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创造性思想在小学英语课后作业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2187
沈娟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创造能力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对教育的必要要求。教师一直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思考、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课后作业却很少受到重视。重复机械型的作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热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改变作业的形式,创造性地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增长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人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造;要求;设计;检查

  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教育由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部分组成。课后作业是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实践工作,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作业为平台,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要求

  1.科学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作业布置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巩固课堂所学,又要注意适度拓展;作业形式要多样,环节要简单,作业量要适度。

  2.可选择性

  教育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和兴趣设计不同层次、类别的作业,以供学生选择并给予不同的评价。

  3.可反馈性

  作业可采用“听、说、读、写”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教师均要同时设计好科学简易的检查方式并及时批改作业,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课后作业的设计

  1.书面作业

  (1)灵活的作业量。针对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差异性,在作业量上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灵活地选择家庭作业的数量,给学生留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张扬。

  (2)精选习题材料。学生要学好英语除了听说外还得加强笔头训练即适当地做一些练习。但我们不能全靠各类名目繁多的辅导书,我们必须精心选择作业材料,求“质”不求“量”。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出少量的习题让学生加以巩固练习,做到“少而精”。

  2.口头作业

  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反映英语语言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更为突出。这也正是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听说为主,读写跟上”的理由之一。

  我们的教材都设有一定的情景,表演对话内容既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滚动,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性的平台。实践表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在创编对话的过程中,往往会蹦出连你老师都想不到的句子来,他们会把课外和課内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还会把各学科之间整合起来。小学生喜欢群体活动,让几个学生回家准备对话正符合他们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促进他们课外自觉认真地操练句型。在表演对话时,学生会添加自己认为合理的内容,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交往动机也得到了强化。

  3.其它形式作业

  (1)实践型作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教育的本原。

  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起来,把学习内容形象化。可以留给学生辩一辩、演一演、让学生摘抄身边的英语,写单词画图画,制作相关单词或节日卡片、做调查报告等的作业,促使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多媒体作业。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录制”磁带,推荐学生收看电视或光盘中或电脑中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英语节目。还有学校的闭路电视、英语广播、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社会习惯、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等。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在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类型作业充满了新鲜感,学生喜欢去独立完成,而且也较具可操作性。

  (3)合作型作业。对于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往往学生单人当天完成不了,教师可设计一些能各尽所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小组合作作业,如四人一组合编英语手抄报,四人各负其责,选材、编辑、美工、抄写、量裁录用,相互合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一定的发了,合作意识增强了,有利于巩固班级凝聚力。

  三、作业的检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们的文化、教育观念中,在我们的教育操作中,去探索并革除学生个性的一切旧观念和旧做法。作业的检查是作业布置这一教学活动中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不去批改检查作业,就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合理有效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那么不论多么精彩、多么科学的作业设计也就没有实际效用。

  批改时应注意及时,重视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和作业类型采用个别面批、学生互批、分类批改等方式;提倡对个别学困生展开适量的课外辅导,同时关注尖子生的发展和提高,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法指导;对学生作业中有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韦美日.浅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广西师范中文系.

  [3]张周霞.浅谈课外作业布置教改探讨[J].小学教师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