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21560
胡 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案例教学法是“舶来品”,它最早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医学及法学的教学实践,起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是指依据实际案例或者模拟案例让学生思考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延展知识,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在情境中寻找出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实现教学相长,同时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的学习有深度。案例教学法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案例的生动形象性无疑会为教师省去很多解释理论知识的笔墨,同时教师对案例内容的解读也符合“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在教学时对案例的注重也会促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的学习立体全面。

一、案例教学法对高校政治教学的意义

1.活跃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思政知识较为枯燥,以理论性内容为主的课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随着案例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教师会在授课之初即引入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可能就是一个案例,解答案例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将关于案例的具象思维过渡为抽象思维,这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式所带来的乐趣,此外,教师还会依据高校学生的兴趣点设计问题,不论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教师提问以及师生互动,都会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会思考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是因人而异的,于是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会积极寻找自己看懂的关键点,也会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无疑会活跃课堂氛围。此外,教师对学生的疑问或者回答的解读本身也是丰富多样的,这样多维度的解答会让课堂氛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这对学生的深入学习十分有效[1]。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高校学生必然要掌握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掌握案例研究中的基本理论以及这些基础理论以外的其他延展知识。教师在深入讲解案例之前可以提问学生案例中有哪些关键知识点,并鼓励学生踊跃回答,这相较于没有案例的教学多了一种探索的趣味。接着,教师在讲解案例中涉及的知识时可以先从书本中契合的理论知识入手,先讲清楚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或者知识结构,再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流,学生的回答便是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过程,而教师对这些回答的肯定以及深入剖析便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许。最后,在总结案例这一阶段,不论是学生自主问答还是教师据理论述,都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听取诸多意见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自己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这样的过程于学生而言亦是创举[2]。

  3.拓展教师讲课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宽松愉悦的气氛使教师与学生成功实现了双向互动,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知识的较量与切磋,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交流,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要求,所以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教师会在备课时提前准备好可以应对的知识内容。而在授课时,教师会在明晰可见的基础内容以外增添一些相关知识,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同时,学生也会对案例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而在总结案例时,同样需要教师与学生合力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在最后给出总结意见前,必须充分解答案例涉及的基础问题,同时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合适的解答,可以说,层次丰富多样的解答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是一种拓展。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注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首先,案例教学虽是以案例为引导,但实际中却出现了以案例为中心的现象。不少高校教师在讲解案例时,发现学生对案例的热情远超过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因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就增加案例在课堂中的比例,大大压缩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例如,很多高校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用于为学生讲解案例内容,仅将剩余的三分之一课堂时间用于讲解时事信息。其次,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现阶段,很多高校思政教师受到课时、课程进度安排等的影响,在授课过程中以“单向传播”为主,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不注重强化与学生间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思考的重要性,仅能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

  2.没有注重案例库建设。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时存在不注重建设案例库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高校思政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不注重对进行集中整合,降低了工作效率。很多教师需要借助案例讲解理论知识时,仅是将其简单插入到教案中,在授课结束后不注重通过建立文档等方式对案例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不利于教师建立自己的“案例库”。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自为政没有广泛的合作,没有形成经典案例推荐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对经典案例的取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经典案例认识不足,在学问互鉴与交流中,没有形成经典案例“互访”机制,对案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这就不利于案例库的建设。

  3.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存在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依然以纯理论知识输出为主,使得案例教学法流于形式。有些教师认为寻找相关案例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不利于在有限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他们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依然坚持传统的授课模式,以输出纯理论知识为主,不注重通过引入案例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其次,有些思政教师选用的案例与课程内容符合度较低。高校思政教师在学校的鼓励下,开始注重在课堂教育中引入案例,但是这其中不乏有些教师依然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仅是根据学校的指示加入案例,同时,他们在具体选择案例的过程中仅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注重寻找案例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点”,这就难以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1.教师明晰自身的引导作用。

  教师明晰自身的引导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用。首先,强化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指导权。高校思政教师遇到学生对案例的热情远远超过对课本知识的认知时,应该合理引导学生的想法,努力把课堂话题转移到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发言的主动权,明确自身与学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不同作用,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以此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适当保留学生讨论的时间,帮助他们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乐于思考、及时提问,进而充分发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5]。

  2.注重案例库建设。

  首先,教师自身养成建立案例库的习惯。教师应当将自己查阅的所有案例集中到一个文件夹中,这不仅有助于自己在日后及时查阅相关案例,而且能够减少寻找不同案例的时间。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师间可以共享案例库,即将不同教师收集整理的案例内容放置在同一开放平台中,以此实现资源共享。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开展广泛的合作,并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中形成经典案例推荐机制,经推荐成功的案例直接入主案例库。基于此,高校应当积极组织思政专业教师进行集体讨论与学习,以此在提升教师知识量的同时完成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最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形成经典案例“互访”机制。例如,各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建设案例互享平台等方式强化彼此间的案例共享,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

  3.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首先,高校思政教师强化对案例的寻找与引用。思政教师应当在分析学生喜好、把握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强化对生动、形象的案例的选择,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割裂案例与书本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即不能将案例与理论知识分为两个部分依次讲解,而是应当将二者融于一体,借用案例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要注重选择与书本内容相关性较高的案例。教师在选择具体案例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对书本知识的分析,还要注重强化对案例内容的分析,在将二者充分结合的情况下,选择最为合适的内容,以此充分发挥案例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