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方寸尤显天地阔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上旬刊 热度: 9785
林荣森

  

  黄书墩,字子圻,号鹿甫,1954年出生于彰化县鹿港镇。篆刻学会理事、新北市青溪新文艺学会理事长、台湾印社社员、玄修印社社长、北美地区台湾传统周展演讲师、南华大学人文系协同教学专业讲师、国立台东大学驻校艺术家;曾任全省地方美展评审委员,磺溪美展、南瀛奖、南瀛美展、大墩美展评审委员,国防部后备金环奖评审委员,大墩美展、台北县美术家大展、土城市桐花节筹备委员。黄尝铭老师启蒙,入石玺斋师事王北岳教授,获全省美展篆刻类永久免审查资格,入编中国印学年鉴名人传、《一代名家》中国艺术名家成就专辑;获美国休斯敦第一届世界艺术重要薪传奖、第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

  书法与篆刻本关系密切,同样都属汉字艺术,一在纸上作书,一在石上刻字,由于创作材料相异,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自有所不同,但如先具备其中一项基础,再跨越另一项似乎也较容易得多。基于这样的认知,当我入门书道之时,也曾摸索过雕刻,但实际进入篆刻领域才发现,书法与篆刻虽有某种程度的类似,然而两者表现形式与创作技法却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书无百日工,两者皆须相当多的时间投入,才能有所领会。

  书墩先生的作品不以篆刻为限,但仍以汉字刻镌作为表现主体,涵盖层面甚广,同时,他也充分展现了对各种古文字的涉猎功夫,举凡甲骨陶瓦、钟鼎古籀、砖铭封泥、玺印摹篆、各类肖形,颇能随类赋形,以刀代笔,呈现出千百年来中国文字在刀时尚的风华与美感。古人们生活中的一刀一笔,彷佛在现今又复活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书墩先生所镌治的陶印,也是别具一格,他是在印土风干后即行刻字,而后烧制,自然产生活泼浪漫的线条,朴实而真率、奇趣天成。同时作品中也有不少茶壶、陶皿,都属于生活实用器物,表现出他涵泳于艺术创作之余犹对现实生命的关照与体贴,实是艺术生活化最具体的履践。

  (作者系台湾省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局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