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说的冷落和电影、豫剧改编的经典化

时间:2023/11/9 作者: 当代文坛 热度: 13731
魏华莹

  摘要:考察《香魂女》的生产、传播之路,可以发现1990年代文学的经典化路径中所彰显的时代语境与文化生态。从小说问世之初的被冷落,到电影国际获奖的轰动效应,豫剧改编的多重维度,呈现出1990年代的文学生产与跨界传播现象,新启蒙问题的延续,以及文艺在传统、现代之间的文化张力,在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资源互用和位置找寻。

  关键词:《香魂女》;小说;电影;豫剧;经典化

  《香魂女》系周大新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入选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百年百部中篇正典①,其多部作品集亦以此命名②。小说在《长城》杂志1990年第2期发表(原名《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于1992年被导演谢飞改编为电影《香魂女》,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后被改编为同名豫剧,获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大奖,成为继《朝阳沟》之后的现代豫剧经典之一③。考察该作从小说问世之初的被冷落,到电影国际获奖的轰动效应,以及豫剧改编的多重维度,可以发现1990年代的文学生产和跨界传播现象,以及经典化路径中所彰显的时代语境与文化生态。

  一 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的产生与无名状态

  1980年代中后期,在评论家陈骏涛的指点下,军旅作家周大新开始将创作目光投向故乡。从1987下半年开始,他陆续发表了“豫西南的小盆地”系列作品,对南阳地域文化进行多重考释和审思。在文化寻根的艺术选择中,周大新注重对故乡文化底蕴的发掘,以风物写人文,包括写盆地历史的《小盆地》《左朱雀 右白虎》,写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盆地文化冲击的《武家祠堂》《伏牛》《玉器行》,写神秘文化的《风水塔》《家族》《紫雾》等。通过系列作品的文化考古,使读者得以识见南阳的汉画石刻、玉器、黄牛、银饰等历史人文。之后,周大新的首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写到南阳中医文化,并历时近十年创作出关于南阳丝绸织造的三部曲长篇小说《第二十幕》。因其这一时期对于南阳地域文化的开掘和时代新变的思考,被称为南阳盆地的“耕夫”。

  选择回望家乡,与周大新走向专职创作、需要寻找自己的写作根据地有关。在1986年以前,他属于业余写作,从排长、副指导员到师政治部干事,日常工作是写机关公文,幸亏年轻,总能挤出时间进行文学阅读和创作。《汉家女》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为他带来了荣誉,也引发了关于人性论的争议,他开始思考新的写作方向。周大新回忆自己的阅读生涯时认为,有两位作家对他启发最大:一位是列夫·托尔斯泰,早在连队当战士的时候读到《复活》,周大新觉得他的情爱故事写得特别好。后来读到《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强调爱世界、爱所有人的博爱观念对周大新的创作影响非常大④。另一位作家是沈从文。改革开放后,沈从文的作品开始大量印行。沈从文写故乡湘西,和周大新家乡豫西南偏僻、贫穷的程度类似,人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也相似,读起来容易引起共鸣,也启发他以自己家乡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写作。在评论者看来,这两位对周大新影响最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创作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社会指向,而沈从文创作最明显特点却是它的自然指向;而二者却又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女性细腻、准确、深刻的描写”⑤。周大新长期生活在军营,自认为接触男性较多,对于男性的优势和弱点了解得也较为充分。相较而言,他对于女性有着特别的理解、认可和偏爱,“因此,我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中女性的作用看得比较重。如果一个社会不断地呼唤母性,褒扬它,它就会变成社会深厚的营养,然后反哺社会。我希望把女性的这种东西呼唤出来。⑥”

  南阳是一个小盆地,北守伏牛山,西依秦岭,东临桐柏山,南是大洪山,将南阳、邓州合围起来,形成相对偏僻的小世界,厚重的人文资源也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周大新尝试写自己熟悉的小人物,写普通人活着的艰难与坚韧,以及对于生活的执着状态。其间,既有愚昧、落后的东西,也有支撑民族生存前进的因子。在他看来,婚姻悲剧是人的生存困境的一种表现。中国的婚姻悲剧,一部分来自社会,一部分来自当事者自己。他写婚姻悲剧的原因,是想引起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关注、审察和思考,以及引起婚姻悲剧当事者对性格和行为的自审。首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即写出了一个女人的生活和精神简史。邹艾的母亲长期寡居,有着极强的贞节观念,代表着老一辈“认命”的盆地女人;邹艾却通过自己的勤奋进取,尝试凭借婚姻、技能改变命运。这部作品在对女性人生进行观照的同时,也注入时代变革中新的表现形式。集中笔墨写一位女性的命运,重在呈现盆地里新与旧、善与恶、进步与落后、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冲突,以及通过女性形象和命运展示生命的韧性。

  《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更是将女性命运与南阳盆地文化结合较为紧密的作品。在写作时,周大新进行了细密的田野调查,作品中以序言的形式详细书写香油之于南阳的意义。开篇写出磨芝麻的复杂工序,以及古朴的民间生产方式。每一节故事的开头,都有着磨香油工序的细致描写和氛围渲染。如从第一道工序炒芝麻,到取塘水、磨芝麻,在繁琐的工序中升腾着诗意美:“七个女工在石磨中往返添续芝麻,似扭一种独特的秧歌;熟芝麻被磨碎后,发出沁人的香气。开磨时倘外人走进磨棚,差不多都会被这幅劳动的景致吸住。”⑦

  与“后寻根时代”的作品多致力于对民族秘史的开掘不同,周大新在发掘考释地域文化特质的同时,更为关注时代风潮下的乡村变化。纵观他的创作,会发现其对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在“豫西南的小盆地”系列作品中,也多注重书写在时代新变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的冲突。《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更多写家事,围绕郜二嫂、環环的婚姻悲剧,通过两代女子的命运写出对女性婚姻的思考。郜二嫂7岁被卖为童养媳,婚后要忍受丈夫的虐待,但她仍会用金钱买来儿媳嫁给傻儿子,置对方于不幸。小说中的郜二嫂更多带有底层女性的生存哲学,她虽然精明能干,具有现代女性的种种特质,但还是无法摆脱名誉、婚姻等束缚,困守在乡村女性的藩篱旧约中。丈夫郜二东身心俱残,只会赌博听戏,于家于社会毫无益处。郜二嫂不仅要承担起家庭重任,还办起了香油坊,吸引投资,成为推动家庭和社会变革的力量。她婚姻不幸,正是和婚外情人实忠的恋情,使其对生活还怀有希望,但因她不是那种敢于不要名誉的女人,实忠也没有可以养活一个女人的家产,于是这爱便必须在极秘密的状态下存在。当郜二嫂并不道德的偷情被儿媳发现后,很是担心身败名裂,内心惴惴不安。环环那句“你这一辈子也不容易”,对其不正常性爱关系的理解和宽容终于感化了她。故事结尾,郜二嫂要求环环离婚,并许诺承担嫁妆。

  寻根文学作为1980年代的重要思潮,主要指向开掘本民族古老文化的深厚土壤,周大新所创作的豫西南小盆地系列正是在这一大的文学背景下产生的。但因其作为军旅作家,早期作品多书写军事题材,踏上寻根之路略晚,《香魂塘畔的香油坊》在《长城》1990年第2期发表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此后,周大新依然致力于南阳风物的文学寻根,次年在《长城》第1期发表中篇小说《左朱雀 右白虎》。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故乡文化人冒死保护汉画像石的故事。汉画像石也是南阳颇具特色的存在,一直受到文化界的关注,得到鲁迅、冯牧等的激赏。冯牧在战争年代做随军记者的时候,曾随部队到南阳内乡县城见过汉画石像,印象深刻。1991年4月,《长城》编辑部、济南军区文化部联合举办周大新作品讨论会,主要讨论《左朱雀 右白虎》和《走出盆地》。冯牧亲自到场,勉励周大新要写出传至久远的大作品,所谓大作品,就是要给人一种沉实雄浑的感觉,就像汉化像石刻那般。在1993年由谢冕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五星创作文库”中,周大新中短篇小说选仍是以《左朱雀 右白虎》命名。直到改编电影1993年获得国际大奖之后,原著小说一度热销售罄并被《新华文摘》转载,《香魂女》至此取代《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成为周大新中篇小说代表作。

  二? 电影《香魂女》的获奖与轰动效应

  小说在發表之前,就已经进入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尹江春编辑的视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电影艺术也被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面临着转型的困难。在商业片与艺术片兼顾的背景下,电影编辑时常会关注有潜力的青年作者作品,尹江春和周大新多有书信往来,后来直率提出,能否从拍电影的角度创作一个叙事环境独特、叙事角度新颖的作品。1990年春节过后,周大新寄来两篇供其选择。尹江春读到《香魂塘畔的香油坊》之后,很是兴奋,认为这篇作品有人物、有性格,有古朴自然的地域环境,于是很快下定决心购买电影版权。但改编的过程并不顺利,多次推荐给数名导演或前来投资的港商,仍未获重视,一直被搁置。直到版权期临近,偶然得到来长春商讨“92长春电影节”的谢飞导演赏识,表示“有信心把它拍好”⑧。尹意识到历时两年辛勤操劳的电影,终于有了归宿。

  谢飞认为小说延续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且提供了真实、复杂的人的生存状态,结构比较完整,信息量丰富,人物场景集中,摄制成本不会太高,艺术上容易达到要求。商定之后,谢飞就与电影厂制片、美术人员等奔赴南阳,寻访周大新,进行场景考察。周也积极参与其中,陪同谢飞跑了南阳盆地三个县市的乡镇村落,并深入构林镇走访几家油坊、油厂,体味当地的风土民情。后因环境色彩不理想,谢飞发现白洋淀与南阳风土景物相近,水塘格局大小合宜,且苇、蒲、荷兼备,斜阳朝晖里烟波迷离,诗情画意,更有利于抒发影片的意蕴情致,于是将摄制场景放在河北白洋淀。

  电影《香魂女》剧本由谢飞亲自改编,相较小说整体改动并不大,但在开头和结尾增添了重笔。在影片开头引入新洋贞子来到南阳小乡镇,形成国际化视野与封闭乡村的双重对照;结尾处二嫂要放环环走,环环却执拗于失贞和已婚,女性的悲剧命运又陷入循环模式。此外,对于二嫂情人实忠的背叛、分手增添了细节,深化了女性的婚恋悲剧。电影延续了小说对于二嫂、环环两代女性命运的忧思,并将新洋贞子作为外部世界新的女性参照。在1990年代,民族性、全球化成为新的理论视域,文艺亦耦合着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潮流。相较小说开篇简单提及两年前新洋贞子考察后投资四十万美元扩建“香魂油坊”使之成为中低频合资企业,电影开篇就以大段镜头呈现新洋贞子来到小乡镇考察的细节。她给香二嫂的名片是经理,不识字的香二嫂让女儿念名片,感慨人家是女经理。对方邀约香二嫂到省城宾馆谈合作,要和她聊些“女人的事情”,送了丝巾等女性饰物,并通过女翻译透露其不婚主义。香二嫂诉说了7岁被卖、13岁圆房,忍受20年不幸婚姻的痛苦人生。回到乡镇后,她却立即用金钱买下环环给傻儿子做媳妇,让环环陷入自己曾经的悲剧命运。结尾处,香二嫂同意环环离婚,环环猛地捂脸痛哭“谁还会要我呢”……电影在哭声中结束了,又营造出女性婚姻悲剧的宿命感。在影片送审的时候,有意见认为结尾太悲伤、太压抑,谢飞强调这是自己加上去的,小说原本没有。一来是想要一个开放的结尾,二来儿媳虽然年轻,但也不一定能掌握自己命运争取更好的生活。

  从《湘女萧萧》到《香魂女》,不难发现谢飞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秉持的精英立场和启蒙意识。在1980年代,“新启蒙主义”作为中国思想界最有活力、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寄寓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精神及“改造国民性”的乐观态度。他们相信真善美的价值统一,着眼于人的主体性的建立。谢飞选择将沈从文的小说《萧萧》改编为电影《湘女萧萧》,就是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希望继续兴起鲁迅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改造国民精神的大旗,用艺术作品,为新时期的精神建设出力”⑨。1986年他到美国访学一年,坚定了艺术作品主要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对人的存在意义和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的复杂状态的剖析,同时要歌颂真善美、贬低假丑恶。⑩电影《香魂女》中的香二嫂,就是要“塑造出一个真实、复杂、独特的中国当代农村妇女的形象”11。影片深层次的思想就是要展现人性的扭曲与复归,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对某些精神劣根性进行剖析和改革。因和小说思想的高度契合,谢飞对电影并没有“如获至宝”之感,当影片在国外获得大奖,他甚至感到有些意外,因为“那个故事比较传统”。而作品之所以获得大奖,他以为是进入了人性的层次,全世界的人都能产生共鸣和理解。

  影片的改编基本忠实小说原作,但也显示出第四代导演的特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追求,以及所共同书写的“心灵散文诗”。《香魂女》的开篇就是水塘、荷花和芦苇,“沉静之河”也成为谢飞独特的美学风格,以诗意的、流动的河水展现人物命运遭际和民族文化心理。其所承继的中国古典美学传统,被认为“找到了一种从内心体验和个人情绪出发,以‘电影化的方式承载思想启蒙话语的最佳途径”12。作为经历过伤痕、思考、奋起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在写人的时候,更多致力于呈现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呼唤爱意。因此在电影中,香二嫂的形象也更为立体。在与新洋贞子的对话中,她的女性意识被唤起,丝巾成为新的细节元素,以富有创意的方式增添到作品中,使强干的香二嫂增添了柔美,还主动给实忠打电话。但回到家之后,她迅速回归母亲身份,丝巾被她送给女儿,在安装新机器的时候还算计着如何让环环做儿媳。镜头的转换还原了人性的复杂,以及探索文化新启蒙的寄寓。

  谢飞的影片在空间造型上有着优美的意境,他偏爱使用空镜头,注重影像造型、视觉美感的营构和地方风情的渲染。影片的插曲,也唱出女性凄婉的命运。水塘风景的灵动诗意,荷花、芦苇等隐喻了女性的柔美娇弱和坚韧顽强。一方面是现代化的视野,小乡镇来了外国人,香油坊引进了新机器,代替了手工劳作,香二嫂的观念也從老传统转入现代化,提倡市场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却仍维系着封闭的文化结构,自己有着被卖的凄惨经历,却用金钱买来儿媳重蹈覆辙,形成经济开放与文化封闭的双重结构。影片裹挟着文化寻根的时代风潮,将远离现代文明的中国乡村民俗故事,经过浪漫化的改造,突显出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民俗景观。

  1992年岁末,周大新受邀去北京观看电影《香魂女》的试映片。冯牧和陈荒煤等都从思想上、艺术上肯定了这部电影,认为是1992年拍得最好的一部片子。陈荒煤指出“影片中的香二嫂经商理财、精明强干,但经济富裕却没有解决精神生活和感情出路问题。在目前的商品经济大潮中特别需要《香魂女》这样的优秀影片启迪观众。影片给人们带来一股时代气息和新鲜的思考。影片的结尾提出的问题意味深长”13。冯牧认为影片拍得完整、简洁,忠实于原作,改编后基本上达到了电影所设想的目的。斯琴高娃的表演超出了她过去的影片,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导演谢飞也感叹,斯琴高娃从瑞士回来拍戏,按说酬金价码应该高一些,但因为她喜欢这个角色,所以并不计较酬金,没有钱也愿意拍。其他主要角色如雷恪生、伍宇娟等,表现都很出色,伍宇娟把被贫困扭曲的儿媳环环演得委婉细腻、楚楚动人。这部影片之所以能撞击观众的心灵,也得益于这些演员的精彩表演。

  新时期以来,电影开始了对文学性的追求。谢飞等第四代导演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而电影的诗性更是拥有超越语词的多元表达,《香魂女》也承继着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理想主义情怀和人性启蒙意识。影片获得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获奖消息。一向寂静的周大新家中电话铃声不断,贺客盈门,各地记者和编辑或采访或约稿,他还被家乡授予“荣誉市民”。在接受新闻记者和朋友们的祝贺时,周大新一再强调《香魂女》的问世和走红得益于长影编辑尹江春的慧眼识珠,得力于导演谢飞的深厚造诣,以及斯琴高娃和伍宇娟等人的精湛演技,也从侧面说明1990年代的文学生态,尤其新媒介之于小说的传播效应。

  三? 豫剧《香魂女》的改编与经典之路

  豫剧《香魂女》是由电影获得国际、国内诸多大奖14的轰动效应促动的。豫剧作为传播较广的剧种,在1960年代中期,除河南外,还有16个省区有豫剧团,1980年代,“全国中的18个省有国办豫剧团84家”15。这个数字,在其他地方剧种中是不多见的。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众文化兴起,审美日益多元,豫剧的发展也陷入了危机,除了《倒霉大叔的婚事》较有影响之外,长期缺乏艺术和市场“双赢”的优秀作品。1997年,河南举办首届“中国豫剧艺术节”,1998年召开“全省艺术创作会议”。在这种情况下,为冲刺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赢得国际、国内重要荣誉的《香魂女》成为现代豫剧改编的突围之作。

  为了打造豫剧经典,《香魂女》的导演由舞台剧、晚会导演李利弘担任,剧本由河南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改编,由河南省豫剧三团担当,汪荃珍、杨红霞、孟祥礼等参与演出。豫剧三团在1960年代初曾创作《朝阳沟》《李双双》等享誉全国的现代戏,1980年被文化部评为“长期坚持创作和演出现代戏做出较大成绩”的全国八个红旗团之一。在剧本中,故事背景设定为1980年代农村,香油坊被置换为更能显示中原文化的钧瓷神窑。

  导演李利弘试图改变豫剧“土、苦、粗、俗”的刻板印象,通过简化空间的方式,强化戏剧美学的写意性。整部剧没有一桌二椅,场景就设在香魂塘边,讲究意蕴、意象、意境,吸收了话剧舞台的艺术表现和舞蹈表演,开篇设置“喜船迎亲”的群舞和以及“窑变”及“败窑”舞蹈时的钧瓷意象创造,甚至“融入了中国戏曲的水袖,把它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形象,来延展香香的情感表达”16。在向电影借力的同时,更体现出现代豫剧求新求变的心态,以及注重表现舞台艺术的美感,以极简、空灵的美学风格更新了现代豫剧的创作理念。

  戏剧的冲突性要求其矛盾更为集中。姚金成在改编时,决定舍弃原小说中细致平缓的相亲过程,直接从迎亲开始,迅速进展到第一个危机——洞房之变。香香劝说环环认命,说“咱们乡下女人都是这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情呀爱呀,那都是虚的,就这吃饭过日子,才是真的。不怕你笑话,当年我看见墩子他爹,那心里也是一百个不愿意!可是,日子长了,自然就觉着是一家人了!你看现在,多少人还羡慕我刘香香过得值呢!”这段话弱化了原著中的冷酷,从人情人理去劝说,通俗性强,更富有生活气息。方言土语的使用,也使得该剧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此外,河南方言的语音节奏稳重清晰,五音俱全,四呼规正,语调娓娓动听,与普通话大致接近,也使得跨省演出接纳程度高,且语汇丰富,句式简短明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有着鲜活的表现力。故事的喜剧性由二东的人物设定展开,作为残疾人的种种怪相,赌博的劣习,包括捉奸未遂的滑稽表演,都为剧目增添了笑料,缓解了悲剧气氛。在传统戏曲中,这样酗酒、赌博的丑角会勾上脸,用褶子丑、公子丑来饰演,现实题材剧则从发型、造型加以呈现。在沈二东因赌博要钱跟香嫂产生纠纷要打香嫂时,“导演充分利用角色的身体特点,在沈二东的拐杖和瘸腿上做文章,结合传统武戏中的一些技巧,使得整个场面好看好玩却也有着些许心酸”17。

  与小说和电影不同的是,豫剧的故事改编更为突出女性的自我觉醒和精神冲突,环环也被塑造为具有反抗精神的新生力量。这也说明经历了1990年代中期蓬勃的女性主义思潮,女性的生命力和新思想更多被发现。在小说和电影中,环环多是沉默、无力的。小说中,在强势的郜二嫂胁迫下,环环失去爱情哭肿了眼睛,在替父还债的压力下被迫嫁给郜二嫂的傻儿子。在被婆婆教训“做媳妇就该有做媳妇的规矩”时,她“没有吭声,慢步向卧房去”;在被胁迫说出婆婆的隐私就“撕你的嘴”时,“环环拉开门,无声地移出去”;在婆婆担心她暴露私情时,也只是低微地说“娘,我懂得,你这辈子心里也苦”。环环的善良隐忍最终感化了郜二嫂,选择放她离开。在电影中,以大量镜头突显环环的美丽、清纯、勤劳,但也多是默镜头、不作声的,导演更是认为这样的女性并没有能力走出家庭、掌握命运。而在豫剧中,环环却成为一个有力的反抗者形象。香香发现环环不甘心嫁给墩子的命运,带着家长式的威严告诫她:“莫眼红别人骑那高头马,大路上推车挑担的排成行。外面的花花世界莫乱想,守着家踏踏实实度时光。三五年钧窑家业你执掌,穷丫头你就变成金凤凰……”而环环是针锋相对地回应:“你苦口婆心让我学你的样,只怕是三伏天节令变穿不了冬衣裳,亲眼见你挨打受气装笑脸,亲眼见你两副面孔度时光。同床异梦苦,你从不对人讲,说到底你也是心强命不强……”剧作更为突出的女性意识源于编剧姚金成长期对农村女性命运的关注,豫剧《香魂女》更是致力于书写“女性对自身的深层发现和反诘”。环环主动给恋人小周写信寻求帮助,敢于反抗的激烈性格,也被赋予新的时代色彩,使其从被动的“被解放者”变为“走向觉醒和解放的觉悟者”18。

  《香魂女》的豫剧改编是政府主导、艺术界群策群力,带有复兴豫剧的使命。在获奖之后,短时间内又经历26次的修改打磨,自然需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社会职责。小说和电影中二嫂形象的复杂、扭曲都被简化,同时承继了传统戏曲的大团圆结尾,香香要放环环走,环环却担心香香的生活,虽然在霞光中走向远方,但也许诺要把实忠叔给找回来。小说中的郜二嫂,更多地是带有地方色彩、历经生活磨难的底层女性,有着狠心毒辣的一面;电影中的香二嫂,人物强干与委屈并存;豫剧中的刘香香,虽有狡黠的一面,但更多还是温和。从小说的郜二嫂到电影中的香二嫂再到豫剧中的香香,这也说明随着1990年代女性解放的时代浪潮,在被逐步自我命名的过程中,女性也被赋予更多的人格力量和理想色彩。电影中的任实忠对于香二嫂并不忠实,他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在豫剧中,则化身为痴情人,即便远走南方,也是因为香香成为致富模范后,实忠担心继续交往会影响到她的声誉,主动选择离开。在豫剧中,人物从复杂简化为单一,爱情是美好的,人性亦是善良的,理想化处理寄寓着教化功能与社会期待。与之同时,《香魂女》也成功推进了豫剧风格的雅化,“香香与实忠忆当年”的双人舞交叉成的四人舞创编,营造出空灵、诗意的舞台美感。该剧获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实现了河南戏曲艺术在国家级大奖上“零”的突破,主演汪荃珍获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剧目巡演10多个省份,亦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继《朝阳沟》之后的又一张豫剧新名片。

  考察《香魂女》的生产、传播之路,可以发现1990年代的文学生产是多元生态的共同建构。在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时代氛围中,《香魂女》经历了从小说的冷落到电影获奖的轰动效应,再到豫剧从国际化到地方性的资源借用,小说、电影、豫剧共同完成跨媒介传播的经典化之路,呈现出地域、人性、观念、文化等多重维度交织缠绕的状态。关于1990年代文学,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关注“让渡”政策下文艺的多样形态19,这也使得研究者亦需反思在启蒙瓦解、人文精神讨论中,对于作家姿态、立场的过分关注,反而可能忽略多元状态下的文学作品,对之缺乏耐心的考察和读解。从《香魂女》小说文本的思考,到电影持续的启蒙视角,再到豫剧的现代性改编,也说明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知识分子群体对于精神建构的持续思索,新启蒙问题在1990年代的延续,以及文艺在传统、现代之间的文化张力,在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资源互用和位置找寻。

  注释:

  ①何向陽主编:《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香魂女》,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孟繁华主编:《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春风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该选本收录时恢复作品原名《香魂塘畔的香油坊》。

  ②《香魂女》系周大新多部作品集命名,包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等。在1996年吉林人民出版社4卷本《周大新文集》中,中篇小说卷《花园》首篇选入《香魂女》;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8册《周大新文集》中,亦以《香魂女》命名中篇小说卷。

  ③2009年,为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舞台艺术的创作成果,《香魂女》作为9台优秀曲目之一,参与“向祖国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览月”活动。2012年,《香魂女》赴台参加“2012两岸秋季豫剧联演”,系河南省现代豫剧首次面向台湾观众。

  ④周大新多次著文提及列夫·托尔斯泰对其文学观的影响,参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劝告》,《世界文学》1999年第1期;《托尔斯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北京青年报》2010年8月23日等。

  ⑤何弘:《周大新论》,《小说评论》2017年第2期。

  ⑥徐峙:《〈湖光山色〉:反思乡村的命运》,《京华时报》2008年11月3日。

  ⑦周大新:《香魂塘畔的香油坊》,《长城》1990年第2期。

  ⑧常松:《执着追求〈香魂女〉,历时两年做“嫁衣”——访影片〈香魂女〉责任编辑尹江春》,《电影评介》1993年第6期。

  ⑨谢飞:《我愿永远年轻——电影创作回顾》,载《谢飞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⑩谢飞、陆绍阳:《再谈“第四代”——谢飞访谈》,《电影艺术》2022年第1期。

  11谢飞:《〈香魂女〉导演工作台本》,载《谢飞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1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页。

  13古川:《〈香魂女〉在京试映获好评》,《电影评介》1993年第4期。

  14电影《香魂女》曾获1993年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1993年政府优秀影片荣誉奖、1993年北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1993年美国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3年中国“当代电影”十佳影片奖第一名等,载《沉静之河·谢飞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4页。

  15杨丽萍:《讴歌伟大时代再创豫剧辉煌》,载《河南戏曲现代戏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16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谈》,《福建艺术》2018年第10期。

  17李航:《诗意满卷情味无限——豫剧〈香魂女〉文本创作与导演构思》,《东方艺术》2019年第2期。

  18姚金成:《香魂塘畔的“窑变”》,载《悲欣交集·姚金成剧作十二种》,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页。

  19程光炜:《“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当代文坛》2022年第3期。文章提出在文化方面,由于实行了某种让渡政策,催生了社会大众媒介大面积的兴起。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国庆献礼片的视觉经验与文化审美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BZW151)

  责任编辑:赵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