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毛南族传统文化

时间:2023/11/9 作者: 三月三 热度: 17765

花竹帽(顶卡花)



  毛南语“顶卡花”的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汉译是“花竹帽”。“顶卡花”是毛南族著名的传统编织工艺品。

  毛南族人民编织“顶卡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流传着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小伙子送一顶花竹帽给姑娘当作爱情的信物,已成为毛南族的传统习惯。

  “顶卡花”直径约有2尺,帽上面呈锥状,顶部交织着8至10片不足1厘米的金黄色竹片,每片破成上百根细篾条往下散开作经线,作纬线的竹篾也很细薄,以至能在直径仅2尺的锥面上交织出近百道平整的圆圈;帽的上沿用黑色细篾交织成一道花边,帽下面的外沿是用金黄色和黑色两种细篾交织成宽三四寸的一道花带,花带上织出对称工整的菱形图案,图案里交织花点,极似美丽的壮锦;帽内正中再系上两条彩绒线带,戴在头上轻巧舒适,惹人喜爱。

儺面雕刻



  毛南族的能工巧匠很多,他们不仅善于石刻艺术,而且傩面雕刻(木雕)的技术也很高超。他们能用整块坚硬杂木雕出数十种神的木面具,如“雷王”木面具,红面横肉,阔嘴獠牙,眼珠瞪突,浓眉倒竖,让人一看便知道他是作恶多端、催人索命的恶神,雕刻的刀法粗犷;“圣母娘娘”是樱桃小嘴柳叶眉、满面含笑的善神,雕刻的刀法细腻。这些木面具全凭工匠们的想象,称得上是独具匠心的艺术品。

民间舞蹈



  毛南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在师公进行宗教活动时表演的,如在“分龙节”的祭庙,向神灵祈求人畜兴旺的“还愿”活动等,均有师公扮演的各种神的形象舞蹈,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又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愿舞”,毛南语称“肥套”,共有十几个舞蹈场面。“还愿”时需要摆设各种“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起舞。“还愿”之家希望通过祈神活动得到“恩赐”,使子孙兴旺发达。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软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绕手轻拜、跳小步和辗转绕圈等。动作规律是在流动行进中起伏跳荡,轻柔悠然,气氛较为庄重肃穆。

毛南族木面舞



  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模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木面舞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配合唱师和打击乐表演,以诗、乐、舞三者融合的形式出现,以颂扬真、善、美为主题。木面舞舞蹈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虽说面部被遮住,但通过手、脚、腰等的舞蹈动作,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的各种情感,由此构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犷而典雅、简朴而华美的艺术风格。木面舞的表演者身着龙袍蟒服,头上插着羽毛,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木面舞通过舞蹈增加了动态美,充实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更显示出毛南族悠久文化的辉煌色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