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北坞回民小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渗透,自主学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自学。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组织好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详细的措施。
一、组织好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且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科学的改革,同时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注意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开展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到语文教学环境中,学生在语文课堂能够充分展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将自己精力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利用小学阶段学生特有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出展示,之后再结合课文结构,为学生详细讲解第二、第三段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爬山虎,什么是爬山虎的脚,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爬山虎在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时候分别是什么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此外,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时,要用自己情绪饱满的语言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朗读激情,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做好自己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思路,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挖掘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用委婉的语言为学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是恶意批评;最后,每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差生,教师要做到不偏不向,平等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不对优生过度赞扬,也不对差生进行贬低。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能轻松获取学生的心理想法,并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出及时的调解,便于教师针对性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学习经验不足,其对自主学习的认知能力也比较有限,学生在语文学科或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感到挫败感。因此,教师要在学生遭遇挫败感时,给与学生足够的关心和耐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凡事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另外一种就是失败。使学生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能泰然接受失败的结果,防止学生因为一时的失利就丧失自主学习的信心。无论结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学生都应该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反思,不断探寻改进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相关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自主锻炼的机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十分有效。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结合学过的语文知识组织专题活动,由学生自主制定活动计划和内容、自行选择主持人、自由创作主持词以及安排活动中的各项具体事务。在学生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不用为学生做任何的决定,一切细节由学生自行处理,以此来挖掘学生学习之外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更大的信心;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鼓励学生自荐小组长的位置,或者可以让组内的学生轮流来当小组长。一般情况下,由于小组长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很多学生都没有当小组长的机会,很多学生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才当不上小组长,从而对自己产生严重的不自信,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给每个学生提供当小组长的机会,让其负责小组内各项事务的管理工作,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小组长;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之后不要进行干涉,如学生在打扫教室卫生时,教师不要因为学生年龄小打扫不干净就帮助学生做这做那等,这样会使学生失去自主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信心的培养。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知,让学生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定能取得成功。
4.加强教师情感的投入。
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所完成的,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情感投入,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并用自身的情感为学生的内心注入更加丰富的情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学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只有将自己强烈的情感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识,而如果教学课堂缺乏情感投入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情感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并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讲述故事中小女孩的遭遇,让学生明白这虽是童话故事,但却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一个个枯燥的文字则会变得更加活跃且深入人心,同时可以给予人们更多的启发,并能在情感层面上更加鼓舞人心。想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就会使文章情感变得黯淡无光,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带领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为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情感投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自身强烈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5.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组织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锻炼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在教学课堂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从相关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要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明确本节课程所要讲解的内容是什么,能够对文章主旨有个大概的理解,并将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进去。学生在课前预习后,可以快速解答教师的提问,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提问做出耐心的解答和指导,这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十分有利。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验,查看学生有没有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对没有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难处,同时也要对完成效果很好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这类学生学习,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自己获得进步并能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学习的自主性,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要组织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语文教师应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4)加强教师情感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师生双方的相互配合,从而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并逐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