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小学语文学生阅读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5802
苏丽英

  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就此论题,结合笔者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简要地谈论一下对此论题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教学艺术

  1.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是指小学教师指导小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教学内容仅仅限制在教材中有限的几篇文章,课文中的字词反复读写,段落反复背诵,长此以往,学生会对阅读内容感到枯燥,导致阅读兴趣降低。再者,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对教师依赖性较强,而且传统的教育机制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考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尺度,学生不是出于兴趣而阅读,而是为了成绩而不得已而为之,上述种种现象都是导致学生缺乏兴趣的一些原因,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就需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明确阅读目的,提高主动自读能力

  目的明确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前进方向,也是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前提条件。带着明确的阅读目的,让学生主动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自读”是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通过“自读”课可以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具体能力:认读能力——辨识生字、学习新词的能力;理解能力——审题、辨体以及探究文章的能力;质疑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前都有单元内容简介和阅读指导方向,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主攻方向。人教版中年级的实验教材,每组都有一至两篇略读课文,这样编排旨在加强学生自读训练,是为了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略读课文中。通过学生反复的自读实践,培养学生整体性阅读能力。课本所选的略读课文大多故事性强,内容较浅显,结构层次较清楚,表现手法较常见,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相適应的,把略读课文交给学生主动自读,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指导方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自读能力,围绕中心和核心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结合《读写例话》中的读法指导进行针对性地阅读教学,促进自行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进行目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在自行阅读助推器的作用下,同学们保持积极、饱满、活跃、清晰的阅读情绪与单元教材“亲密接触”。在促使学生明确阅读目的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兴趣提高了,阅读目的明确了,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阅读的内容中去,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三、读与写同步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所认识的汉字是有限的,要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不仅要读,而且要经常动手写,在动手中提高阅读能力,读与写的同步就是学生一边理解文章一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把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可以用在以后的写作里。要是能够读出来效果就更好了,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老师要提供学生多的练笔机会,很多根据文章特点制定的课后小练笔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让学生多写写读后感,然后把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其他同学,长期以来,学生通过这样读与写的训练学会了分享学会自主阅读。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老师只要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四、丰富知识,加强课外阅读

  教材中的文章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老师教的远远不够,学生要加强课外课本的阅读,读的书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阅读给自身带来的乐趣。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找出阅读水平相近的书提供学生阅读,可以在班级建立一个“小图书馆”,提供学生课后阅读,图书馆涉及的内容要广泛,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像是与世界对话。并鼓励学生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每天课堂抽出时间让学生们朗读分享,每星期抽出时间让学生推荐喜欢的文章或课外书籍,选取一部分共同欣赏,欣赏好的词句,欣赏妙的写作手法,达到阅读与写作的目的。总之,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想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急当代教学之所急、叩问有效课堂教学的试金石。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实践、尝试改进,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