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世界真精彩——《有趣的发现》习作教学案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5434
张丽红

  【教学背景】

  《有趣的发现》是小学语文S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习作要求是把自己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一次发现写下来,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把有趣写具体。对生活中一些有趣现象的发现,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怎样把过程写清楚,突出“趣”来。教学中,把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下了解事物的现象和规律。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案例描述】

  (学生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的发现听起来很有趣,谁能来具体地说一说你发现的过程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发现的过程说清楚了吗?

  生:有一次,我和妈妈、姨妈、文文妹妹一起去白云山玩。我在爬山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小孩的哭声,我以为是文文妹妹不小心摔倒了,仔细一看,妹妹正跑得欢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水里的一条鱼发出的。真是奇怪!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他把事情的起因,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事说清楚了。

  师:你很细心,关注到一件事的开头要具备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事这几个要素。

  生:他前面说得不错,后来就让人不明白了。他发现了什么,那条鱼长得怎么样?它为什么会发出哭声?鱼会哭吗?这些内容都没有说。

  师:你是个出色的评委。不仅肯定了同学的优点,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教师面向刚才发言的同学)

  师:听了同学们的评价,你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再来说一说吗?

  (学生充满信心地点点头,第二次说得比第一次好了很多。)

  师: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认真听,你会发现别人说话中的不足,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对这个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了引导学生完整、清晰地记录一次发现的过程,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塑料瓶,里面有多半瓶的可乐)

  师:你看到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生:正上课时,张老师拿出了一个装了多半瓶可乐的塑料瓶。

  生:只见老师从旁边拿过来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子,里面有一些可乐。

  师:说得很清楚、明白。看到这儿,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张老师这是要干什么?要喝可乐吗?上课喝饮料,那怎么行?

  生:张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

  (學生们一脸茫然,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屏息凝视,课堂异常安静。)

  师:仔细看,老师要干什么了?请观察老师的动作。

  (教师拿着瓶子使劲地摇晃,瓶子里的可乐迅速地膨胀,产生大量的泡沫。)

  师:谁来把你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呢?

  生:张老师拿着可乐瓶使劲地摇晃,好想要把瓶子摇散架似的。瓶子里的可乐迅速地膨胀,产生大量的泡沫,一个劲儿地往瓶口那里挤。

  师:说得清楚明白,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你们瞧,这样是不是就把发现的过程写具体了?谁能把前面观察到的、想到的和刚才看到的连起来说一说?自己回忆一下,先说说看?

  (学生自己练说)

  生:正上课时,张老师拿出了一个装了多半瓶可乐的塑料瓶。我想:张老师这是要干什么?要喝可乐吗?上课喝饮料,那怎么行?张老师拿着可乐瓶使劲地摇晃,好想要把瓶子摇散架似的。瓶子里的可乐迅速地膨胀,产生大量的泡沫,一个劲儿地往瓶口那里挤。

  师:通过你的发言,我们清楚地了解发现的过程。同学们,你有什么疑问或补充的吗?

  生:可乐在剧烈的摇晃后为什么会膨胀?

  生:我知道可乐膨胀后,如果打开瓶盖,会喷得到处都是。它的力量有些大。

  师:你知道可乐在剧烈摇晃后为什么会膨胀吗?

  (学生只能说出个大概,具体的科学道理说不出)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回家后,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查找资料,去解开这个谜团,好吗?

  师:我们写发现的时候,要把发现过程中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清楚完整地记录下来,你的发现才能让人明白,进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听了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个个面露喜色,要跃跃欲试。)

  【反思】

  “在体验中快乐成长”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意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里学习新知,开阔视野,提升素养。将体验引入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周围事物,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动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激发情感。

  作文教学要形成真正的对话,关键在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教师以一个小实验,为师生搭设了对话平台,学生通过观察、想象,逐渐把发现的过程说具体,说清楚。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和畅想,分享自己和学生在观察中的感受。在语言的交流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彼此收集到的信息,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堂课仍有遗憾之处。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记叙发现的过程,容易造成先入为主,一些学生就会以此为习作内容,作文的题材有些单一,不太多样。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有趣事物,积极去探寻它鲜为人知的秘密。要和别人不一样,做最好的自己。

  一节作文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把发现过程写清楚,也学会了如何听和如何说,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