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班主任管理体会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9709
于翠丽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我就本人的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由于环境、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一切感到无所谓……作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会尽可能的改变这种困境。在班级里,班主任可让学生充当小助手,参与班级的管理:既能使同学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能使小助手得以自我表现,体现自我价值。当然,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应该是广泛的,要让每一个同学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内心深处迸出进步的火花。

  二、“跳起来摘苹果”,强化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摘苹果”的理论,告诉我们:在某些方面,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人接受锻炼,才能促其发展。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胆怯懦弱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又缺乏基本的锻炼,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在全体同学面前,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听之任之,而应积极创造情境,逐步培养其自信心,促其性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曾悄悄地对一位性格内向,很文静的男孩子说:“老师这几天较忙,对班级管理可能力不从心,你愿意帮我代管几天吗?”看着我诚恳的目光,他接受了。之后,我宣布让他代管几天班级,几天中,我观察他,发现他能够组织学生早读,组织学生扫地,有条不紊地组织班级工作。他开始变化了,并且变的出乎意料:性格开朗活泼了,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团结同学,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让孩子们“跳起来摘苹果”的信心,我总是寻找各种机会,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

  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应该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但是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其实,这样的结果是不好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甚至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四、要用真心去热爱每一个学生

  爱学生就是要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主要指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位置,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就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十七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教师一定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予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尊重、理解、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主品格的养料。爱学生就要平等公平对待学生,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无论智商、性别、家庭背景等如何不同,但他们应该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平等相待。此外,要做一名好老师,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家长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我认为爱学生更要理智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老师爱学生,前提是一定要了解学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他们不可能按一个模式发展,就像医生治病一样,我们更不可能用一服药来包治百病。我们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关心学生。关心学生,不仅是学习上的关心,还要在生活、思想等诸方面予以关心。

  教师对学生既要善于见微识疑,又能够长期坚持,一以贯之。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年龄、智力、潜能、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量身定做”不同的教育指导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爱学生,我们就要懂得赏识和激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激励式的。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导向和指南。所以,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激励应该成为评价的核心和灵魂。激励性评价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需。激励能使人振奋,让学生在感受到爱的同时树立信心、激发潜能,最终走向成功。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要在欣赏的目光中,让学生添加自信。要通过欣赏的目光,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內在动力,保障他们的合理需求,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我们还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鼓励胜于批评,关心胜于指责,指导胜于命令。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能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他们,而要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学生的天性,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松是害、严是爱,不管不教要变坏”。班主任老师光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在思想上、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不迁就,不放松,任何时候都把“严”与“爱”结合起来。爱而不严非爱也。当然教育上的严格与态度上的严厉是不能等同的,那种在学生面前整天阴沉着脸,动辄训斥,让学生畏惧自己,绝不是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和现实的。

  爱学生,就要用教育的细节去体现大爱。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是一种教育方式.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特点,要通过每一个教育的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温暖每一颗心灵,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掌握他们的情绪发展,开展人性化的教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必然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我们以“爱”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创新的教育方法作为动力,就一定能将班主任工作做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