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总目

时间:2023/11/9 作者: 杜甫研究学刊 热度: 19798


  期

  从有“来历”到“没来历”

  ——试析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

  谢思炜(1)

  杜甫华州诗论

  魏耕原(6)

  天宝六载:杜甫诗歌嬗变的关节点(下)

  谷曙光 俞 凡(16)

  乾隆与杜甫:诗称杜圣李谪仙,吾于甫也无间然

  蔡锦芳(22)

  论宋人研究李白、杜甫诗失衡的深层原因

  张 佩(31)

  唐授杜甫左拾遗告身考

  ——兼论唐代的皇帝直接授官

  邓小军(36)

  杜甫与韦氏家族交游考

  孟祥娟(52)

  严武“三持节”考论

  陈露露(60)

  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

  陈道贵(63)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创作时地考辨

  孙 微(69)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版本辨疑

  李 伟(74)

  学者,长者,诗人

  ——张志烈先生学术研究五十年感言

  刘明华(89)

  地域文化研究与杜甫研究的新创获

  ——《杜甫与地域文化》简评

  房 锐(94)

  宋代杜诗学研究的新创获

  ——读曾祥波新著《杜诗考释》

  曾绍皇(96)

  清代杜诗学研究的新力著

  ——评李爽《〈钱注杜诗〉研究》

  杜自波(99)

  《终南别业》诗意重绎

  ——兼论王维的清狂及其内心悲苦的消解与郁结

  孙尚勇(101)

  纷红骇绿:论韩愈诗歌的色彩世界

  吴振华(109)

  因事成境

  ——重谈诗歌意境之诞生

  王怀义(119)

  二

  期

  杜甫精神追求之现代启示

  张志烈(1)

  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及其思想渊源

  周裕锴(9)

  此身游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杜子美巴蜀寺观游历诗内容初探

  黄慧娟(15)

  杜甫《望岳》新解

  付春丽(25)

  论汉大赋对杜甫诗歌创作之影响

  赵海菱(30)

  论杜甫五古行旅的以赋为诗

  陆嘉琳(36)

  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

  ——以咏物诗为中心

  陈才智(43)

  民国诗话中的杜甫评论

  孔令环(62)

  试论韩国当代诗人的咏杜诗

  商 拓(73)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彭 燕(77)

  黄庭坚书杜诗考略

  张 宏(82)

  骥子不是宗文,熊儿不是宗武

  ——《杜甫二子考》摘误

  李有林(91)

  “杜甫与长安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杜甫读书会学术论坛综述

  陶成涛(97)

  从社会良知到大同理想:刘明华先生《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述评

  杨理论(101)

  构建杜诗学研究的文献基础

  ——评孙微《清代杜集序跋汇录》

  左汉林(104)

  李白诗中的豪气与逸气

  房日晰(107)

  论文同诗歌的人民性

  孙启祥(114)

  船山诗学批评中“净”的理论内涵辨析

  

  三

  期

  李贺学杜及其影响

  张忠纲(1)

  学杜在诗外

  ——从陆游追蹑杜甫遗踪说起

  董利伟(6)

  论明代朱谏的李杜观

  徐小洁(19)

  论清代滇桂诗坛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

  郑 升(25)

  杜诗对新文学发生时期巴蜀诗坛的影响

  彭 超(32)

  以《八阵图》为个案的跨语境中国古典诗典故翻译探微

  周 睿 张 望(41)

  《秋兴八首》的英译策略

  ——以柳无忌、葛瑞汉、宇文所安译本为例

  陆颖瑶(48)

  基于语料库的杜甫诗歌两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

  江 珊(54)

  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

  苏 岑(62)

  元代书画中的杜甫及其诗歌

  ——以赵孟頫为代表

  刘晓凤(69)

  成都杜甫草堂的两副清代长联

  王 飞(78)

  中国刻字艺术家孙守昌先生琐忆

  贾 兰(84)

  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

  马 旭(86)

  贺昌群杜甫研究述评

  付定裕(91)

  钱锺书与诗史互证法

  杨 明(97)

  论代书诗的流变

  陈冠明(106)

  汉唐诗文中“胡马”义的嬗变

  ——兼论李白、杜甫诗“胡马”意象的特征

  卢燕新(111)

  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 月(121)

  敬挽杨铭庆先生千古

  (125)

  四

  期

  杜甫“陷贼”辨

  薛天纬(1)

  诗与酒

  ——《饮中八仙歌》与杜甫在长安的“快意”生活

  孙少华(10)

  疾病与杜甫创作

  吴中胜 朱春红(19)

  杜甫入川后关于去向的打算

  范洪杰(25)

  杜甫《滕王亭子》诗旨解读

  ——兼评杨慎对“诗史”的非议及其它

  张广成(30)

  “诗圣”或曾咏牡丹

  ——兼谈杜甫两首诗的编年问题

  路成文(37)

  杜甫诗歌的饥饿书写

  韦昕楠(43)

  谈杜甫巴蜀诗中的咏三国诗

  李可欣(49)

  “景纯过官舍”:北宋戏改杜诗一事考略

  曹学聪 孙宗英(55)

  吕祖谦杜诗学考论

  贾 兵(60)

  杨慎《杜诗选》考辨七则

  白建忠(70)

  试论刘凤诰《杜工部诗话》的评诗特色

  吕帅栋(75)

  《杜甫资料全编·唐宋卷》整理札记

  刘明华(82)

  杜甫研究的新趋势

  ——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杜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总结

  胡可先(89)

  “近代曲辞”中的边塞之歌

  杨晓霭(94)

  “唐人爱押险韵”例说

  黄金灿(98)

  杜审言七律《大酺》《泛舟送郑卿入京》系年新考

  赵建明(105)

  清代成都杜甫草堂保护建设漫谈

  刘 洪(112)

  简讯

  (118)

  编后记

  (119)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总目录

  (12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