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古代汉语教学很容易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授通论部分也大抵如此。教学模式的落后,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方法停留在过去不进行创新,课程无法达到预期。
一、通过方言教授通论
就学生而言,最熟悉的要算自己的方言了。当学生用自己方言学习古汉语时,兴趣大增。“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方言母语,感知和印证古代汉语知识,使古代汉语课走出遥远的古代,切入我们的现实生活”。1.利用方言教形声字。
许慎:“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江”“河”是例字。声旁与形声字在造字时读音相同或相近。可是在普通话里形声字“江”与声旁“工”读音差别很大。主要在于二者语音变化发展不同步。每一种方言或多或少都保留了一些古音。古人用“工”作“江”的声旁,在方言中可以得到佐证。赣方言中“江”gāng[kaη55]与声旁“工”gāng[kaη55],是一致的。用普通话教这个知识点,说服力略差一些。“河”与“可”道理同前,可以以粤语佐证。2.利用方言教词汇。
古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比较,古汉语里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占多数。在古汉语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方言或者学校所在地方方言进行教学。家乡话,学生熟悉;普通话,他们也熟悉。偶用家乡话,学生颇感亲切。江西都昌话,“天是乌的”。这句话的意思“天是黑暗的”。“乌”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的“黑暗”“乌黑”。闽语的“目”,普通话对应的叫“眼睛”,粤语“头”,普通话有“脑袋”一词对应, 粤语“颈”,同普通话中词语“脖子”相当。闽语“目”,粤语“头”“颈”,是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保留。3.利用方言教音韵。
浮,普通话读音为fú,在平水韵中属于尤韵,在词林正韵中也是尤韵。西周时期“浮”与“休”“舟”等押韵,见《诗经·菁菁者莪》。南北朝时期,“浮”与“游”“楼”“舟”“流”等押韵,参见庾信《咏画屏风诗》第二十四首。二、通过成语教授通论
1.成语中的古今字和通假字。
它们是古今字,前一个为古字,后一个为今字。成语中有的字要按照通假字去理解,会通顺得多。如“受益匪浅”,匪,通“非”,解释“土匪”是行不通的。“厝火积薪”,厝,通“措”》。“拨乱反正”中的“反”,通“返”。
2.成语中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造字时的意义。多数成语保留了原义。例如“赴汤蹈火”“走马观花”等。成语中“汤”用的是本义“热水”,《说文》:“汤,热水也。”至于“残汤剩饭”中的“汤”的意义“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换汤不换药”中的“汤”的意义“中药的剂型”,都是从本义“热水”中引申来的。“走”,本义“奔跑”,引申义有(1)“逃跑”。如“落荒而走”、“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2)“挥动”。如“走笔成章”。(3)“泄露”。如“走漏风声”。(4)“离去”。如“远走高飞”。
3.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常会出现一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和语法功能,这就是通常说的词类活用。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保留不少。名词+名词,如果二者不是偏正关系、同位关系和并列关系,又不是判断,那么当中有一名词不能翻译为名词,必须翻译动词才能义通。例如“敬贤礼士”中“礼”+“士”均为名词,“礼”作为动词“礼遇”。动词用为使动,形式上是“动+宾”,却要做兼语短语来解释。如“羞花闭月”,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动宾词组“羞花”和“闭月”构成。理解时,“使花羞”“使月闭”,其中的“花”既是“使”的宾语,又是“羞”的主语,同样地,“使月闭”中的“月”既是“使”的宾语,又是“闭”的主语。
三、联系生活教授通论
先了解一下生活中用词的一些例子,再讲词的意义,学生兴致会好很多。1.“压轴”的理解。
“压轴戏”是指哪一场戏呢?古代汉语中的“压轴”指的是倒数第二个节目,现代汉语指最后一个节目。是不是现代汉语用错了呢?确实,有的同志就这么认为。如果这样认为的话,混淆了语言的古义(或语源义)与今义,都违背了语言历史发展规则。按照苏宝荣教授的话说,这就是“以古限今”现象。2.“螯”还是“螯”。
“九月初五,已入金秋时节,正是稻熟蟹肥、吃鳌对菊的好辰光。”“鳌”,传说里海中大鳖或大龟。现实生活中见到“鳌”机会很少。应是“螯”之误。“螯”,螃蟹等节肢动物的第一对脚。古人有诗句可以印证,徐渭《题螃蟹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也可代蟹,苏轼《和穆父<新凉)》:“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持螯对菊”指一边持蟹,一边欣赏菊花,多么令人惬意。3.“铮铮”还是“狰狰”。
《真实的北洋军阀是不卖国的》:“现在我才明白在那些北洋军阀中同样有狰狰男儿,同样有忧国汉子,同样有民族楷模,同样有高尚长者。”“铮铮”,金属的撞击声,比喻人的刚正不阿。“狰”,传说中的异兽,有凶狠的意思,如“狰狞”。这样一比较,“铮铮男儿”才对。4.“赍志而殁”还是“赉志而殁”。
“赍”与“赉”,形似字。在表述“赍志而殁”时,常常会写成“赉志而殁”。如果我们把“赍”与“赉”两个词的本义搞清楚了,就不会乱用了。“赍”读ji,抱着、怀着,在成语“赍志而殁”中,怀抱着志向而死去,是说得通的。而“赉”读lài,赏赐的意思,放在“赉志而殁”怎么解释也解释不通。四、通过实践教授通论
1.课前带练习预习。
带着问题预习,有任务驱动,预习效果较好。我们不妨布置习题任务让学生预习。这应该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
上面两个句子,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由“中国队”“大”“败”“美国队”组成,第二句由“中国队”“大”“胜”“美国队”组成。两个句子三个词“中国队”“大”“美国队”是相同的,只有一个词“胜”和“败”是不同的,而且这两个词还是反义词,照理说,两个句子意思应该相反才是。为什么会是一样呢?这是第一个习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把上段文字中词类活用的句子划出来,并略作说明。
2.课后实践。
指出下面一首诗的韵脚字,韵脚字所属韵部,每一句的平仄格律,说明粘对规则,并指出诗中应用的拗救。海上日出
吉辰赤帝运元气,奇美光球洋底来。
天际东方霞锦展,海花万朵火红开。
指出上首诗的韵脚字,韵脚字所属韵部,每一句的平仄格律及标准格律,说明导致差异的原因,哪些粘,哪些对,并指出诗中应用的拗救。
上首诗的韵脚字为“来”“开”,属于灰韵。首句平仄格律为“仄平仄仄仄平仄”,标准格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比较来看,第一句的第一字和第五字出现差异,原因在于第一字可平可仄正常,第五字属小拗,可救可不救。第二句平仄格律为“平仄平平平仄平”,标准格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比较来看,第二句的第一字和第五字出现差异,原因在于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五字是为了就上一句的第五字,小拗还是救了。第一句和第二句属于对。第三句平仄格律为“平仄平平平仄仄”,标准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原因在于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二句与第三句属粘。第四句平仄格律是“仄平仄仄仄平平”,标准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出现差异,原因在于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三句与第四句属对。
课后实践,可以检验学习效果。
五、利用教育技术教授通论
多媒体技术是专指于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通论教学,可以省时省力,教师课堂进行通论教学,对某个语言现象口头陈述也好,黑板上板书也好,都会花很多时间。口头陈述,学生记笔记不容易,黑板上板书,学生记笔记容易,花的时间长,讲的内容少。我们在讲本义时,利用图像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如“臣”的本义是“奴隶”。甲骨文像一只眼睛向下看。再如我们在讲述本义和引申义时,以下面一组句子为例:
(1)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腰
(2)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中间
(3)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拦截
上组句子中的“要”,哪一个是本义呢?把“要”的古字字形找出来,
一个人双手放在腰间,本义是“腰”。其他几个意思也可以找到引申的线索,由人的身体中部“腰”,引申为事物中间,再由名词中间,引申为从“中间”拦截,在“拦截”的意义上引申较为抽象的动词“要挟”。如果用图像构拟:
腰(人身的中间)→中间(事物)→(中间)拦截→要挟
还如在讲词义引申时类型时,也可以借助图表和动画,如:“衷”,《说文》“衷,里亵衣。”
(1)楚人衷甲。 穿在里面
(2)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 围在里面
(3)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内心
(4)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正中不偏
画一个放射状的太阳,太阳中心为本义。
利用技术手段将教授的内容设计成图像、动画形式,教师在授课时一边演示,一边说明,学生学习起来对内容能够充分理解,记忆也深刻。这样,学习古汉语就没有那么枯燥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