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他的代表作品《红高粱》,运用了大量充满想象力的比喻。据统计有近两百个比喻,而且比喻不落俗套,使得整部作品语言形象生动。(郑贞2019:17-18)《红高粱》中大部分的比喻为明喻,或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或烘托营造氛围,大量奇特瑰丽的明喻让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让读者仿佛走进了山东高密那片蓬勃旺盛的高粱地,感受到东北乡在抗日时期民间的爱恨情仇和酣畅淋漓的人生经历。明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词汇修辞格,即“用某一事物或意境来比拟另一事物或意境”。比喻的要旨在于把主体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质通过喻体加以具象化,从而使人对主体事物的这一方面特质有深刻的了解并在心里留下鲜明的印象(李鑫华2001:8)。英汉修辞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以2012年莫言的经典作品《红高粱》,以及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于2005年出版的译文Red Sorghum为例,阐述英汉明喻修辞的异同。
明喻属于词汇手段的修辞格,作用是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所说的表达得形象、具体、生动,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英汉明喻在格式上整体而言是比较相似的,都是以“甲事物比喻为乙事物”,但仍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比喻词,喻体和汉英明暗喻的转变。
1.比喻词的差异。
汉语中表相似的比喻词有:“如”(正如、有如、如同),“像”(就像、好像、活像),“似”(好似、恰似)、“若”(仿佛、俨然、宛然)、……似的(地)、(一)样、(一)般等。英语常见的比喻词有:Like, as, as…as, (just) as…so, may (might) as well…as, as if (as though) 等。汉语的比喻词常为动词,而在英语中,比喻词则为介词、副词、连词或关系代词。下面是从书中找出的一些例子:(1)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莫言 2012:1)
Grandma receded like a distant shore as the approaching sea of mist grew more tempestuous; holding on to Commander Yu was like clinging to the railing of a boat.
(2)……路上叠印过多少牛羊的花瓣蹄印和骡马毛驴的半圆蹄印,马骡驴粪像干萎的苹果,牛粪像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像震落的黑豆。(莫言2012:4)
……cloven hoofprints of oxen and goats, semicircular hoofprints of mules, horses, and donkeys; dried road apples left by horses, mules, and donkeys; wormy cow chips; and scattered goat pellets like black beans.
(3)父亲知道,墨水河底的淤泥乌黑发亮,柔软得像油脂一样。
He knew that the muddy riverbed was black and shiny, and as spongy as soft tallow.
(4)躯干上的皮被剥了,肉跳,肉蹦,像只褪皮后的大青蛙。
As the skin was being stripped from his body, his flesh jumped and quivered, as if he were a huge skinned frog.
(5)余占鳌走过去,弯腰,轻轻地,轻轻地握住奶奶那只小脚,像握着一只羽毛末丰的乌雏,轻轻地送回轿内。
Yu Zhan’ao walked up, leaned over, and gently - very gently - held Grandma’s foot in his hand, as though it were a fledgling whose feathers weren’t yet dry, then eased it back inside the carriage.
以上五句,汉语比喻词都是作动词的“像”,而对应的英文中则出现充当介词的“like”、从属连接词“as…as”、连词“as if”和“as though”。在处理明喻汉译英时,有些时候比喻词或省略,或用相近的词替换,这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汉语多倾向于用动词,为动态语言;并且汉语讲究均衡美,所以往往倾向于词、句的重复。而英语表达多用名词、介词、连词,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为静态语言。英文表达也会尽量避免重复,所以会用同义词、近义词替换或上下义词等方法避免同词重复。第二句中,原作者使用了三个同样结构的比喻句,即喻体加比喻词加偏正结构的喻体,“像”这个比喻词也重复了三次。而译文巧妙利用美国俚语,road apple就是马粪的意思,英语里的固定搭配cow chips指的也就是干牛粪,和中文中的比喻“马骡驴粪像干萎的苹果”、“牛粪像虫蛀过的薄饼”不谋而合,这两处完美展现了中英文中认知经验和认知模式的一致性,比喻词“like”只出现了一次。第三句中,“柔软得像油脂一样”,译文中比喻词用了从属连接词as…as,并且增加了形容词spongy,突出淤泥和油脂都具有相同的柔软和弹性的特性。第四个句子,中文由四个小句组成,动词特征明显,如“剥”、“跳”、“蹦”、“像”。英文中把第一个小句处理为as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主句中有“jumped”和“quivered”作为并列谓语,汉语中动态的比喻词在英文中化为了静态的由as if连词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第五句译文同样用as though连词引导比喻句,并且可以看到英文中修饰语是以定语从句的形式置于中心词的后方,而中文修饰成分基本都位于中心词的前面。
2.文化因素引起的喻体的差异。
各种语言的比喻,都毫无例外地与讲该语言的人民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势必会导致明喻表达上的差异(文军1986:78-85)。英语的明喻(simile)大多来源于圣经、古希腊和罗马神话、民俗、文学作品、地理环境、日常生活等。汉语中的常用的比喻手法主要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民俗等。但比喻之精彩在于“新”、“巧”、“奇”,《红高粱》中,大量奇谲瑰丽且超常规的明喻增强了原文的奇幻色彩。经过对比,笔者发现尽管葛浩文译文基本遵循并保存了原作的风格,大部分的明喻翻译都保留了本体和喻体,向目的语读者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文化信息和写作特色,但部分明喻的喻体还是有改动。例如中文里的鬼神、特有的植物动物食物等。(1)日本兵端着枪,像泥神一样。
The Japanese soldiers stood like clay statues, holding their rifles in front of them.
(2)他站起来,对着奶奶伸出一只鸡爪状的手,奶奶大叫一声,从怀里摸一把剪刀,立在炕上,怒目逼视着那男人。
He stood up and stuck a clawlike hand out towards Grandma, who screamed in horror and reached into her bodice for the scissors;
(3)老太婆头顶秃得像一个陶罐,面孔都朽了,干手上凸着一条条丝瓜瓤子一样的筋。
The wizened old woman was as bald as a clay pot; the protruding tendons on her chapped hands were like strips of melon rind.
(4)那人把奶奶放到地上,奶奶软得像面条一样,眯着羊羔般的眼睛。
The man placed Grandma on the ground, where she lay as limp as a ribbon of dough, her eyes narrowed like those of a lamb.
汉语思维注重“天人合一”,主客不分,习惯从主体自身出发,把情感体验和本体认知合二为一,因为把自然人性化。在《红高粱》这本著作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高粱,骡子,螃蟹,鸽子等无不浸有作者的主观情感。高粱地有腥甜的味道,骡子不仅倔强还会暴怒地保护自己的领地,螃蟹吐着彩沫向人类挑战,鸽子用宽大的笑容回报着奶奶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第一句中汉语把日本兵比喻成泥神,中文里常有“泥菩萨”、“泥人”,赋予物体神化、人性化,这和中国人注重整体性思维有关,人与自然,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因此泥塑可以称之为泥神。英文中译者将这个喻体翻译成clay statue(泥雕像),抹去了神的这层含义,只是客观翻译出原文的基本意思。2、3句英汉喻体有类似之处,都是用上义词替代了中文具体的词。第二句中“鸡爪状的手”,译文是“clawlike hand”(爪样的),第三句中“丝瓜瓤子一样的筋”,译文是“like strips of melon rind”(长条的瓜壳)。中文里形容手干瘦,经脉凸出像鸡爪一样的,也许是国外没有这种说法,所以译文只用了爪样的手。后面一句应该是国外没有丝瓜这种蔬菜,因为采用了一个概括性的词:长条的瓜壳。第四句同样也是由于文化鸿沟引起的喻体不精准,面条是一种在国内十分普遍的食物,而在英文中则描述成了“ribbon of dough”(带状的面团),和软绵纤细的面条是有区别的,因此给人带来的心理联想也会有差异。中国本土特有文化词汇会引起翻译上的一些障碍,一些生动灵活的比喻也不可避免的在译文中会受到表达限制,一些只能采用描述性的语言,一些需要借助上义词或者省略改写,增强译文的可读性,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晦涩或误解。
3.汉语明喻翻转换成英语暗喻。
葛浩文认为绝大多数明喻是能够被西方读者所理解的,这种情况下,他采用直译的方式将源语的喻体意象移植过来传递给译文读者,使译文的形式与内容和原文一致。但一些情况下,译者也将明喻转换成隐喻(metaphor),使译文更简洁明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范畴和阅读模式,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生动而绚丽的风格(廖素云2017:179-183),如下几例所示:(1)方方正正的汽车头,在父亲看来,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蚂蚱头。
The square nose of the lead truck reminded Father of the head of an enormous locust.
(2)镰乌黑,火石褚红,跟煮熟的鸡肝一样。
The steel was black, the flint the deep red of a boiled chicken liver.
(3)父亲看到余大牙的额头像碎瓦片一样迸裂了,紧跟眼见的情景耳朵听到沉闷的枪声。
Raising his rifle one last time, Mute took aim at Big Tooth Yu’s tilelike forehead and pulled the trigger.
(4)父亲的话像一把刀,仿佛把所有的人斩了似的,高粱地里笼罩着痴呆呆的平静。
His words were a sword that decapitated the men with a single stroke. A dull silence settled over the sorghum field.
(5)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像魔鬼,时而像亲人。
She gazes at the sorghum, and through the dimness of her vision the stalks turn crafty and surpassingly beautiful, grotesque, and bizarre. They begin to moan, to writhe, to shout,to entwine her; they are demonic one minute, intimate the next...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名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隐喻是将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影射或婉转的表达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言语行为。隐喻是一种更高一级的形式,它省略了比喻词,因此要求读者具有更高的能力来解读句子所表达的内含意义,辨别隐藏的内在联系(张依依2015:344)。第一二句为英语中名词+of+名词的隐喻结构,省略了原作的“像”、“跟…一样”,变成了“the head of an enormous locust(硕大的蚂蚁头)”、“the deep red of a boiled chicken liver(煮熟鸡肝的深红色)”这是英文常见的隐喻表达手法。通过转换,不仅保留了汉语原文的比喻形象,也符合目的语的行文模式。第三句为形容词性的隐喻。由于英文构词方式灵活多样,形容词十分丰富,英文中常见的形容词性隐喻有thunderous applause(雷鸣般的掌声),the imperial CEO(像皇帝一样的首席执行官)等。这里“像碎瓦片一样”,译文用了-like为后缀构成的形容词,既含有像…样的意义,又十分简洁。第四、五句子译文把原文中的“像一把刀”、“时而像魔鬼,时而像亲人”直接译做是一把刀,是魔鬼,是亲人,这也是隐喻的常见形式,将明喻的“甲像乙”变为“甲是乙”,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感官冲击,也符合英汉构词。
《红高粱》中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明喻可谓是无拘无束、舒卷自如,给读者以新的体验和感官刺激。译者在做到忠实原文的时候,也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部分明喻的本体和喻体是完整保留的。从整体上看,英汉明喻反映出各自语言所代表的民族特色和语言习惯,有其共性也有个性,明喻的运用也极具特色。汉语明喻比喻词多动词,句子呈动态;英语明喻则以介词、连词、副词居多,句子呈静态。英语明喻修辞格式较汉语更灵活多变。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和文化等的差异,在互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异同,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以达到准确、地道的翻译,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范畴,让中国的作品能为世界所接受,国外读者能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