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杨慎堪称明代的一位评点大家,经他之手评点过的诗文集有十几种,《杜诗选》是其中的一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二总集类存目著录《杜少陵诗选》六卷,乃明代乌程闵氏刻朱墨套印本,未著编辑者名氏,前有吴兴散人文仲闵映璧书,然后是杜诗选批评姓字(杨升庵批点、附刘须溪批点)、杜诗选目录。据张含《空同诗选序》所言,《杜诗选》乃张含精选,杨慎评点。张含(1480-1566),字愈光,号禺山,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人,“杨门六学士”之一,也是杨慎谪滇之后最好的朋友之一。在《杜诗选》中,杨慎的评语共有四十余则,下面就其中歧义较多的几则作出辨析。
1.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天闚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杨慎评曰:“或作‘天阅’,非。张表臣《诗话》据旧本作‘天闚’,引《史记》‘以管闚天’之语,其见卓矣。余按:《秋兴赋》‘闚天文之秘奥’,注引陆贾《新语》:‘楚王作乾溪之台闚天文’。杜精熟《文选》,用‘天闚’字,正本此。况天文即象纬也,不但用其字,亦用其义矣。‘天闚’‘云卧’,倒字法也,言闚天则星河垂地,卧云则空翠湿衣,见山中之殊于人境也。”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说:“如此诗‘天阙’诸家聚讼约有八说。”“天阙”二字,或作“天闚”“天阅”“天开”“天阔”“天关”等。杨慎认为作“天闚”。考杨慎之说,实本宋代蔡兴宗《杜诗正异》,《诗话总龟后集》卷十八“正讹门”引蔡氏之语曰:“‘天窥象纬逼,云卧衣裳冷’,世传古本作天窥,今从之。《庄子》‘以管窥天’,正用此字。旧集以作阙,又或作关,今不取。”
宋代为何将“阙”字改为“阅”“闚”等字呢?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说:“‘天阙’‘云卧’,诸说纷纷。王安石改为‘天阅’,蔡兴宗正义作‘天闚’,是欲以虚对虚也。文翔凤云:‘伊阳之北山,如云卧然。’将‘云卧’与‘天阙’俱作地名解,是又欲以实对实也。其说俱不稳。”又说:“按‘天阙’字出韦述《东都记》,其为地名无疑。若‘云卧’,正形容宿处之高迥,定属虚用。而‘云’自与‘天’对,‘卧’自与‘阙’对,正以不执死法为文家妙用。彼聚讼者,皆方隅之见耳。”浦氏指出王安石、蔡兴宗之“以虚对虚”与文翔凤之“以实对实”皆不妥,“天阙”为地名,“云卧”形容“宿处之高迥”,一实一虚,而且“天”与“云”对,“阙”与“卧”对。宋人将“阙”改作“阅”“闚”等,往往是从句法偶对角度考虑的,但忽略了杜甫此诗本属古体诗与作此诗的时间。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卷一引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注曰:“尽人解一‘卧’字不得,只作人卧云中,故于‘阙’字生许多胡猜乱度。此等下字法乃子美早年未醇处,从阴铿、何逊来。”此诗是杜甫开元二十四年后游东都时作,属早年诗作,尚未摆脱齐梁诗风之影响,故用字未醇。
自宋以来,多数人主张作“天阙”,如蔡绦《西清诗话》、陈岩肖《庚溪诗话》、吴曾《能改斋漫录》、王世贞《艺苑卮言》、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王嗣奭《杜臆》、钱谦益《钱注杜诗》、卢元昌《杜诗阐》等。“天阙象纬逼”之“天阙”用龙门伊阙之典。宋代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一注云:“‘天阙’指龙门也。”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二十二“诂笺七”云:“龙门号双阙,自有据。此古诗,何论对法乎?介甫诸公,枉费雌黄到此。”清代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三十四“天阙”:“《东都记》云:‘龙门号双阙,与大内对峙,若天阙然。’”龙门,一名伊阙,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又号双阙,“若天阙然”。因此,从诗歌题目以及方志记载、诗歌体式等方面综合考察,用“天阙”符合杜诗本意。










综上所述,在《杜诗选》中,有的评语是杨慎自己独创性的看法,有的评语承袭自他人,有的评语能在前人注解之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诚然,杨慎有的评语也存在着失误之处。
注释:①(明)杨慎:《空同诗选》,见王文才、万光治主编《杨升庵丛书》(五),天地出版社2002年,第914页。
②本文所引《杜诗选》中杨慎的评语,均出自国家图书馆藏闵映璧刻朱墨套印本。另外,亦可参照华宝斋书社影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明闵氏朱墨套印本。

④(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
⑤(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78年,第2页。
⑥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46页。


⑨(清)吴景旭:《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58年,第365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