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学生在变声期的歌唱和嗓音保健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034
唐兴慧

  摘 要: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歌唱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特别是变声期的中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科学的嗓音保健知识,无疑对教师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中学生健康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科学的发声和歌唱方法,合适的作品选择以及声带的保健等方法等方面来探究中学生在变声期的歌唱和嗓音保健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变声期科学;发声和歌唱方法;嗓音保健

  变声期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声带的发育使得在童声期拥有的清脆、明亮的声音发生的了变化,男声逐渐变得浑厚,女声的变得高、细但相较男生而言变化不是很显著。对于在变声期的孩子,特别是男生是否能进行歌唱的问题,一直有很多的看法。发育期的中学生已逐渐对自尊心、个性意识以及审美意识有了树立,这样的做法不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在歌唱教学这一主要环节中,教师的正确指导,以及科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她)们进入12岁左右时,第二性征逐步明显发育,男、女少年声音差别逐步显露出来,这时就已经进入变声期。变声期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与末期阶段。中期阶段时间较长,初期阶段及末期阶段时间较短,以男生为例:

  (1)初期阶段:三个月至半年左右。

  (2)中期阶段:约一年半左右(个别会达到两年半)。

  (3)末期阶段:约半年左右(逐步进入声音定型阶段)。

  变声期和变声后因为喉头、声带的变化而伴随的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声带发生变化是变声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到了青春期,女孩的喉部变得狭小,声带较短、较薄、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较高而细;男孩子的喉腔较大,声带较宽、较厚,所以音调较低沉而粗。从而导致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代不同并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嗓音保健显得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科学发声和歌唱方法

  科学训练是嗓音保健的重要手段,因为科学的训练可纠正不良发音习惯,可减少发声器官的负荷增强了嗓音的能力,从而既达到嗓音的保健又不影响歌唱。

  (一)呼吸

  在童声期因为学生还没有多大的肺活量呼吸都比较浅,导致唱歌时气息不够,有些容易造成歌唱时喉頭上提、挤卡、鼻音较重,形成喊叫似的“白声”。特别是唱到高音时因缺少气息的支持而扯着嗓子用力的吼。最后造成嗓音嘶哑,这对声带、嗓音是造成极大的伤害。特别是合唱,合唱是一项多人参与的活动,由于有的队员由于搞不清楚合唱追求的是共性,是大集体和谐、协调的艺术,盲目的去展现个性,凸显自己的声音。

  所以对变声期的学生,首先在呼吸训练时我们要清楚的告诉队员“气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自然呼吸的状态下加深和加大,只要能够维持到乐句唱完即可”。

  (二)采用“咽音练声法”

  歌唱前的发声练习,是为了能够让队员更快更好的进入歌唱状态。但对处在变声期的同学练声的方法则会有些不同。针对变声期的同学我认为可使用“咽音练声法”。“咽音练声法”是专门研究如何保护嗓音,快速提高发音能力,以及对各种嗓音疾病进行矫治的练声法。因为在变声期,对嗓音的运用要有一定的节制,这套练声方法当中的四个方法对变声期的队员来说是最适用的。分别是:

  (1)用正确的方法抬头张口,在眼睛平视前方时口腔以打哈欠的状态去打开,以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

  (2)震摇下巴,以达到下巴以及有关肌肉的放松。

  (3)用“蛤蟆气”练习法训练横膈膜及控制与歌唱的气息有关的肌肉。

  (4)训练舌部能形成纵沟,是使口到咽腔能更好的打开。

  以上四个步骤的练习,可加强各歌唱有关的肌肉的活动能力和协调能力。解除因为不正确的张口方法而造成的下巴紧张和声音的挤卡,从而能够正确打开口腔以及喉咙而进行歌唱。挤卡是造成声带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变声期的学生来讲影响会更大。

  (三)运用“微声唱法”

  所谓微声就是要求队员在气息的支撑下,能够自己听到的自己的声音。这种方法是让队员在小音量的情况下,有支点的进行歌唱。

  对于没有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队员来说,让他们找共鸣腔体,打开或找位置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微声可使声音集中,让队员之间的声音更加统一、和谐。

  其次在作品练习时可以以“哼鸣”为主。因为在变声期时发声器各部的发育生长不一,各个部分不能很好的配合,发音不能够持久进行,特别是在变声的初期,每次练习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然后间隔休息,不要一次唱得太长。

  (四)合适的音域

  在排练作品时我们应做到不要盲目发展音域,尽可能应用中音(即自然音区)不要唱太高或太低的音或盲目发展音域,曲调切忌大跳。

  二、作品选择

  变声期的少年有如下的年龄特点:好动、喜欢凑热闹嬉戏甚至疯打,如不注意用嗓卫生则嗓音容易疲劳,损伤声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最适合适合他们的作品。当然在作品选择时也要多与同学交流,筛选理想、科学的教学内容。

  三、保健方法

  在学生变声期到来或者之前可向学生讲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常识,让学生也有意识的认识到变声期的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自己有保护意识的去渡过变声期如:

  (1)唱歌时不要大喊大叫,要科学合理的用嗓。有的学生平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在体育课上为同学加油呐喊,这样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对嗓音造成伤害。

  (2)坚持锻炼,增强肺活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因感冒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

  (3)少吃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冰冻食品。

  (4)保持充足的睡眠。

  (5)不吸烟不饮酒。其次在合唱训练时应告诉队员虽然合唱对队员的要求较高,但合唱毕竟是一门多声部的声乐艺术,它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产生的艺术效果才有感染力。

  中学音乐教学是一个众人参与的集体工作,科学的歌唱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一生。在学生变声期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或不注重变声期队员的嗓音保健,那么在中学生变声期这个重要阶段对嗓音损害是必然的。常见的造成的损害有声音嘶哑,声带小结、息肉。

  综上所述,我们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注重学生在变声期的嗓音保健,才能使学生很好的渡过变声期,同时也能更好完成我们的教学工作,培养出健康优秀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杨鸿年.合唱训练学(上册)[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于钟.浅谈变声期的嗓音保护[J].音乐生活.2005(08).

  [3]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弓爱梅.谈青少年变声期护嗓[J].全科护理,2008(3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