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新闻传播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9793
赵文丽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及社会认知度,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为国家发展建设储备人才的目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信息渠道逐渐拓宽,新闻传播不仅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还对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巨大影响。

一、新闻传播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新闻传播是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经过多种媒介手段对信息进行快速传播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信息,是对社会民生情况的真实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信息一直处于动态更新中,具有容量大、内容多样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必须需要大量的教材及与时俱进的内容进行支撑,但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以教材、图书等形式进行呈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学生人格的培养,新媒体的出现,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在新闻中可以快速找到具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还将思政理论进一步升华[1]。另外,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为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会讲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如只是单一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影响学生的吸收程度,将一些权威网站报道的新闻与教材理论相结合,不仅使思政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及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2)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讲授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思政教学的有效落实。新媒体在传播新闻时,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汇总,使新闻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将其运用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不仅带给学生多重感官享受,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还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与学生针对新闻进行探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3)提升思政课信息传播速度。新闻传播主要是借助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自身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思政教学中以互联网为载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快速将学生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到指定平台,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平台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不仅提高了思政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展学生的思政教育平台,还协助学生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熟练掌握各项思政知识,为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新媒体的应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教师不仅可以进行课上教学,还真正的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课上课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4)培养高职学生全方位发展。空间开放、人人平等是互联网技术独有的特点,新闻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互动式沟通方式,而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在新闻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平等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资源共享是新闻的一大优势,学生通过了解新闻,开拓自身视野,参与社会文化,不仅使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呈现多样化,还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度。另外,将新闻运用到高校思政课中,学生针对新闻展开讨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闻传播中,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受众体,而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以及制造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明辨是非的价值观以及独具一格的创新意识,保证新闻的个性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2]。

2.消极影响。

(1)阻碍高校思政课教育观念落实。新闻传播速度快、反馈快的特点,虽然为学生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部分媒体因过于重视新闻的实效性,没有对其内容进行认真审查,无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导致不良信息泛滥、虚假新闻层出,甚至价格导向出现严重偏差,影响学生的认知。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导致各媒体之间竞争激烈,部分媒体为提高竞争力,对于真实的新闻给与重新“加工”,使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和实效性,过于片面和主观。同时,有部分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喜欢,提高新闻点击率,在其中加入大量的不良信息,不仅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还阻碍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落实。

  (2)影响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在面临着转型的重要时期,政府为响应号召,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高资本聚集和资本整合力度,为高校学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因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全面或其它外在因素,导致报道的内容与国家响应的政策存在较大的偏差,影响学生的认知。经过调查会发现,部分新闻将重点主要放再国家的成功事迹及经济发展情况,而忽视了国家政策和社会精神文明层面,导致学生对国家政策理解不足,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好高骛远等错误的价值观。而高校思政教育提倡的是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价值观,二者观念相悖,影响思政教育的落实。

  (3)给社会带来极恶劣的负面影响。新闻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如对新闻传播的途径和内容监督力不足,就会存在许多虚假信息,对社会新闻进行虚构甚至曲解,为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媒体,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对未经证实的信息进行报道,导致社会舆论增多,对和谐的社会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另外,如多次出现虚假信息,对高校学生获取新闻信息也造成一定的阻碍,部分学生甚至因不明确新闻的真假,成为舆论信息的制造者,长时间下来,部分学生会出现对新闻媒体的不信任感,并且与思政教育的内容有较大的冲突,导致学生从主观上对思政教育产生抗拒。

  (4)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教学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事业规模的扩大,新闻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更加灵活,学生获得信息更为便利,同时网络平台因其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使更多媒体引入社会。一方面,实现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因学生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长时间会使学生自我观念强化,价值取向以自我为中心,在进行思政学习时,对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出现抵触心理,对教师的教学不愿意配合,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较大的教学难题[3]。

二、基于新闻传播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影响的策略

1.提高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教师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在整个思政教育中,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教学目标。但新闻传播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为改善该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重点关注,以身作则,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教师为保证对新闻的敏感性,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及教学素养,可以对思政教学有关的内容快速掌握,对新闻的真假具有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对反面教材进行有效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2.革新思政教学理念方法。

新闻传播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具有双面性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发挥正面导向作用。首先,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革新思政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将其与传播媒介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时,借鉴一些真实案例为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其次,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教育,组织实践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以及社会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民情紧密连接,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4]。最后,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将其正面导向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选取素材时,要多选择权威媒体的新闻内容展开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并且在教学时,可以将新闻传播的服务性和及时性原则作为基础,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

新闻中经常出现虚假信息,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首先,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真假新闻有足够的甄别能力,在查看新闻时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当出现政治新闻与思政教育相悖的情况时,可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其次,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规范等教育方面进行强化,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身有足够的约束力,可以有效的利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对不良信息可以积极进行抵制。最后,学生为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新媒体素养,以此提高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新闻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对思政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必须要提高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革新思政教学理念方法,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