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叹息危亭北海碑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上旬刊 热度: 11037
鄢福初

  唐开元十八年(730),李邕来到长沙麓山寺瞻仰后,撰写了著名的麓山寺碑的碑文,书写于青石之上,自己刻好立于麓山寺内。麓山寺碑因文采、书法、刻工精湛独到,人称“三绝碑”。其碑字用行楷书写是新创,表现出豪放、奔突、明快乃至荒率的审美情趣。 宋代元丰三年(1080),米芾曾专程来麓山寺临摹。李邕用笔、结字主要取法王羲之,以“二王”为基础,其雄肆苍健的气度则得力于北朝碑版。其用笔凌厉雄道,气骨峥嵘,如泰山卓立,转折顿挫,峭拗明快,势方而意圆,凝重厚实又恣肆纵横。麓山寺碑不仅是中国碑刻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也是重要的湖南地方文献。碑文叙述了自晋太始四年建麓山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和历代住持禅师传经弘法的情况,以及历代官员对该寺所做的贡献,折射出佛教在湖南传播的历史轨迹。

  “荒榛日暮倚筇时,叹息危亭北海碑。后辈但知遵字画,当年不得戍边陲。”这是宋代大儒张栻荒榛日暮时倚筇观碑的叹息。历经千年沧桑,字迹已漫涣模糊的麓山寺碑如今安放在山脚岳麓书院园林内,四周有翠竹环绕,从麓山寺流下来的泉水一年四季绕着碑石唱歌,仿佛这歌声能将寺庙的灵魂和碑石的灵魂贯通,人坐在碑前,默读碑上的文字:“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空慧双铨,寂用同辔。慈目相视,净心相续。”有一股袭人的静气,让人心生欢喜,市井的喧嚣不知不觉间就被那些膂力矫劲的笔画收走了。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