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1978
王晴

  摘 要:生物的学习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生物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于对课本的教学知识的传授上,好的学习效果应该是教会学生们能将所学生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增强学生们结合生活实例与生物知识相联系的学习思考的过程。下面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教学情境、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叙述下如何将生物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境;生活;有机结合

  生活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知识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生活,生活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生物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连,因此,生物的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而只是成为课堂的教学。当生物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的时候,学生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情况和问题的时候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分析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和走出某种困境的,因此,生物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当多创设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营造出轻松的交流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进行交流互动对于形成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只是老师在独自讲课的沉默寡言的教学氛围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这将阻碍学生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那么其中陌生的课堂教学情境想必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

  从初中生的角度,再结合生物课本内容来看,初中生物里面出现了很多学生们熟悉的和陌生的知识,尤其像一些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创设出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情景,但是如果老师没能做到此,教学效果将打折扣。因为概念本身抽象难理解,再加上无法与老师产生共鸣,甚至还会产生歧义,这样的学习效果想必是很差的。因此在教学中,创造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联系学生熟知的事物可以避免教学的无效化,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知识。例如在教“细胞吸水和细胞失水”这两个概念时候,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作为生动案例,如吃过话梅后会感到口腔黏膜干涩;腌黄瓜的时候,过段时间碗里会多出水来,液体来自哪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会积极思考,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新课标指出教科书不应该只是学生们学习的唯一中心资源,而师生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参与者、开发者和操作者,因为以往的照本宣科的死读书法应该成为过去,或者在现在和以后的教学中,课本应该只是成为学习的一部门内容,而不是师生们围绕的核心,书上的知识不能再视作一段段的文字。教师要能够以教材作为框架,应该结合学生们学习的特点,要试着利用生活中或者其他课外读物资源对教学内容作为补充和进行创新,要能够结合学生们所熟悉的和感兴趣的案例,将其融入到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提升学生们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来拓展学生们学习知识的技能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要联想和联系到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程度,然后将生物知识进行生活化渗透。生活化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们对生物产生兴趣,让生物的學习变的愉快和轻松,在教给学生们生物知识的同时可以穿插着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探讨和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地投入到生物的学习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更好地掌握生物这门基本学科。

  (一)从生活实例做切入点来提高分析能力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但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最终还应该是要回归于生活。所以说学生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放在应付考试上,还要试着努力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做实事的引导,与生活相连,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很多女孩子都比较关注自己的身材,希望苗条些,不要太胖。身边的大姐姐或者长辈们肯定也有想减肥的,但是很多方法也许不对。这时候,作为一名初中生,可以结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所学知识《人体的营养》中所学知识,可以对节食减肥或者减不下去的人普及一下生物知识,告诉他们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以及他们分别的作用等,告诉他们合理搭配饮食更有利于减肥的重要性,同时可以结合所学《消化和吸收》的章节的知识,还可以当一次营养专家,为身边想要减肥的人制定出一套可行性很强的食谱呢。这样可以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的同时还提升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真正做到了将知识服务于生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巩固了知识,还能够查漏补缺,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全面和牢固。

  (二)从生活角度着手发展学生们的探究能力

  生物课程的学习是离不开试验的,其特征就决定了生物课程学习是需要科学探究的。让学生们进行试验等探究性操作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学习结果的理解,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避免了很多的死记硬背,更容易建立起来理解性的知识体系。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们掌握过程和方法是较为关键的。主要肯去行动,在生活中是存在着许多未知的有关于生物的问题有待于去发现,可成为教学的资源,成为学生们进行探究的实验平台。

  四、结论

  上面介绍了几种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渗透的方法,生活与教学的结合还是可以进行很多融合的,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提升自己,在教与学中不断地摸索,为提高课堂教学积累很多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潘大洪.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试论如何盘活高中生物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7-17.

  [2]田海涛.盘活生物课堂 凸显课改高效——浅析生物高效课堂的几个环节[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36-36.

  [3]吴明艳.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4):162-16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