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发声训练技巧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8012
于 寰

  沈阳市艺术学校

  发声训练是一个好的歌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进行民族声乐的发声训练时,应该围绕着民族声乐的特点展开训练,民族声乐具有两种概念,分别是“声乐”以及“民族”。“声乐”是所有歌曲总称,同时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艺术形式;“民族”是指在一种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歌唱形式。总体来说,民族声能够将两种艺术文化融合于一体,而通过发声训练能够更好的掌握这种艺术形式。

一、科学发声对民族演唱中的作用和意义

1.在民族演唱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正确发声与科学发声并不相同,我们切勿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演唱者想要达到科学发声的要求,除了声音条件需要良好之外,其音乐感和感悟能力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演唱者通过努力、刻苦的学习,只能够逐渐接近科学发声的目标。不管发声法再好再科学,如果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声音条件,其先天条件也无法改变,再加上人的发声取决于其生理结构,那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条件的歌唱者,才能够通过科学发声法形成美好、最佳的声音,如果自身缺乏良好的声音条件,那么在科学的发声法也无法改变其声音条件。所以,在演唱民族歌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声音条件。虽然有许多歌唱者具有良好的乐感、悟性和声音条件等,但优秀歌唱者只有极少数。部分演唱者有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反而声音还不如学习前,这代表在歌唱艺术学习期间,演唱者除了需要具有良好的乐感、学习能力和态度之外,其自身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声音条件,自身在具有良好声音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发声法的有效运用,能够使演唱效果更加理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虽然发声并不正确,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声乐训练,但是依然能够唱好歌曲。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具有良好的声音条件,以及较强的感悟能力和乐感。此类歌手如果能够做到对科学发声法的掌握,那么他将具有更大的能量,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声音潜质。

2.在民族演唱中的意义。

目前,大部分演唱者在演唱民族歌曲的过程中,已经不在采用传统的嗓子喊出来的形式,想要演唱混合高音,就需要同时运用假声和腔体,可以说,最科学的就是此类演唱方式。在演唱民族歌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假声和腔体来延长混合高音,还需要结合真假声来进行美声演唱,进而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人们慢慢意识到了科学发声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无法科学发声法,那么就会对演唱者的嗓音造成严重损伤。我们都了解,声带肌肉具有良好的弹性,错误的发声法会拉长和缩短其肌肉,进而给声带带来更大的负担,损伤演唱者的声带。在演唱民族歌曲的过程中,想要使演唱效果更加完美,并保护演唱者的嗓音,就需要科学的发声,如此不仅能够使演唱效果更加完美,还能够保护自身的嗓音,科学发声法就是最佳方式。是演唱民族歌曲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科学发声能够帮助演唱者进行更好的演唱,想要提升民歌演唱的完整性和质量,就需要采用科学发声法。除了可以在演唱民歌时采用科学发声法之外,还可以采用美声法和通俗法来训练演唱者的声音,科学发声可以给声音带来许多的益处。科学发声不同于某种唱法,唱法体现了整体歌唱,而前者只适用于局部内容,人们通过科学发声能够实现对自身生理发声器官的合理运用,不仅包含了生理性和物理性,还包含了独具个性的各类唱法。通过适当、准确、科学的发声,能够使演唱者具有更好的声音潜质,使歌曲具有更高的演唱魅力。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发声训练技巧

1.训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本技巧,因此,民族声乐演唱需要掌握的第一个技巧就是正确的呼吸频率,呼吸技巧的训练可以分为“呼”、“吸”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彼此融合,缺一不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训练者将空气吸进肺部,气体向外扩散对肺部肌肉产生的张力即为吸气训练;而通过呼气又能够借助吸进来的气体刺激肺部,让气体顺畅的向体外排除,在经过咽喉时,利用气体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呼吸还是发声都是人类一种本能行为,不需要特殊训练就可以掌握,对普通人来说并不难。但是在进行播音训练、歌唱训练等时,就需要训练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取得显著的成就。就歌唱而言,胸腹式呼吸法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这种呼吸方法与我们平时的呼吸有一定区别,相较于平时的呼吸量要更深一些,因为在进行民族声乐训练时,需要充分应用到演唱者的肺活量与音量,因此在进行呼吸训练时要注意控制气息,采用胸腹式呼吸法能够牵动训练者的胸腔、腹部肌肉以及横膈膜,继而实现对气息的控制。吸气训练与呼气训练不同,在进行吸气训练时,需要将喉咙打开,让气体充分进入到身体中,感受腹部肌群的作用;呼气时需要掌控身体,让气体平缓的吐出体外,在此过程要注意不能像气球泄气一样,一定要保持身体与气体处于对抗状态,利用腰腹以及胸部的力量将气体缓缓排出体外,这时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吸气的时候进行歌唱。

2.运用真声与假声结合训练法。

在进行真假身混合训练时,训练者要注意真假声的运用,将真声控制在与日常讲话时无异就可以,声音要大,厚重并且洪亮,常常用于中低音演唱,用真声演唱高音十分困难,这时就要运用到假声,一般歌曲的演唱都需要运用到假音,是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歌唱技巧,这也就是我们进行假声训练的目的,假声需要演唱者运用技巧控制声带振动发声,声音纯净且轻薄,可以演唱歌曲的高音部分。假声训练要在真声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因此在进行真假音训练时,要首先进行真声训练,再学习假声训练才能够做科学的发声,这样训练出的真假音都会相对自然,在真假声都掌握熟练后,需要开始进行真假音混合训练,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声训练。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几乎没有作品是用单纯的真声或者假声演唱的,因此在演唱民族声乐时,歌唱者一定要做到真假音切换自如,采用纯真声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表演效果,而起对演唱者的嗓子造成一定伤害;反之,单纯进行假音演唱则会无法保持平稳气息,是一种利用声带振动的“伪声”。在这点上,采用真假音转换能够良好的演唱美声,现在很多中国声乐也在越来的训练基础上融合美声的部分训练技巧,很多民族音乐顶尖人才也在随着潮流进步,积极的做着改进。

3.训练声带共鸣的位置。

在进行民族声乐的发声训练,需要训练者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并且反复进行训练。因为好听的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者只有具有优美的声音,唱出来的歌曲才能动人,这也是我们进行发声训练的核心目的,若是想要对声音进行训练,训练者就需要找到声音共鸣的位置,找出自身发音的特点,将自身的优势合理运用到歌唱中,弥补自身歌唱的短板,切实做到“取长补短”。在整个过程中找到共鸣位置是重点,而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够掌握发声习惯,并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有所成效,并且训练者需要坚持长期训练,如果间断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对发声习惯进行重新学习。通过共鸣可以将我们的声音放大,我们平时的声音演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熟练掌握声音共鸣的方法,才可以使自身的声音变得更大、更加饱满。在训练声音共鸣时,我们学习西方美声唱法,将西方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唱法相结合,将之前小范围的共鸣转变为整体共鸣。将共鸣点放在歌曲的咬字上,如此能够使歌曲中的音调可以与歌词相融合,一改我国民族唱法重字轻声的歌唱习惯。民族声乐足球声音纯合、自然,因此进行声带共鸣训练时想,需要将共鸣放在尽量高的位置,掌握在高位置上进行发声的技巧,将共鸣掌握在一个点上,在发声的过程中,需要沿这个点向声带两边缓缓展开,位置就在演唱者眉心的位置后面,但是准确的说是在硬腭之上一点,这样的位置可以使呻吟变得清澈、明亮,保持这样的音色也是很多歌唱者的毕生所求。

4.咬字吐字。

我国民族声乐讲究的就是字正腔圆,其基础就是汉语习惯,需要根据语言韵律,进行良好的吐字咬字。中国具有十分复杂的汉字,包含了单、复、鼻韵母在内的39个种类,各地的地方方言独具特色,所以在进行咬字吐字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自身错误发音的严格纠正。

  在咬字方面除了需要做到咬准字头、延长字腹,还需要收住字位,讲究押韵。需要借助嘴唇来进行咬字,嘴唇的咬字动作需要标准,如此能够咬住字,然而切勿要的过死、过于僵硬。

  在吐字的时候,需要清晰有力,崩、打、粘等属于最常见的吐字法。唇部在“崩”时需要紧闭,然后用力弹出字;舌头和牙齿在“打”的时候,需要具有爆发力的快速送出字;慢慢将字向后过渡到口腔才能够做到“粘”;口腔经过气流的慢慢摩擦才能够做到“寸”;快速把字收住才能够做到“断”。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咬字吐字,还需要做到对声调的合理运用,如此才能够使语言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提升歌唱的感染力。

三、结语

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掌握民族声乐的几种演唱技巧,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训练者可通过训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运用真声与假声结合训练法、训练声带共鸣的位置几种训练方式进行,提升自身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助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