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吊脚楼旁边那悄然而立的竹晒篮,同样精巧别致,令人惊叹。竹晒篮是苗家人晾晒衣物和休闲纳凉之所。竹晒篮依楼而建,高度两米左右,一般建在吊脚楼的前方或左右两侧,用四根木柱子支撑,上面用剖开的楠竹铺排好,并用竹篾依次扎牢,实用,宽敞,扎實。
小时候去姨妈家,我总喜欢和表妹坐在竹晒篮上写作业。晚饭后,又缠着姨妈给我们讲故事。姨妈摇着大蒲扇,我和表妹挨着她一字儿排开躺在散发着竹子清香的竹晒篮上,看着星星,追逐着月亮,夜风徐徐,远处传来隐约的蛙鸣声,我们在姨妈的故事里睡着了……如今,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最温馨的地方是姨妈家的竹晒篮,最美的风景还是姨妈家的竹晒篮。不论走到哪个寨子,我总喜欢站在那高高的竹晒篮上看风景。看哪家的竹晒篮最漂亮、最结实、最宽敞。我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在竹晒篮上完成的,那远山近岭,梯田、木楼、小溪、流水,还有阿婆坐在三脚灶边蒸糯米饭的背影,拱形窗前正在梳妆的达配(苗语,漂亮的姑娘)……
生活在竹晒篮里的苗家人,悠然自得,韵味无穷。竹晒篮是苗家人生活里一个动听的音符,一幅浓墨重彩的画,一首缠绵的歌。
竹晒篮的风景因季节而变幻。春天的竹晒篮被芭蕉树簇拥着,柚子花开的芬芳萦绕着它,桃花点缀着它,这时的竹晒篮似一幅恬静清新的风景画,风情万种。
夏日里的达配们忙里偷闲,搬来织机坐在竹晒篮上织背带心,绣苗锦,编织五彩嫁衣。这个季节的竹晒篮最富诗情,达配们躲在竹晒篮的一角,悄悄打开手机,与同伴分享心爱的人发来的情诗爱语,她们那羞涩而甜蜜的爱情故事就是从这个季节开始的。
秋天来了,富足而厚实的秋天把竹晒篮装扮得色彩缤纷:玉米茶籽红辣椒,禾把鲤鱼火烧笋,一把把、一串串、一排排,把竹晒篮挤得满满当当……
冬天是伴随着苗家的笙歌悄悄来临的。这时候的婆婆妈妈们最忙碌,她们忙着为踩堂的达配准备节日的盛装。她们或坐在楼廊里,或坐在竹晒篮上,晒着暖暖的太阳,缝制百鸟衣,赶做百褶裙。阿公更闲不住,堂屋里、竹晒篮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芦笙,阿公忙着给寨子里的芦笙做修整。在那即将到来的春节里,从初一到十六坡会,苗家人的每一天都是盛大的节日,每一天的日子都放在歌里过。
为了方便晾晒庄稼,竹晒篮除了建在房前屋后,还建在田间地头、水畔山腰。这里的竹晒篮与四季变换着风景的田野、流动着音乐的小溪相映成趣。在月光朦胧的夜晚,从坐妹的火塘边悄悄溜出来的恋人,手挽手来到田野里,肩并肩坐在高高的竹晒篮上,达亨(苗语,壮实的汉子)吹着果哈,达配哼着歌谣,缠缠绵绵,情深意长。达配取下手镯羞答答套在心爱的人的手上,美好的月夜是他们爱的见证。晚风轻轻,吹动着达配的百褶裙,达配那美丽的脸庞如水中月镜中花。
竹晒篮是年轻人的定情之地,也是唱山歌的好场所。苗寨的达亨人人都是芦笙手,个个都是山歌迷。他们除了用苗语唱,也喜欢用汉语唱。会唱的出口成歌,不会唱的都藏有一个小歌本,把他们认为最精彩最能打动人的歌词记下来,什么挑逗歌、求爱歌、定情歌,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赶坡会的达配回来后坐在竹晒篮上,竹晒篮居高临下,对着寨口的大路,这里是七村八寨的人们赶坡归来的必经之地。达配们赶坡余兴未尽,她们还在等待自己的意中人,还在渴望白马王子的出现。年轻的心都是相通的,达亨们心领神会,更知道这是展示才艺的大好时机,个个兴致勃勃,对着竹晒篮上面的达配唱起了挑逗歌:
哥是高山那个泉,妹是山脚那块田;
泉水流到山脚下,田不收留也枉然。
这对歌就好像滚雪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场面越来越大,情越来越浓。在对歌场上相中了的悄悄退出,相约月下;没相中的,也是寨子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他们会邀请你入寨打同年,敬你一碗重阳酒,献你一碗香油茶。不醉不归!
苗家的竹晒篮是情的延伸,是爱的表达。有了它,苗家的吊脚楼才是完美的;有了它,苗家的生活才和谐。苗家人的竹晒篮充实和丰满了苗家人的生活,苗家人的日子因此别具一格。从竹晒篮的风景里,我看到了苗家人多彩的生活。竹晒篮的风景宁静祥和,苗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甜蜜!
作者简介:石霜,女,苗族,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小说和散文作品散见于《广西日报》《广西文学》《桂中日报》《柳韵》《苗山文艺》《风雨桥》等刊物。小说《贝江女人》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学、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优秀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