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创作”是通过微博平台创作和发布的各类文艺作品,涵盖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众多形式,较之传统文学作品,是具有文体层面的创新性的。“微创作”可分为文学类和图文类两种。“微创作”文体层面的特征从内外两方面来发掘,为相对的独立性、互动的流变性、具体而微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圈层性。
关键词:微博;微创作;文体
微博(MicroBlog)的涵义可分为两层。
首先,“微博”是一个信息平台,用户可通过网络、无线网络等客户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内容为主干,辅以图文音乐视频等附件,实现信息的即时发布、传播、获取和评论。这一平台发端于美国的Twitter网站,从2007年饭否网首次将其引入国内,至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至今搜狐等门户网站,天涯、豆瓣等社区网站,腾讯等即时通讯系统等,都已开放同类平台,用户也井喷式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①,虽然“2013年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较2012年有所下降”②,但可以说,微博已深度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正迅速描绘着它诞生、发展、成熟进而渐趋稳定的轨迹。
其次,微博平台用户书写发布的各类信息也被称为“微博”,如在“发微博”、“写微博”、“刷微博”等表述中,微博就指通过平台书写发布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本文所涉及的“微博”概念,如非特别注明,均指信息层面。
一微博的分类
经过5年的创作积累,微博内容早已非常庞杂,但依然可根据功能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微记录”。
“微记录”即各类笔记微博,包括日记式地记录事件、随感式地抒发情绪等,还包括书摘备忘等等,这种随事、随时、随想而随记的微博一般为用户的私人化书写,它是微博的基本类型,体现其最基础的信息记录功能。
2.“微资讯”。
“微资讯”是收集、汇编、整理和共享各类信息的微博。包括通知、新闻、广告、知识技能科普和宣传辟谣等等,侧重信息分享,互动色彩并不浓厚。它是微博中较为普遍常见的类型,集中体现微博的信息传播功能。
3.“微活动”。
“微活动”是微博用户发起和参与的转发投票、话题讨论、游戏测试、抽奖接龙、公益互助等各类商业和非商业主题活动,它依赖信息平台的即时通讯技术支持来提供综合服务,最能体现微博的互动交流功能。
4.“微创作”。
“微创作”是通过微博平台创作和发布的各类文艺作品,涵盖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众多形式,在微博平台对文本、作者、受众等方面的特定要求下,“微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微博的审美创造功能。
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微博并非截然孤立,它们彼此交叉,产生出多种边缘复合类型,从而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比如:
这则微博是三种基本类型的交叉复合它是作者的创作备忘,属于“微记录”,又作为新作展示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可归属于“微资讯”,同时又组成“八十一轶事”的微博话题参与互动讨论,体现出“微活动”的特点。然而这段文字是作者从自己的小说作品中截取出的,其创作过程并不借助微博平台,也不受字数等具体要求的制约,不能体现微博独特的文体风貌,因此不能被视为“微创作”。
而以下这条则通过微博平台直接书写发布,在限定字数内完成完整而富于文学性的表述,并添加(亦可不添加)附件或话题,直观地显现出典型的微博文体风貌,因此可被定义为“微创作”。③
二“微创作”的文体类型
有学者将微博视为当代“一种正在流行的新文体”④。对于“文体”,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定义,而我国传统文论很大程度上认为“文体”指“具有丰富特征和构成的文章整体存在”⑤。在这个意义上,“微创作”成果较之传统文学作品,的确是具有文体层面的创新性。这首先表现在直观形态“体制”上。按照“体制”,即“文体外在的形状、面貌、构架”⑥来划分,“微创作”可分为文学类和图文类两种。
1.文学类“微创作”纯粹以文字为媒介和手段,这类“微创作”也可再细分为两种:“主干型”和“主干+长微博工具型”。在“主干+长微博工具型”中,微博平台限定的140字主干信息往往只起介绍引导的作用,内容重心落在长微博工具内的传统文学作品上,因此这类“微创作”并不具文体上的创新性。
而主干型文学类“微创作”则在140字内做足文章,亦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微小说。“微小说”是在140字主干内,通过叙述情节、描绘环境来塑造人物、表达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类“微创作”。
有些微小说有很强的原创性,如:“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信天云2010-11-6 16:35)这是一则完整自足、独立成章的超短篇小说,情节虽不细致入微,但合情合理有始有终;人物虽不丰满立体,但却不失鲜明生动。
而有些微小说则以其他文艺作品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女朋友说,穷学术男,早几年怎么不知道买房!他苦笑,早几年也买不起,去旧社会当个秀才还差不多。一觉醒来,手臂酸麻,原来是趴在桌上睡着了。等等,这里是?疑惑中,转身遇见一个胡子花白的男人,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只听见他喃喃自语:你知道,房价上涨的涨字有几种写法么?”(biglong大龙2011-11-21 6:41)这则微小说借用了鲁迅小说《孔乙己》的情节和人物,将文章放置在这篇名著的大背景下,结尾处导向并融入《孔乙己》的剧情,以开放式的设置实现情节的补完,借经典形象的映照使人物得以凸现,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微型小说,微小说以限定字数内情节的完整而高度概括化,人物的鲜明而极度符号化,环境依附于情节而退居为模糊背景等特点,体现出新的文体面貌。
(2)微随笔。“微随笔”是在140字主干内,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来描述场面、抒发感情、表达思想、陈述观点等。较之微记录,微随笔有更强的思想深度和形式美感。
韵文形式的微随笔一般以诗、词、曲子及白话文诗歌等形式呈现,这些文体本身篇幅就有限,受微博平台的制约和影响相对较少。而散文形式的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凝练与恰切,比如:“下午漫游城内旧书店。黄昏回学校,过桥时看到北面积雪尚存的比叡山。流水潺潺,水鸟或栖息或掠水振翅。河畔垂柳隐隐有绿意。不,绿还算不上,只是很浅的嫩黄,遥看近却无的那种。远远的,四五只老鸦错落其间,好一幅画。盘旋高空的鹰舒展双翅,滑翔的姿态令我羡慕。”(苏枕书2012-2-21 21:54)全篇从当下直接的感受入手,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作者仅仅抓住最醒目的景物,便描绘出一幅京都初春速写,更营造出人在山水画图中的意境。全文语简而韵远,其文学魅力就在这短而赅、小而精、淡而远的传神几笔中。
有些微随笔则更侧重观点的表达:“要给受害者找道德污点,努力找总能找得到:你上地铁被骚扰,‘那是因为你穿得少;你被变态杀人狂分尸,‘私生活不检点的死同性恋;你被分手的恋人泼硫酸,‘肯定是玩弄别人感情了吧……直到像东莞理工被害姑娘这样清白的受害人出现,他们还是有话说:‘谁叫你反抗!谁让你一个人上女厕所!”(我是你认识的王小能2012-6-27 14:38)这则微随笔涉及当时四起轰动性的社会事件。起因是上海地铁二运官方微博在发布防止地铁骚扰的微资讯时,其表述有“因女乘客衣着不得体才招致骚扰”之嫌,而导致舆论哗然。而作者联系到震惊一时的“加拿大林俊案”、“合肥周岩案”和“东莞小米案”,以泼辣犀利的讽刺,来表明“寻找受害者的所谓‘道德污点就是给加害者以潜在宽宥”的立场,却敏锐地触类旁通,引发广泛共鸣。
概言之,微随笔跨越了文类的界限,内容有极强的时效性,注重当时事件,突出当下情怀。表达上不求全,只求精;不求深,只求准,以寥寥数语呈现神来一笔。
(3)微段子。“段子”借用自相声用语。那些富有幽默色彩,能在笑声中令人轻松、发人深省的“微创作”被称为“微段子”。
作为幽默笑话,微段子变传统意义上“一听而过”为“字字看去”。如“这异宝来历可不得了,乃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一块顽石,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受日月精华,正面写着‘芳龄永继、替天行道,背面写着‘受命于天,遇洪而开,侧面刻有‘通灵宝玉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其上剑痕两道犹在。”(马伯庸2012-2-18 17:25)将四大名著来了个大杂烩,但其“包袱”不像传统笑话那样集中呈现,而是分布于行文的字里行间,字字句句都令人发笑。
有些则关注现实,以冷幽默的方式发人深省:“套用下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大老爷的话,也可以用在别处~‘关于我军为何在中条山战役溃败,被俘虏3.5万人,遗尸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这个问题的提出,深深伤害了40万参加本次战役的一线国军官兵的感情。我军真的没有不战而逃,你信不信不知道,反正我信了!看!这句式安这里也蛮合适~”(恐龟驰骋 2011-7-31 18:29)这则段子的背景为2011年温甬线动车追尾事故后,铁道部发言人在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言辞不当,而成为舆论焦点。微博作者没有对信息细节进行查证,只是套用历史事件,以调侃的态度表达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忧虑和反思。
较之传统的段子笑话,微段子同样短小精悍,可发一噱;内容上却更紧扣时代脉搏,体现网络包容开放的特质,往往一个热点问题会带出一大批精彩的微段子;表达手法上则充分运用戏仿拼贴、谐音双关、多重歧义等手段,整体结构不仅像传统笑话那样峰回路转地亮出出人意料的噱头,而且还会在整体行文过程中持续呈现笑点。
2.图文类“微创作”中的“图”是泛指,包括绘画、摄影、声音、视频等任何形式的微博附件。图文类“微创作”也可根据其偏重不同而细分为三种:以图为主型,以文为主型和图写型。
其中以图为主型是借助微博平台,来展示绘画、摄影、声音、视频等附件作品,文字主干一般为介绍信息,并不具文体层面的创新意义。而以文为主型的附件则只是作为点缀,起到引起关注、美化修饰等作用,其文体特性事实上与文学类“微创作”一致。唯有图写型扎根于微博平台,呈现出独特的文体新面貌。
图写型“微创作”并非文字主干和附件的简单拼合。首先“文”必须呈现“微小说”、“微随笔”、“微段子”等文学类“微创作”的文体特征,其次“图”、“文”之间必须存在“写”的内在关联,即主干和附件须互相阐发、互相丰富、互相深化,图示文之未言、文释图之未表,二者形成有机整体。这是借助微博平台信息技术发展出的全新文体,它跨越了不同文艺类型之间的藩篱。
按照图文间的互动关系,图写型“微创作”存在两种主要形态:
(1)看图说话。这类“微创作”中,图像和文字共同交代背景,交互拓宽内涵深化意境,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图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这则微博中,图像中的栀子花,就是文字中三四钱换来的那枝。优美的画面使读者对花朵有了直观的印象,也有效地辅助了文字表达,使作者无须在有限的主干中详细描绘花姿,造成冗笔,从而保证了文体的匀称简洁。
这一条则充分发挥了图与文各自的表达优势,作者的表达重点是山家之“树”,语言文字发挥其线性优势,娓娓道来,以恬淡的笔调梳理出两度造访山家的线索,同时简洁但却不失清艳地描绘出两度花开各具风范的美姿;图片则以其视觉信息的优势,直观呈现山家之“树”的全貌,景美境远。图与文互补,各尽其用而两全其美。
(2)图文互文。去掉看图说话类图写型“微创作”的附件,主干部分虽表达效果锐减,却尚能独立成文,但图文互文类的主干和附件之间有不可割裂的联系,缺少任何一方,整个作品都将失去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