)

  师: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展示】

  讲解AQI指空气质量指数,API指空气污染指数。

  PM表示颗粒物的大小。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PM10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这些在空气中的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课件出示)。

  师补充:人为破坏环境后,土地沙漠化造成沙尘暴天气,很可怕的,那是大自然的报复,在我国好多地方都发生过。除了“沙尘暴”天气外,在你们的“预习案”中老师就提到“雾霾”天气,近年我国多个省份出现雾霾天气情况,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课件图片)

  师:4号瓶来自龙台某柠檬地打农药现场的图片,你们觉得这样的空气好不好?(不好)

  师:臭不臭?生:臭。

  师:除了很臭外,还有什么?生:有毒。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四个瓶子里的空气,肉眼看起来一样的四瓶空气,现在当你知道它们的来历了,觉得还一样吗?(不一样)

  师:你们喜欢几号瓶里的空气?(1、2号瓶里的)

  【小组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下面,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①了解我们平常呼吸到的空气质量究竟如何喃?(观察教室里、学校内、外、家里面)②谈一谈你们小组了解到空气污染对我们的危害情况;③找到的污染空气的黑手,分小组交流(5分钟)。

  【课堂展示】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交流了我们平常呼吸到的空气质量情况有谁来展示一下生活中你观察了解到的现象呢?(3个学生)

  【生展示】

  1.教室里,师出示图片配合。

  2.校园内、外。师出示图片配合。

  3.家里面。师出示图片配合。

  师补充:工业越发达的地区,工厂越多的地方更严重,有的地方居民根本就不敢开窗户,在你们的“预习案”中老师就提到一些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空气造成的大事故。

  师:下面那一组来展示空气污染对我们的危害情况。

  【生展示】

  1.吸入颗粒物的危害,鼻、肺的伤害,导致疾病传播等。

  师补充:肺癌,鼻咽癌,四川省现在是全国癌症的高发地。

  (出示课件图片)

  师:空气污染对我们的危害很大,你们找到了在龙台周围有哪些地方有对空气有污染的黑手?

  【生展示】

  污染空气的黑手。

  师:化工厂废气排放、汽车尾气、人为破坏扬尘等等都是污染空气的黑手,我们继续来关注“宿迁市关于空气质量状况的新闻报告”的视频,同学们边看边了解他们找到污染空气的原因和今后该怎么做?(播放视频5分钟)

  【课堂小结】(2分钟)

  师:通过今天同学们和老师的共同交流、讨论,你们知道我们时刻呼吸的空气质量好坏,重要吗?(重要)小朋友们,空气是我们大家都在呼吸的,需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倡议大家低碳消费,保护花草多种树,好不好?(好)

  师: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你们学得愉快吗(愉快),下课!

  【板书设计】我们时刻在呼吸

  1.感受空气重要性。

  2.探索空气质量差异。

  3.小组合作学习。

  4.课堂展示。

  5.建议:

  教学反思或设计心得:在接到即将参加片区上课的那一刻。我有一些意外,更有一些紧张与不安。但经过长时间的潜心钻研和学习这一学科的基础和几次磨课经历。我很快镇定下来,并以最高的效率进入了准备阶段。

  (1)选课。在现阶段品德与生活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因此我们在选课时就一定要选择与时俱进,课题必须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课题。本次笔袋,我首先在“空气”、“科技”这两个话题中犹豫。

  (2)查阅资料。“空气”这一话题在最近这一、两年中很受民众关注。PM2.5、PM10,雾霾等专业术语也越来越多地跳入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视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此,我从网上,电视上,报纸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资料。随着调查的深入,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想要上好这堂课的决心也越来越大。

  (3)设计理念。进入备课时,我首先明确了我的教学目标及设计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阅到各类社会实践调查中去。全面感受家乡的空气质量现状,引起重视,激发他们想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的欲望。同时注重树立孩子们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设计教案时,我加入了新闻“空气质量篇”的视频。巧妙地引入了我们大家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4)磨课过程。试讲是一个在痛苦中不断蜕变的过称。整个试讲过程中个,环节过多一直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我深知一堂课40分钟确实无法完成这些讨论,但是每一个环节我都不忍舍掉。因为“空气”这一话题确实太有意思了,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像是一个不健全的孩子一般。最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经过近十次教案的修改,终于定稿了。这期间有痛苦,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收获,进步和欣喜。

  (5)执教中的思考。在正式上课前,我和几位老师提前到所上班级布置了学生搜集的资料,需要准备的实验。因为几次的交流,孩子们都和我很亲切。上课那天,学生们都非常投入,交流家乡空气质量这一块时。孩子们完全达到了积极思考,互问互答,课堂上真正是以学生为主题。由于孩子们的交流非常尽兴,一个问题往往要探讨很长的時间,造成了我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很仓促。但事后想来,我并不后悔,这是一堂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的课堂,有了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课后,各位教导主任主动和我交流,她很高兴地告诉我说,孩子们通过参与,上了这堂课收获很大。如果我能加上“孩子们今后该怎么做?”这一环节就更好了!各位教导主任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让我非常欣喜,我也深知这并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堂,但是它却是真正能引起大家思考的一堂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