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包浆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选刊版) 热度: 13200
侯美玲

  朋友搞收藏多年,在行内一直干得风生水起。初入行时,师傅教他识别藏品首先看包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灰尘、汗水、油渍沉积在器物表面,形成一层包浆,最终呈现出特殊的光泽。师傅说:“包浆承托着岁月的痕迹,年代越久包浆越厚。”

  用包浆判断木器、瓷器和玉器真假,朋友得心应手。不过,在古玩市场上,很多赝品被人工做旧,堂而皇之混入真品,不少收藏者因包浆上当受骗。

  一次,朋友前往美国观赏中国古代家具藏品,在波士顿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把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让朋友叫苦不迭:“可惜了,可惜了。”原来,工作人员对藏品做了认真清洗,椅子上的包浆被处理得干干净净,这在朋友看来简直多此一举。

  遗憾归遗憾,朋友还是耐着性子欣赏了藏品。柔和的灯光下,没有包浆的椅子通体光滑,颜色不静不喧,多变的纹理或隐或现,生动活泼。那一瞬间,朋友忽然觉得,去掉包浆,这把来自明朝的红木家具正在向世人展示出清新脫俗的一面,同时也展露出它的尊贵和价值。

  后来,在巴黎吉美博物馆,朋友见到一个明式黄花梨小组合柜。少了包浆的存在,组合柜上的花纹清晰可见,整个柜子愈发显得朴素、沉静。

  回国途中,朋友悟出了一个道理,有没有包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器物本身蕴含的价值,于物是,于人也是。

  聂勇荐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11月上半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