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近年来,性别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语言体系的性别不平等早已为人所知。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其自身并没有承载性别歧视思想。然而,语言同时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载体和记录,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语言体现。笔者将从词汇层面上介绍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并且将探讨词义转变维度下LGBT+群体的性别及身份认同问题。
一、研究背景
1.语言与性别歧视。
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有三个主要关注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成因。本文将主要探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性别歧视(sexism)这一词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第二波”女权主义中,最初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女孩和妇女受压迫的意识,到了21世纪初,它有时被扩大到包括对任何性别的压迫,。而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反映到语言中就形成了语言性别歧视。国外对于英语这一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相当细致的研究。一是通过搜集现代英语中一些习惯用法和表达方式来研究语言中的显性性别歧视;二是对含有性别歧视倾向或底蕴的词语与用法进行构词方面的形式分析;三是从语义上进行分析,重视语言的社会意义;四是结合语言性别歧视与认知研究,从词形和词义的非对称角度及语序上探索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2.词汇语义的演变。
人类社会一直在发展演变着,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随之改变。而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其语义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其中的变化可从文化和心理等不同方面解释,其演变方式也有多种分类方法。在语义学和历史语言学中,语义变化指的是一个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任何变化。也被称为语义转移、词汇变化和语义进展。当另一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采用英语表达并将其应用于他们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活动或条件时,也可能发生语义变化。常见的语义变化类型包括改善、贬低、扩大、语义缩小、漂白、隐喻和换词。词义的扩大又可分为从特指到泛指,从具体到抽象,从术语到一般词汇,从专有名词到普通名词;词义的缩小则正好相反。词义的升格指词汇的语义向褒义发展的过程,如marshal原指“马夫”,现指“高级指挥官”。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紧密联结的就是词义的降格,即词汇的语义向贬义方向发展的过程。英语中很多指称女性的词汇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其语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与男性相比,词义降格尤为明显(郭雪霞,2000)。
当下社会对性别的认知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制;性别形态和性别取向的多元化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LGBT+ 群 体(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queer……)。该群体的性别与身份认同问题也对英语词汇的语义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随着平权运动的发展,很多原为贬义和歧视义的词汇被LGBT+群体重新使用(appropriation),这些演变的研究都是值得重视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其非二元制的个性化称谓的研究,希望此研究可以解围该群体的称谓困境并帮助其实现身份认同与社会尊重。
二、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构词与标记。
根据语言学家J.H.Greenberg的标记理论,可以从词缀的角度入手,去研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通常来说,大部分英文男性词都是没有标记的,而女性词则常是男性词或男性中心词的复合词汇的衍生,用来表明女性的职位、身份等。Miller和Swifts认为,在没有明确性别的情况下,男性词,尤其是包括“man”在内的复合词是男性和女性的总称。在许多情况下,女性名词总是由可以作为词根和复合词的男性名词形成的。例如,英语中的男性是“male”,而“female”一词由“male”一词+前缀“fe”形成。“man”一词+前缀“wo-”变成“woman”;或女性词由men+后缀构成。常见的构词词缀举例如下:以-ess为后缀:
Prince — princess
Mister — mistress
Millionaire — millionaires
以-ette为后缀:
Conqueror — coquette
Sober — soubrette
Major — majorette
诚然,英语中也存在一些女性词汇无标记而相应的男性词汇是标记的情况。例如,“bride”和“widow”是女性词,相关的男性词则是“bridegroom”和“widower”。但其实,这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英语词汇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严晓球,叶芝,2018)。因为在过去的社会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作为新娘是要嫁出去;丧偶后,男性是自然可以再娶的,而女性则如被打上烙印一般,所以,widow反而首指女性。
从复合词来看,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十分明显。英语中存在很多中性词,一般为表示职业的词汇,如 lawyer, professor, engineer, doctor 等等。这些词会被人们习惯性理解为指代男性。为了特指女性的话,则会加上“woman/female/lady/madam”来形成一个新复合词。例如,judge/female-judge, chairman/madamchairman, lawyer/lawyer-woman。综上所述,英语中的词汇是以男性为基础而建构的,女性作为第二性这一劣势深刻的反映在了英语词汇的构词中。
2.称谓词。
英语语言中最明显的有标记性的例子体现在称谓词中。男性只有一种称谓,即Mr,而女性通常被冠以Mrs.,Miss.之称。未婚妇女被称为Miss,结了婚的妇女被称为Ms.以做区分。女性婚前被称呼为Miss加上父亲的姓,婚后则被称为Mrs加上她们丈夫的姓,这体现了女性姓名在英语文化中不如男性重要,而是一种从属关系(姚秋莉,2003)。社会称谓词可以帮助人们展示其社会地位和角色及其社会关系,英语的社会称谓词也反映了一定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从尊称来看,男性用Mr,女性则会有Miss和Mrs。女性的婚姻状况通过这一尊称得到了不必要的展现。为了改变这一不平等现象,现在人们会选择使用中性词Ms.,但仍道阻且长。在职业称谓词方面,职业中性词一般会被认为是男性,为了指称女性则会加上“woman/female/lady/madam”。这体现了在职业术语的词汇结构中,男性被树立成了原型和标杆,这是社会中对女性能力不信任的一种语言体现(张娟娟,2012)。
在指代词方面,男女称谓也有明显不对称现象。在代指第三人称时,he/him/his即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而she/her/hers只能用来指女性。这种男性词汇统代两性的现象表现了女性在通用代词中的地位缺失,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漠视通过这一约定俗成的使用方式得到了体现。
3.隐喻与谚语。
词义变化的一重要方式是词义转移,指词汇所指事物的类别变得完全不同,从字面意义转到了比喻意义。词义转移可分为隐喻,借代和提喻。隐喻是指基于两个事物具有相似的特征,用一个事物来指另一个事物。隐喻可能会以陈旧的方式影响我们思考某些场景,例如,人们经常倾向于使用以下词语来称呼他们的妻子、女朋友或伴侣:“honey”, “peanut”, “pie”, “peach”等。这些词表明女性被认为是供男人吞食的甜食或是被视为审美对象。我们可以发现,在英语中,有很多词汇具有隐喻意义,并对女性有不好的联想意义。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动物类词汇,例如,“fox”原指黄鼠狼,也可形容人聪明机智,然而用于女性时,却指浪荡狡猾。“shrew”,一种似鼠的小动物,用来形容脾气很差的女性。“pigeon”,指容易上当受骗的少女。“cow, sow”都指肥胖邋遢的女人(徐佳,2009)。而用来形容男性的动物类词却常为褒义,如俚语中的“wolf”指男性充满魅力,备受女性欢迎。“buck”一词指花花公子,却暗含“有趣”的意思(张依漫,2018)。隐喻也体现在英语谚语中,语言学家认为谚语是伦理的镜子,是语言中体现女性低于男性的化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发现,英语中的大多数谚语都不可避免地表达大男子主义和女性地位低于男性地位。这些比喻往往把一些事物和女性相比,用比喻来揭示女人的性格弱点(严晓球,叶芝,2018)。例如:
A man of straw is a woman of gold. (稻草男人抵得上金玉女子)
As changeable is the moon so is the opinion of the woman. (女人善变如月)
Women are wavering as the wind. (女人像风一样摇摆不定)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Hell has no fury like a woman scorned. (爱情受挫的女人怒火胜过地狱)
4.LGBT+词汇词义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不再是固定的二元论,人们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越来越多种多样。性别身份是一种内在认同,它可能和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相符。而性别表达是基于性别认同而外在表达的某种社会性别,其并不必然暗示着性倾向或性别身份。这些边缘群体在社会中及同志平权运动中活跃,其发展在英语中的相关词汇语义变化过程中也可见一斑。本节将选取相关词汇两个,即gay和queer,展示其语义变化,以期打破社会和语言的偏见。从 COHA(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可以发现,gay这一词最早出现于1860年代,其外延意义常是用来表达幸福与快乐,与merry,blithe, cheerful, and mirthful等积极词汇相连。到1970年代时,gay的词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开始与同性恋相连,表达了一些消极的意义,如bawdy,flirtatious, and gullible。这一词义转变与同性恋群体开始进入主流文化密切相关。接下来,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gay的词义变得非常贬义,表达了 promiscuous, incest, kinky, psychopath, and antigay之类的意义。这一原因是,同性恋文化在那个年代没有被社会接受,同性恋群体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歧视。直到2000年代开始,gay这一词的词义开始不再那么负面,因为随着同志平权运动以及reappropriation运动的发展,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印象也在逐渐好转。从gay一词的词义降格和升格,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与社会是如何相互交织影响及体现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若想改变一文化群体群像,从语言层面入手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切入点。
Queer一词自1860年代左右出现至1960年代,有着奇怪、特别的意思,例如odd, queer-looking,strange, weird, and peculiar。1970年代到1990年代,该词则出现了另一些意义,如faggy和lecher。2000年代开始,queer又经历了第三次词义转变,一方面,它与 flippant, overweening, bigot, bawdy 相联系,另一方面,它又能指 motherly, reverent, artless,condescending(Shi&Lei, 2019)。这种褒义和贬义的交织体现了酷儿文化在社会中的现状。
Queer一词的变化与活跃反映了身份认同这一社会问题。身份认同涉及哲学层面的主体和他者的问题,例如异性恋确定自己身份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与同性恋划清界限。而酷儿(queer)质疑原有二元性别、性向、性行为和性癖好中的价值判断;酷儿理论采用解构主义观点,用于社会身份的标定,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是流动性的社会身份,只能出于个人的定义,并且不再只着眼于同性恋群体,并促使被排除在“酷儿”这个概念之外的性少数者们加入酷儿群体。
三、结语
语言中的性别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当今语言中仍存在着主要针对女性的不平等,这一现象通过词汇层面得到了不同体现。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存在的性别歧视是显而易见的,如构词中的标记不对称现象,称谓语中的男性代词泛指,谚语中对女性的负面隐喻。LGBT+群体的相关词汇的语义变化也展现了酷儿文化在社会中接受程度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对词汇与性别的探讨,可以从语言上推动性别歧视的消除,促进社会的整体观念进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