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命里,总有些忠厚相守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评论版 热度: 10195
康媛媛

  摘要:《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道德主题研究》这本书站在道德主题的高度引领读者走近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家庭小说的兴起是历史必然,读者用21世纪的眼光去审视这些作品叉会悟出不一样的道理。尽管时间已经横跨两个世纪,读者依然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和对家庭、国家的诚挚信念,从而为自己的现实生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家庭小说 道德 相守

  吾师卢敏教授从事女性文学研究多年,《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道德主题研究》的出版是时间送来的礼物,实现了老师2018年的第一个愿望。每每捧起一本书,脑海里总情不自禁要为作者作画。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卢老师伏案写作的情景,多少个夜幕鞭打着疲惫的身躯,但我想她一定是幸福的,可以任由自己的思绪像一个赤脚跑到海滩上玩耍的孩子一样,贪心地捡拾形状各异的贝壳,而那一串串的脚印变成了电脑屏幕上一行行的文字。没想到玩得尽兴之余,她的脚印吸引了游客驻足欣赏,她的的笑声竞传到了别人的心里,使人对这片沙滩也有了神往。是的,我就对这本书里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对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好奇。

  19世纪的英国文坛群星闪烁,美国文坛也是明星高悬,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埃德加·爱伦·坡、纳撒尼尔·霍桑、赫尔曼·麦尔维尔、亨利·詹姆斯、欧·亨利、杰克·伦敦、沃尔特·惠特曼、马克·吐温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边疆小说、罗曼斯、航海小说等早已为我国学界所谙熟,卢老师却偏偏选择了藏在角落里的美国家庭小说,作品难觅、译著无踪的困境为她的选择浇了一盆凉水,她反而变得更加清醒,清醒意识到该领域的研究价值。她在该书稿的后记中写道:“在21世纪做19世纪的美国文学多少有些寂寞,然而寂寞之中又常常感到肩负学界的信任,遂有使命感,便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不知道卢老师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辜负了多少最亲最近的人,却唯独没有辜负学界和读者的信任。拿到《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道德主题研究》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意外,意外的是看到这样有情志的文学相关书籍;但细细读来,更多的是欢喜,卢老师笔下的作家也罢,作品也罢,都带着她本人的强烈印记,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她读书看人的真切体会,让人不仅读到了作品,也读到了这位女教授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思考。透过生活看文学,跟着文学寻生活。这本书不大,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每一句都彰显出卢老师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学术涵养,当我带上灵魂去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便觉得开启了精神提升之旅。因为才疏学浅,我没有资格评价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也没有办法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但我希望自己这样一个晚辈能将读此书的感悟和心得用自己特有的文笔和方式展示出来。

  一、在我心里,她们是生活的温度

  卢敏老师选取了凯瑟琳·塞奇威克、苏姗·沃纳、斯托夫人、玛丽亚-卡明斯和范妮·费恩五位女性作家为研究对象,对大多数人而言,除了斯托夫人,其他四个名字都相当陌生。不管我们是否熟悉她们,她们都在那儿闪着骄傲的光,无需多言,时间自会衡量她们的价值。第三章到第七章的空间全部给了五位作家,在每一章的第一节是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这些都是客观的描述。我本以为这些不会对我有所触动,但当五位知识女性、五个不同格调的人闯入视野的时候,我还是有所思、有所感的。抛开作家的光环,我很喜欢她们回归家庭,回归女儿、妻子、母亲等一位女性最原始的角色时的样子。她们自己的经历会在无形之中渗入创作过程,现实生活中的家与作品中的家不是相外离的两个圆,也不是相外切的两个圆,用内含圆来形容不恰当,用内切圆来描述也不合适,恐怕也只有“相交”一词是我想要用的字眼。既然如此,我想谈一谈家庭小说的“家庭”二字,之前没有认真考虑过“家”和“家庭”的区别和联系,潜意识里早已把二者混为一谈。现在想来,我怕是错了多年。

  在《朗读者》第一季第九期的开场白中,主持人董卿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家。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那今天,就讓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不一样的家,去感受家庭里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一座房子足以为我们遮风挡雨,而这座冰冷的建筑本身是没有温度的,只会徒增凄凄惨惨戚戚的悲怆。人,家人才是让我们的心海荡起层层涟漪的航船,人又是家庭的核心,而“家庭是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里有家庭,家庭里上演着家人的悲欢离合和冷暖人生。家庭小说里生活着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家庭,“除了生物意义和法律意义上的家庭”,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自愿的联系而结合成的“契约型”家庭,让很多因丧失血缘纽带而无家可归的人重拾“家庭”的温暖,重获心灵的归宿。“契约型”家庭缺少血缘这一无形的纽带,也正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的束缚和羁绊,家庭小说里女主角的精神境界不再停留在义务和责任方面,而是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

  对长者的临终守护是家庭小说展示道德典范女性美德的重要手段:对养育过自己的长者,无论他们曾如何不善待自己,被养育者都不计前嫌,为他们送去最后的安慰。孝心在美国文化中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指标,也是美国人珍视家庭的重要原因之一。

  任何矛盾冲突在养育之恩面前都是不足挂齿的,多少嫌隙误会在养育之恩面前都是可以烟消云散的。最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痴呆养母读研》的文章获赞无数。读着这位大我四岁的小姐姐的故事,我的心在流泪,有心疼也有心酸。我觉得生活在“契约型”家庭中的她就是家庭小说中道德典范女性的代表,而她的故事就是家庭小说中的一个片段。她身上体现的不是血缘和责任绑架的道德,而是由爱和选择产生的带有温度的美。两个世纪的穿越,两个国度的跨越,我在21世纪的中国看到了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的影子。我们总会在一个阅读某些文字的时刻,和自己曾经读过的某部也许与那个时刻看似并不相关的作品产生莫名其妙的共鸣。家庭小说离不开“家”,而19世纪的女性作家以其“容纳广阔世界的视野和胸怀”赋予了“家”无限广阔的蕴意。

  二、在我眼里,他们是最美的风景

  这些女性作家善于捕捉心底最细腻最温柔的情感,唤起读者最悠长最隐秘的生命记忆。同为女性,身上有很多标签,可我唯独喜欢“女儿”这一角色。在这一角色里,我对家和家人有着自己的诠释。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故乡最让我眷恋的,是晴朗的黄昏,那一抹残阳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每年夏天,若是恰逢阴雨天,站在老屋的小院里,会看到围墙外的天空,灰色的画布上,几只黑色的燕子停在湿漉漉的输电线上,十分安静,十分舒服;每年冬天,若能赶上雪天,站在老屋的房顶上,会看到村子的全貌,白色的背景下,炊烟袅袅升起,十分温馨,十分温暖。

  而这些风景,之所以嵌入记忆,让我魂牵梦绕,让我异常安心,也不过是因为看风景时身边有家人的陪伴。“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这句话曾多次刷屏朋友圈,每年都有人发出同样的感慨,而每次都会让我百感交集,泪欲泉涌。

  在外求學时,家人真的是生命里注定一生的陪伴,外公外婆和奶奶仍保留着囤零食的习惯,时常觉得我还在身边,母亲习惯了收听两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父亲成了银行和邮局的常客。当我奔忙在他乡之时,他们就守在故乡,偶尔受挫而灰心丧气的我能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支持和守护。我在一年里只回家两次,每次回家都是从火车站坐公交车,车会经过家门口,爸爸总在路口等我,接过我手里的行李箱,这是我早已习惯了的事。和他一起走回家的那段路是独属于我们的时间,我能感觉到他很开心。但有一年,我隔着车窗远远地看到站在路边的父亲,他穿着羽绒服,背景是冬日路边一排光秃秃的杨树。我看到父亲在臃肿的羽绒服里显得那样单薄憔悴,他搓着双手,向远处张望着,背弯了下来,站得一点也不挺拔了。冬日里的这幅素描比任何油画带来的视觉冲击都要大,我觉得时间仿佛定格在了这里,空气也变得凝固了。此时的我愈发理解了朱自清的《背影》。奶奶和妈妈喜欢守在家门口,而我的房间早已收拾整洁,于是心里更加踏实。不管怎么样,家自动隔离了冬日的寒冷。这个我时刻牵挂并一心想要回归的家让在外饱尝孤独的我顿时心生暖意,可是对这份风雨不动的守候,我到底回报了什么?只是越来越匆忙的脚步,越来越少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应愧之事、应愧之人呢?我们又因一个“忙”字错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呢?

  其实,对家人有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实属难得,毕竟有愧给了珍惜一个机会。有多少人,青春年少的时候,曾备受呵护却无动于衷,司空见惯而习以为常;长大成人之后,又总为了生活奔波,而不曾注意家里的老人又添了几根银丝;为了功名操劳,而不知家里的孩子又长高了多少。若能常怀有愧之心,便也能在行动上少一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生命里总有些忠厚相守,守着家,守着我们,守着最初的记忆和最终的归宿。莫尔曾说过:为了寻找最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看多了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家庭小说为忙碌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歇脚处,读读书中理想的家庭,想想自己的家庭,是否也会有一丝柔情涌人心田,温暖了自己也融化了相守之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