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名家点评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上旬刊 热度: 12006
画家王朝贵

  王朝贵,1970年生,甘肃皋兰县人,独立艺术家。2011年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2013年在嵩山设立工作室。曾为《当代中国画家》执行主编、《当代美术》副主编及《神州诗书画报》社编辑部主任。现全国各地游学写生。《书法报》《美术报》《书画世界》等多家报纸整版推介其作品。已出版个人专集4本。书画作品被北京、上海、山东、深圳等地的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2011年国画作品《秋高气爽》被国家画院收藏。作品参加国家画院十周年教学成果展、“吉祥草原 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国家画院优秀师生作品展、“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首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等。2016年举办墨舞释怀——王朝贵中国画作品展、一路朝东——王朝贵写生艺术展;2017年举办墨舞释怀——王朝贵绘画作品展;2018年举办心府灵境——王朝贵中国画作品展。

  范扬(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王朝贵的画作正统、深入、精细,他是一位非常有实力有前景的画家。

  朝贵学麓台,我亦学麓台,实可谓同学也!

  范治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导师、著名画家)

  我喜欢朝贵这个人。他有西北人的质朴爽朗和诚恳真挚,这是我与他交流时最直接的印象。西北的汉子,玩起水墨来,有的是旷放和大气,水滋墨润,不拘小节。而在其近期的作品中,又多了许多细腻和婉转,情感的传递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值得细细品味的笔墨里。作品中的“大味”与“小趣”,既矛盾又统一,处理得好,画面既有酣畅之感,又具耐读之品质。我感觉朝贵正沿此路前行并渐入佳境。

  魏翰邦(著名书法家、艺术评论家)

  朝贵是我的同乡,先是专攻篆刻,后来转习书法,这些年又专心研学绘画,起初我也认为少了长性,好在这几门艺术有深度的相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有前面篆刻、书法的深厚基础,学习绘画和提升绘画艺术就显得比较得心应手。好在朝贵善于自省,清楚自己绘画起歩迟,如饥似渴地临摹古画,加上近几年朝贵更加清醒行万里路的至关,狠狠地把自己丢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一年四季在路上,祖國大好山川,东西南北中,朝贵都走了个遍,甚至走出国门。这样行走写生的好处也许艺术家们都清楚,但像朝贵这样痴迷写生的艺术家却越来越少了,画家照着照片画画早已不是秘密。把自己丢进大自然的朝贵,绘画水平突飞猛进,慢慢蜕去了前些年学习“四王”画派和他老师画风等等的不自然,逐渐养出了自己的风格,笔墨自由了,空间丰富了,精神饱满了。几分清朗、几分淡然、几分幽寂、几分明丽。对绘画艺术的自信也慢慢从内心滋生长肥,多了几分沉着、几分流畅和几分坚定。不论做什么,只要坚持,并自信地走下去,出成绩是自然而然的。我为朝贵这些年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祝愿更加努力地在绘画的道路上深入掘进,取得更大成就。

  常年在外写生,对我而言不仅仅是通过笔墨丹青与自然对话,更多的是一种生命感悟,身体力行去体验生命的真实。当自己进入大自然,如放虎归山,如鱼得水!我和山里的动物一样,都是天地间的一个生灵,小鸟用翅膀在天空展现自己的自由,我用画笔在宣纸上自在书写我自由的灵魂。

  时间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已经过得越来越快了。写生五年多,我在自然中提炼了一些自己内心渴望的精神语言。现在无论临古、师造化,还是创作,我都能很自如的随心书写,把多少年沉淀的修为潜移默化地铸进了自己的画面中。

  人生路上,离不开的是读书,放不下是画笔,总结经验过去,只为做更好的当下。

  ——王朝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