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9409
邱福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6次提到了“质量”一词,其中与教育有关的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更高要求,可以说我国已经开始走向全面质量时代。近几年,随着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深入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的试点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对照全面质量时代的新要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突出的问题也逐渐呈现,这需要我们关注问题表现,分析产生原因,进而找到解决思路与路径。

一、当前职业院校质量管理的问题表现与原因分析

1.片面的质量观导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缺失。

朱兰博士指出:“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价值观被认为是人们对质量及其积极作用总体上的观点和看法,也被认为是在质量管理上基本理念和准则。通俗地说,质量观就是人们对于质量的总体认识和看法。我们知道,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判断事物重要性的准绳,它决定着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和管理上的行为。因此,质量价值观对个体和组织的质量理念与活动行为具有引导和指向作用,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具有什么样的质量观,就会实施什么样的质量管理行为。

  (1)过多聚焦于课堂内。在教育领域提质量,恐怕更多人第一反应能想到的是教学质量,或者是毕业生质量,很少提及教育教学质量。传统的质量观重视“课堂教学”,即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和评价,但是却走向了片面:太聚焦课堂内,导致为课堂而课堂;只关注教学,导致忽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因此,在传统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影响下,我国大多数专业院校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缺陷,尤其是学生在校的教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就要跳出课堂教学的圈子,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把与教育质量教学服务有关的因素考虑在内,按照质量经营的理念,统整落实。因此,传统的只关注教学的片面质量观已经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形势,需要我们探索科学的、注重全面系统的质量观。

  (2)相关支撑服务能力弱。在职业院校中,相关人、财、物、基本条件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这道理相信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都懂,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和制度很严密,如都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式监控体系,也许学生在课堂上是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教学,可课后他就可能就发现学校的厕所已经几个月不通了,或者校园路灯好几周不亮了。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将质量简单等同于课堂教学质量,认为质量保障只是教学部门和督导的事,非教学部门及外包服务商质量保障意识不强,与质量利益相关的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参与不够,全员质量意识不足。换言之,由于片面质量观的影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但仅仅对教学质量有了管理,对于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相关教育服务质量方面的监控、诊断、改进仍然缺失,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实践上的践行还很不够。

2.运动式项目化推进导致质量管理内化落地难。

(1)理念模式抽象深奥。从教育部出台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进制度以来,虽然从全国层面选择了一批试点院校,进行试点探索,目的就是通过先行实践探索规律,加以推广。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省教育厅下发实施方案到学校制定实施方案,一些省份为了加快进度,不分学校层次和水平,要求全面启动,地方职业院校往往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进度要求进行诊断与改进。这样,各职业院校为了完成任务,难免又陷入了运动式的评估模式和项目化建设模式中,为通过复核而做方案,为提交方案而撰写文稿,还是停留于外在的被动推进。此外,全国、各省大面积的关于诊断改进的理念、方法培训纷至沓来,五花八门,应接不暇。再加上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扩大业务,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来培训,一时之间,各校所接受的各种诊断改进理念很多,有些理念还比较深奥难懂,比如占主流的“五纵五横”模式,实践者普遍认为难懂。

  (2)标准体系尚未健全。通常情况下,标准作为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宣贯、细化、落实,久而久之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稳定的规则,并被大家认可,也可称之为标准化。我们知道,标准的贯彻与实施有多重形态,如直接采用上级标准、压缩选用上级标准、对上级标准内容做补充后实施、制定并实施配套标准、制定并实施严于上级标准的学校偶企业标准等。教育部出台的诊断改进框架可以说是国家层面的标准,但不是各校唯一的具体标准,教育部的框架只是一个参照,需要各省各校根据实际,制定各省各校的具体标准。然而,具体标准的制定时一个最难的过程,从目前公布的试点院校的诊断改进方案来看,关于标准问题大多还是思路,具体标准也许有些学校有了,但不系统。比如专业、课程、师资、学生有了标准,但支撑这一切的资源与服务标准整体上还尚未健全完善,还还值得深入探索。

3.过分强调模式路径导致学校个性特点丧失。

(1)方法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找到做事的正确方法,能让事情在原来的基础上更高效的完成,能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来把它做到极致。质量管理的方法很多,比如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等一系列,从这几年诊断改进推进来看,各校的方案都提到了这些方法的借鉴与应用,有些学校是综合应用几种方法,但很少学校能采用一种综合方法,将质量管理方法整合起来,比较零碎,不够系统。

  (2)缺乏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所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文化氛围等)不尽相同。因此,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也必须因地制宜,关注学校特色,注重思考研究,准确定位,找准切入点。在方法和路径上,对别校的方法或模式不要生硬照搬,要对照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适合所有学校。笔者有次在一个省级培训会,培训专家直接说“‘五众五横’不能突破,各学校也不要去搞什么创新,依照做就行”。我们认为,有个框架,遵循规律做,是必须的。但如果要求各校都按照一个方法一个模式,恐怕学校的特色就很难体现了,而且推进效果不一定好。

二、职业院校质量管理的解决思路

1.树立“大质量理念”,形成正确质量观。

纵观质量管理发展的历程,普遍认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相对于前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势在于“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体系性整体性更强。质量检验阶段则是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相对简单机械。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重点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使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我们知道,“大质量”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朱兰教授,由于他提出了适用性观点,把“质量”从狭义的产品质量,扩展到包括设计质量、符合性质量、有效性和服务等方面在内的广义的质量,扩大了质量管理的外延及其系统性整体性问题。对于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而言,教育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纷繁复杂,纵横交错,不仅仅是教学质量,还包括资源建设与服务质量、党建和思政工作质量、生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支撑质量等等,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就要强化职业院校的“大质量观”,形成正确的质量观。

2.系统分析比较,引入科学的方法。

系统方法是一种满足整体、统筹全局、把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前面提到质量管理有很多方法,但都有优缺点,而且比较零碎化。卓越绩效模式作为一种系统的整合性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很好地整合相关方法的优点。我们认为,当前职业院校如何将原有的教育教学质量方法传承和创新,是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在主管部门推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的的大背景下,找到并引入一种更加综合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利于整合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系统问题。职业院校可以基于卓越绩效模式这样一个集成化的管理框架,经过系统的诊断后,识别改进和创新的优先次序,有序地推进新的管理方法,是个系统和各要素协调一致、融合互补。在整合推进多种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持续改进模式是有效的办法,而各种改进理论为改进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比如卓越绩效模式具有整体性和协同性特点,整体性就是把一个职业院校(组织)看成一个整体,学校整体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协同性是指职业院校(组织)运作管理体系的各部门,各环节和要素之间是相互协同的,互相促进,满足和实现全员、全程、全要素的要求。

3.坚持学校个性,培育质量文化。

职业院校的质量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是一个学校强化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武器。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质量时代的趋势和要求,把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切实加强学校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加快培育人人参与、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行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质量自觉成为全校师生验员工的普遍行为范式。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一条规模扩张的外延型发展和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型发展并举的特色之路,而内涵发展的关键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就成为了必然要求。职业院校作为质量保障主体,如何激发利益相关方参与、如何找到有效管理工具、形成人人参与已是紧迫要求。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就职业院校而言,从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角度关注质量成为必然选择。围绕质量展开,树立“大质量理念”,形成正确质量观,系统分析比较,引入科学的方法,坚持学校个性,培育质量文化,切实提高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家长等)满意度和教育教学质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