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5680
张福庆

  

  

  

  教学目的:

  (1)理解并集、交集、全集、补集的概念,会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来描述这些概念。

  (2)了解并集、交集、补集的一些简单性质,学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学会求给定集合的补集。

  (3)能借助Venn图来探讨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规律。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基本运算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书本P6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课堂教学

  (一)并集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讲解(书本P8例4、例5)。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二)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讲解(书本p0例6、例7)。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三)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例题讲解(P11例8、例9)。

  1.知识小结。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归纳小结

  (1)理解两个集合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和性质。

  (2)求兩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常用数轴法和图示法。

  (3)注意灵活、准确地运用集合的运算性质解题。

  四、作业布置

  作业:P13习题1.1,第6、7、10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