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议小学数学作业模式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4213
曾令阳

  摘 要:作业具有为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的双重作用,在设计理念上应当始终坚持学生主体,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和提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作业设计不能再是简单的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与巩固,而应该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标多元的综合性作业。

  关键词:小学作业;作业布置;模式

  新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促使学生情感、能力、认知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发展学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精神。

  一、从“无聊枯燥”变为“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内心童话世界和实际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对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设计具有亲近性和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和热爱者。

  1.同伴互助型作业

  做小型的社会调查、办手抄报、小课题研究,等类型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有的甚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有分工的有合作,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一起出谋划策,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通过友情的合作,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并学会互相妥协和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2.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学边玩,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游戏类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兴趣盎然的游戏之中,是学生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抛硬币”“玩转盘”“猜球”等游戏类作业,课后,让学生之间互相玩一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知识的魅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学习的、游戏的乐园。

  二、作业设计原则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设计,注重多样化,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使设计出的课堂、家庭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了我们思考的一个新问题。

  1.作业设计应少而精

  “少”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份量要适中,容量不宜太大;“精”指教师设计作业时要精心考虑、精心编制,力求使每一项作业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尽量避免布置思维度小重复性强的作业,否则会迫使学生扎进作业堆中不能自拔。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孩子的健康出发,从孩子的未来出发,设计少而精的作业,将孩子彻底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2.教学内容与作业融为一体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广度、深度上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则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作业的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应与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孤立的分开,但它又绝对不能成为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与叠加,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差生吃得了,优生吃得饱,坚决放弃对“偏”“难”“怪”“繁”等题型的训练,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化、趣味化的作业设计。这样,学生不会有压力,反倒会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自觉自愿的动脑去思考,也乐于去完成。

  三、作业的设计要注重探索、总结、反思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算、练是无法达到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认识到,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影响,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也能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情,及时反馈教学漏洞。因此,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要学习课本上的章节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对每章、每节或每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整理,并学会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成体验性文章交流给大家,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认识达到统一,在比较中领悟到数学概念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突出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应用之间的联系。

  总之,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