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乐亭大鼓是“冀东三枝花”之一,它起源于乐亭县和滦南县,盛行于整个冀东甚至辐射到京津和东北一带。在乐亭大鼓的形成与发展中,涌现出了很多老百姓喜欢的艺术家和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唱段,这些名段有的取材于日常生活,但更多的是取材于一些古典文学名著。乐亭大鼓艺人们凭借自己的才华,并结合现实生活,赋予这些名著以新的生命。
比如,《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对它非常熟悉,孙悟空、猪八戒这些形象频繁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孙悟空的正直、勇敢、反抗、大无畏,猪八戒的懒惰、好色、贪吃,唐僧的执着、善良,沙和尚的朴实、厚道,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样一部名著,乐亭大鼓艺人们怎能遗忘?于是,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唱段出现在舞台上。于是《唐僧行贿》《猪八戒拱地》《闹天宫》等唱段应运而生,它们以《西游记》中的人物为依托、并巧妙结合一些社会现象,其演出效果非常好!
一、辛辣讽刺,发人深省
——《唐僧行贿》赏析《唐僧行贿》和别的名著选段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名著中选取一个章节改编,而这段唱词所写的内容《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作者只是借助《西游记》中的人物,虚构一个事件,对存在于当今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
作者首先用几句词高度概括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艰险“……晓行夜宿苦难捱。山山洞洞遇妖怪,穿林过海遭祸灾。多亏了神通广大的孙行者,降妖除怪他把路开。途径十万八千里,终于在莲花台前拜如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天,按常理应该顺利得到真经,可是作者却虚构出一个曲折的故事,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历练了心性”。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他们师徒以为有了如来佛祖的旨意,真经就到手了,可万万没有想到却被手下人阿难一再刁难。在这一段唱词中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各类人的表现,题目虽叫《唐僧行贿》,可是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人世间”的百态。
1.如来佛祖的态度。
如果我们按照原著推理,依据如来佛祖的法力,这些情况他应该是知道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事?为什么如来佛祖不闻不问?我们只能根据唐僧行贿送上去的两件东西猜想一下,唐僧送的分别是紫金钵盂和袈裟,这两件佛家用品本来就是如来佛祖托南海观音在取经前交给唐僧的,取经结束自然得交回。用这种形式“索要”回来,对他们师徒也算是一种心灵的磨练吧?其它的物件,钉耙呀,白龙马呀,没送,即便是送上去,估计阿难也不会收。佛家讲究轮回,紫金钵盂和袈裟交回去是符合佛法的!所以孙悟空不用大吵大闹去找如来,即便是找了,如来无非就是给他讲讲这个道理,东西还是得交回去的。2.阿难的表现。
阿难这个人物,作者的设计和描写太精彩了!通过他,我们仿佛看到了当今社会好多权力部门某些办事员的丑恶嘴脸。他们的权力本来是人民给的,他们却不想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忧解难,而是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我们看,开始的启发“……我说圣僧啊,……想必是手里头有钱你们吃的好……在往年来取经的他们都送礼……取经的看着我们辛苦都来送礼,我阿难收礼可有点不自在……”。再次求上门时的虚伪表现:“……错了你就拿回来换嘛哈,何必还带些个礼物来,这紫金钵盂我不要啊,一边说着他就揣起来……”继续看:“……阿难一见这厚礼,乐得他脸上的皱纹全都绽开……奇怪奇怪真奇怪呀……这礼物啊,我不收你一定是不高兴,先收下下次可不准带礼物来……”这一段段的描写真是太形象了!贪官的嘴脸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真的就是这样,嘴上说着不要这样,手却很自然地接过东西。真是让人感到又好笑又恶心。3.唐僧的表现。
唐僧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单纯、迂腐”还有些令人生气的“不知好歹”。首先,单纯的他没有想到在西天还会出现这么令人不解的丑陋之事,所以毫无准备的他竟然有点不知所措,也就任由大徒弟孙悟空“胡来”而不加斥责,但是孙悟空“抢来”后才发现,全是白纸!还是在二徒弟猪八戒的一步步引导下逐渐“明白了事理”。说起唐僧的“不知好歹”有时能气死观众,孙悟空的一片好心一片忠心经常因为“说话方式不妥”被唐僧误解,而自私贪婪的猪八戒却经常成为他心中的好人,遇上这样的领导也是孙悟空的悲哀!可现实中这样的事情、这样的领导没有吗?4.孙悟空的表现。
孙悟空依旧那么嫉恶如仇,但是到后来却也无可奈何了,他的这段经历甚至超过了一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一开始不等阿难说完就“开抢”,这就是我们心中喜欢的孙悟空——不畏权贵,不怕规矩!到后来的“大吵”再到后来的无语,孙悟空累了、孙悟空明白了、孙悟空成正果了!最后的孙悟空虽然没有任何表现、虽然没再说一句话也没再吵闹,但我们分明听见他和观众们内心的哭泣:正义何在?公道何在?天理何在?5.猪八戒的表现。
在整个《西游记》中,猪八戒是又可恨又可爱的人物。在这段唱词中,猪八戒不再那么可恨,反而成了“最了解人情世故、最有人情味、最会办事”的人物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的从中斡旋,这次能不能顺利取得真经还很不好说。他的一些话,虽然让我们憋气,可是却无情地揭露着现实:“……猪八戒心里头早就明白……猪八戒连连摆手说且慢,猴哥吔,你可不能胡乱来,你找如来有何用,整天地办公是忙得他连礼拜都不待,猴哥吔,……今的事情可是很难办,许多的事儿要想办成得破钱财,他要钱咱得想法给,讲什么公道理儿歪……”还有其他人,比如阿难的侄女,虽然就那么几句话“……最好在蟠桃园内当回差,要吃仙桃你就只管捡,什么时候想吃你就什么时候摘,你若是忙得没空去,就打个电话开着小车送去也应该,到在将来我的工资调到了七百块,我到花果山看看我那猴姨猴姑猴奶奶……”就这样的人,靠走后门托关系进入了“政府”部门,干的也是“损公肥私”损害人民利益的勾当!
听完这段唱词,我们的心情很难平静。它已经不像《西游记》那么好玩,它也没有以孙悟空的胜利来结束。表面看真经取到了,可实际上正义却妥协了!这使我想起了平时没事时大家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到底喜欢孙悟空还是猪八戒?你是愿意嫁给孙悟空还是猪八戒?”我听说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猪八戒!孙悟空没有情趣没有爱好,会唱歌吗?没听过,就听他一着急就呀呀呀大叫,会画画吗?没见过,就见他划过一个圆圈,毫无特点,会打球吗?身体素质是不错,可是啥运动项目也不学,整天就知道翻跟头,要么就是拎着个棍子打人,尤其爱打女人。而猪八戒呢?虽然懒惰、虽然好色,但是有人情味啊。懒惰?人家也不缺吃喝,不仅出身好(天蓬元帅),而且会过日子,除了云栈洞,高老庄也有家室;孙悟空本事再大,不也就花果山一处房产吗?而且和那么多猴子共有,而且出身不明不白,没人教育,不服管束,整天打打杀杀,一言不合就抡起棍子,不懂怜香惜玉,谁会嫁给他?按《唐僧行贿》书中唱的推理一下,平心而论,你觉得现在是孙悟空多还是猪八戒多?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猪八戒拱地》赏析不管什么时代,也不管干什么事,坚定的信念都是成功的前提!如果三心二意,遇到一点苦难就退缩是干不成任何事的。
《猪八戒拱地》是比较著名的乐亭大鼓书段,作者也是依托《西游记》而创作的。首先,用魏征监斩小白龙的典故引出了唐僧取经的事件。魏征是唐朝著名的宰相,以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上谏著称。小白龙因为赌气没有按照玉帝的旨意下雨,违反了天条,按律当斩。监斩官就是魏征。小白龙说服了唐太宗尽力帮他保住一条命。可是唐太宗知道魏征不徇私情啊。所以也不好直接干涉,他用权力召魏征进宫陪他下一天棋,这样魏征就不能脱身去当监斩官。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午休息时,魏征的灵魂却离开肉体飘到天上按时将小白龙斩杀。小白龙恼怒唐太宗言而无信,所以它的灵魂经常到宫廷内闹事,承受不了的唐太宗请和尚为它超度。由这个典故引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事。西天取经说说容易,做起来简直难上加难!没有超乎寻常的意志力、没有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是绝对做不到的。《猪八戒拱地》乍一听觉得除了好笑也没有什么,但是仔细品读,却能体会到唐僧等人的执着和猪八戒的摇摆不定以及这种摇摆带来的惩罚。本唱词的前半截交代了取经路上遇到的一次较大危机,孙悟空与六耳猕猴大战不分胜负几天未回,取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此时猪八戒又一次表现出畏难情绪,提出分道扬镳“……依我看咱们不如散了吧,将军不下马咱们各自奔前程,师父你还回长安慈恩寺,念经烧香去修行,沙师弟你还回到流沙河去,我还到高老庄上投亲情……”在猪八戒的动摇面前,唐僧表现出了他的最大优点——执着“……唐僧 摆手说不可,还得等你大师兄,你师兄归期不长必然回转,还得保我去取经……”总有人说唐僧作为师父啥也不会,其实正是他的执着、他的坚持才使这个团队团结在一起,奔着目标前进!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中,作为首要领导的不见得就是本事最大的那个人,也不需要这个首领样样都会,但是他必须是最为执着最为坚定的那个人!从这点看,唐僧真的是求取真经的关键人物。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唐僧的百折不挠没有唐僧的不忘初心,取经一事是不可能做到的。文艺就是文艺,猪八戒就是猪八戒,在这段大鼓书中,人们发现猪八戒确实有点傻,怎么那么容易就上当呢?每次碰上陌生人都会被他丑陋的外表吓得够呛,为什么这个小寡妇就不怕呢?稍微琢磨一下就应该知道啊,不怕他的不是大师兄变的就是妖精变的!这大概就是无巧不成书吧?猪八戒在美色面前大脑总是短路的,正是这种短路才出现这个故事,从而也警醒世人:在美色面前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头脑清醒啊!我可没逗你呀!
三、齐声呼唤,大圣归来
——《闹天宫》赏析孙悟空,恐怕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吧?不管大人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爱。爱他什么呢?爱他的武功高强,爱他的正直善良,尤其是爱他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痛苦地发现,大家喜爱的孙悟空在渐渐变化,最后成了“正果”,而成正果的孙悟空已经不再是大家当初喜爱的那个无所畏惧的齐天大圣了!
很多读者发现,在取经路上,孙悟空竟然越来越废物越来越让人着急:好多妖精他打不过,好多事情他无可奈何,他成熟了、成正果了,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没有了荡气回肠大骂、没有了无所顾忌的“大闹”。一次次的磨难一次次的考验磨平了孙悟空的棱角、消散了孙悟空的锐气。我们在心底大喊“大圣别走!”
靳派乐亭大鼓名段《闹天宫》终于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我们心中最可爱的齐天大圣!本段唱词一开始通过“四大口”简单交代了孙悟空学艺的过程,然后直接就写到了他被委派去蟠桃园看园子。通过仙女之口他知道了他的地位,于是暴怒的他吃仙桃、喝御酒、扒了玉皇大帝的朝服返回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要做一个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人。这种反抗精神可以说是够惊天动地了,于是乎玉帝派来天兵天将捉拿他。如果这段唱词也隆重地描写打斗场面,一是显不出特色,二是听众听的也紧张。大鼓书的艺人们高就高在总能在紧张的事情中找到让听众发出笑声的因素,这也是曲艺这门艺术的特点,所以,这段唱词从孙悟空和杨二郎的打斗到他俩的斗法以及后来孙悟空被捉后的表现都让听众感觉非常过瘾非常高兴!尤其是杨二郎上坟一段,从唱腔设计到夸张的唱词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每每有人提起乐亭大鼓,十有八九都会对这段唱词交口称赞,真不愧是经典之作!
大鼓艺人们每次到乡下演出,总有观众要求演唱这一段,除了唱腔优美之外,我觉得大多数人是为了感受孙悟空那不畏强权敢于挑战的英雄气魄。因为这才是我们心中的孙悟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古典名著只有与地方文艺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