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第四中学
高中语文科目的教学目的,并非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而是应当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提升。古典诗歌作为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突出的陶冶作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无不有赖于学生对古诗文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的充分体会。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修辞学理论,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推动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水平,进而让古典诗歌的教育价值真正发挥。
一、修辞学理论概述
修辞是指人在表达语言时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具体体现为修辞主体对所表达的词语、句子的选择、调配,通俗来讲就是应用修辞手段强化句子的表达内容。具体的修辞手段,包括语言修辞手段与非语言修辞手段两种。语言修辞手段,包括语音、词语、句子、辞格等具体内容,而非语言修辞手段,指的是语言表达时应用的标点符号、图形、公式、图表等。总之,修辞活动是对修辞主体为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的统称。修辞学在各学科中的应用都较为广泛。例如,在语境学中,可应用修辞学,具体分析修辞主体在表达语言时的思想过程;在美学中,可应用修辞学,探析汉语的音律美、形体美、意义美;在语文教学中,修辞学主要的应用意义是分析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应用的修辞手段,进而强化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以及文章表达效果的理解与体会。
二、中国古代诗歌及其与修辞学关系的概述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形象表达效果,能够对创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环境进行高度的展现,并通过节奏、韵律给予欣赏者美的感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价值。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发展出了各大诗体、诗风,诸如建安体、永嘉体、谢体,无不是这一时期我国古代诗歌宝贵成果的突出体现。在唐朝,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到达了巅峰,出现了诸多的诗歌流派,这些不同流派的诗人所创作的诗歌,在题材、风格上皆具有一定的差异,展现了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为我国诗歌发展史带来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景象。到了宋朝,词的发展正处于我国诗史的高峰时期,宋词以婉约、豪放两派为主,诗人可借助宋词表达其深厚的思想感情与理想抱负。我国古代文学在元明清时期的发展以戏曲、小说为主,但也涌现了不少宝贵的诗歌作品。直到现代,诗歌依然在我国文学领域的各大题材中占据突出地位,甚至可以说,我国现代诗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到了古代诗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风格、多样的题材,而这些风格与题材的体现,很大程度是借助了作者高超的修辞能力。因此可以说,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展开研究与学习,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乃至整体的语文水平。此外,通过对作者的修辞手法展开鉴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到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无穷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熏陶学生的人文修养、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应用修辞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与综合能力。
三、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1.人文方面。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古典诗歌鉴赏时,教师应当重视立足于修辞学,从语言、美学的双重角度审视古典诗歌中的修辞方法,挖掘古典诗歌修辞在语言、意境、韵律上的多重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1)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其一,语音:主要表现为诗句的押韵、平仄、叠音词和节奏。首先,就平仄而言,我国古典诗歌对平仄有着很高的讲究,多数古典诗歌都体现了鲜明的平仄变化,为诗歌带来了鲜明的韵律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交替的,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让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其次,就押韵而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多数古典诗歌都具有明显的押韵现象,如《归园田居》的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ian”韵,让诗歌呈现出和谐、悦耳的效果,也减轻了学生背诵的难度;再次,就叠音词而言,叠音词在古典诗歌中的应用,主要是让诗歌呈现出绵延不绝的表达效果与浓厚的音乐美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通过大量应用叠音词,展现了词人凄凉、哀婉的心绪;最后,就节奏而言,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是为了提升诗歌整体的韵律美。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加强对诗歌节奏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每句节奏都为二三,让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呈现出语言延宕的效果,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画面感,生动地呈现了游子对远离故乡、归期遥远的痛苦心绪。
其二,字词:字词是古典诗歌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真正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水平,教师应当加强对古典诗歌字词的教学,并充分挖掘古典诗歌字词中体现的修辞手法。例如《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贯穿全词的愁绪,增强了全词的表达效果,表现了形象的情深、愁浓的意境,教师应当紧扣这一字眼,引领学生从修辞手段的角度,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诗歌情感、意境。
其三,句式:就古典诗歌而言,对句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诗歌的节奏与最终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影响着诗歌整体的审美性。如《蜀道难》的句式就呈现出明显的错落起伏有致、长短句搭配适宜的特色。长句主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直观地阐述了蜀道的险要,而短句则进一步表现了剑阁的险象环生,通过强烈的节奏感,展现出了作者担忧、恐惧、紧张的心情。
其四,辞格:辞格是指一类具有特定格式、特定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歌所用的辞格,多为譬喻、借代、拟人、象征、联想、用典、夸张、比、兴等,较为典型的如《锦瑟》,连续引用了庄周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等多个典故,展现了诗人浓厚且殷切的思念之情。
(2)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修辞学的优势。
首先,能够展现诗歌的文化价值: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典诗歌,涵盖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批文学作品,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无不是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的翘楚,文化价值丰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教师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加强应用修辞学,能够让学生从修辞艺术的角度,体会到我国古代诗人高超的艺术能力,与诗歌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这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其次,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歌,在音节、句式上皆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学生在通读、吟诵这些诗歌作品时,往往会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画面,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无限美感,甚至与诗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心灵契合,这皆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最后,能够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典诗歌都应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段,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自行对诗歌展开大胆的想象,这有助于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应试方面。
(1)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题型中的体现。其一,炼字题:炼字题在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鉴赏题目中十分常见,而带有一定修辞手法的字词,往往都是作者写作思想、情感与作品意境的几种体现。学生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时,应当深入分析字词在整句以及整首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尤其是应当明确这一字词对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写作内容有何增色。
其二,意境题:意境题在考试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整首诗歌的情感意境的把握能力。意境,从概念上来讲即是对艺术作品中某一特定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艺术情趣、氛围和其能够触发的联想、幻想的总结。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时,学生应当加强分析诗歌语言,通过修辞手法的角度,感受诗歌意象中蕴藏的内涵。
其三,表达技巧题:对作者表达技巧的考察题目,一般作为古典诗歌鉴赏题目中的第三题出现,而对诗歌修辞手法的分析,一般也是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的主要思路。学生可从押韵、节奏、辞格的角度分析作者的修辞手法,进而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2)应用修辞学教学古典诗歌鉴赏题目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通过题目,因此,教师对古典诗歌在修辞学上的分析,一般也是较为浅显的,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修辞、辞格存在误解。部分教师对修辞学的知识存在误解,将辞格看作修辞的全部,在教学古典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更多侧重于讲授作者应用的辞格,如譬喻、借代、拟人、象征等,对修辞手段在语音、字词、句式方面的讲授不足,造成学生对古典诗歌修辞的理解也较为片面,无法深入地体会作者的修辞技巧。
其二,重视积极修辞,轻视消极修辞。积极修辞是指借助辞格,形象生动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体验的一类修辞活动,而消极辞格则是以平实、客观的形式表达事物的概念,以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的修辞活动[4]。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重视积极修辞、忽视消极修辞的问题,这也有可能造成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赏析存在片面,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真正提升。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修辞学,有助于让学生在深入感受作者的修辞技巧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表达效果,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借助修辞学理论,提升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水平,助推学生的更进一步发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