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国民社会心理,并在一系列重要场合或文件中提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提到,要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切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于2018年出台《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在之后每年出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相关文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和探索进行指导。湖北省Y市某心理学组织结合国家对社会心理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投入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一、湖北省Y市某心理学组织社会心理服务实践
湖北省Y市某心理学组织通过发布倡议书,号召全市心理服务工作者积极投入到社会心理疏导工作中,并通过组织全市心理工作者,以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式投入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1.组织架构。
志愿者队伍设立联络组和心理疏导志愿者组。联络组负责接待有心理疏导需求的群众,并根据其需求分配合适的心理疏导志愿者。之后,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服务队选拔出142名专业水平较高的志愿者组成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以“5+N”模式(即每个街办5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和若干名社区志愿者)面向市区各个社区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工作。同时,成立团体辅导小组开展各种团体辅导,如建立安心音乐疏导小组为社区区民提供音乐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其调适情绪,减缓压力;建立巴林特小组帮助心理志愿者觉察自我,更好地理解求助者。2.工作方式。
(1)宣传方式。服务队前期宣传主要靠服务队成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QQ动态等方式自发宣传。之后,服务队开通公众号宣传心理疏导求助方式,服务队工作内容,情绪调节、心理减压的科普文章等。此外,服务队还和Y市报社合作进行心理服务工作宣传;和中国移动合作,通过向群众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宣传。随着服务的不断发展,服务队还通过深入社区和商圈摆点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心理知识科普讲座等方式进行线下宣传。(2)服务方式。组建之初,服务队主要通过微信、QQ进行个体心理疏导服务,通过QQ群、腾讯会议、飞书等方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在市文明办指导下开通了公众心理服务热线,面向全市群众开展热线心理疏导服务。
之后,服务队逐步开展线下心理服务。例如,服务队和中国社工联合会及社区合作筹建安心小屋,并以安心小屋为基地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同时,服务队积极承接政府项目,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社会心理服务。
(3)质量保障。服务队成员由Y市高校、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人员,心理咨询个人执业者以及具备基本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组成,均具有国家三级或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服务队还通过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工作规范,明确了专业伦理,以保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同时,服务队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如组织服务队成员参加清华大学、教育部在线培训;定期开展朋辈督导,引入中国心理学会督导专家定期开展线上督导。
二、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心理疏导服务队在社会心理服务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1.专业人员匮乏,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作为湖北省地级市,Y市心理专业人才匮乏,有限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医院和大中小学心理中心,然而Y市仅有一所本科和三所大专院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则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转岗或兼任,专业能力不足。其他心理服务人员大多并非心理学专业毕业,而是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之后也未连续受训和接受督导,专业能力不足。同时,服务队人员不稳定。服务队组建半年内人员变动超过三分之一,严重影响了社会心理服务质量。一方面,服务人员缺乏物质和精神上的认可,甚至电话费、交通费都需要自付。另一方面,缺乏督导极易产生耗竭感。起初,服务队接受中国心理学会的公益免费督导,2020年5月份督导点停止免费督导后,由咨询师AA制付费督导,显然这种方式难以持续。同时,服务队伍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服务队人员大多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过程中,时间协调困难,难以全力投入心理服务工作。2.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大与求助量低相矛盾。
Y市各群体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说明广大群众有巨大的心理服务需求,但是服务队实际工作量并未饱和,巨大的心理需求与求助现状不匹配。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烈的病耻感和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认识阻碍了群众的求助。第二,宣传不到位。目前心理服务宣传主要通过成员自发、服务队公众号,以及媒体有限的几次宣传报道。心理求助数量在宣传后的短时间内有所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求助量迅速下降。第三,服务方式被动。服务队目前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方式主要是等待求助者上门,心理咨询讲究“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然而被动等待难以满足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现状。同时,群众的许多心理需求仅仅是表象,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现实需求,仅从心理角度难以解决。3.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缺乏系统性。
目前Y市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有多家机构同时开展。这些机构各自为战,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有限的心理专业服务力量。例如,Y市精神卫生中心、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同时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热线的重复设置造成了人力、财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给求助者造成了混乱和困扰,不利于群众的求助,也不利于形成合力,扩大宣传效果。三、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1.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质量。
(1)统筹协调本地社会心理服务力量。对本地社会心理服务力量进行摸底,建立人才库,并定期更新,根据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和专业人员自身意愿进行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发挥本地区有限的心理服务力量。(2)提升心理服务人员专业能力。政府划拨专项资金,通过以心理服务时长兑换等方式,为本地社会心理服务人员提供系统、持续地专业培训和督导。同时,利用网络引进大城市优质的心理专业力量,为本地群众开展线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以弥补本地专业人员的不足。对表现突出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3)充分调动多领域人才。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不仅需要心理专业人才,还需要其他各领域人才,如法律人才可以帮助解决社会心理服务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管理人才可以提升社会心理服务的管理效率;新媒体人员可以为社会心理服务宣传普及工作助力。可以通过志愿者等方式招募各领域人才,通过专兼结合,专业与非专业协同等方式开展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撑。
(4)充分利用各方心理软硬件资源。学校、医院等场所配套的心理软硬件资源往往比较完备,如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试软件等。但这些资源往往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
(5)引入AI等新技术。AI智能心理服务具有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优势,可以帮助求助者解决焦虑,抑郁,睡眠等问题,还可以进行心理测试、危机预警等。
2.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
建议政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制度建设,纳入政府规划。同时,鼓励社会心理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通过“第三方购买”、奖励、优惠等措施,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积极性。通过及时总结完善,逐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3.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在政府拨款保证基本心理服务的同时,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公益基金,面向社会募集资金。除长年进行常规公益资金募集外,还可以在特殊时间节点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专门的公益资金募集,如在世界自闭症日开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公益资金募集。此外,还可以通过尝试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冠名等多种形式,探索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的路径。4.加大宣传力度。
在社区等场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工作,使居民了解常见心理困扰的表现、成因、预防和应对,提升居民心理调节能力。通过提升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提高居民的兴趣和参与度。除利用橱窗、标语、发放宣传单、摆点咨询等方式外,还可以利用心理电影赏析、与社区固有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周、宣传月、比赛等形式定期、持续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升心理求助途径知晓率,消除群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认识,逐步转变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达到遇到心理困扰积极主动求助的目的。5.调整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开展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服务,如在社会心理服务中引入社工及其工作模式,主动深入社区帮助有需要的群众,通过寻找、协调资源,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最终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心理服务需求的目标。二是探索社区志愿者工作模式,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掌握基本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本社区居民或网格员为心理志愿者,主动深入社区,了解居民心理健康状况,配合心理专业工作者开展心理服务,比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背后的现实问题,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居民建档立卡,定期进行回访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