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三线建设是我国毛主席与中共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种我国大规模的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其战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参与三线建设的劳动人民将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传承了下来。我国为了实现历史革命精神理念的传承,逐渐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三线建设记录片,例如《成昆铁路》、《三线学兵》《大三线》等,都是通过影像记录、文献资料的形式来反映当时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凝聚思想共识,促进三线精神与人文价值理念在当代的传播。
一、三线建设纪录片形成的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也在台湾海峡多次开展入侵中国大陆的军事演习,我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社会形式,需要对国内的工业产业建设进行改革,从而在改革活动中提高国际的综合工业产业竞争力。而我国的工业、科技、国防等经济产品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地区,这就使得我国的工业产业建设将基于区域位置而划分为大三线与小三线的行政规划,并基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来开展国防尖端项目,并且通过产业转移与改制的形式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三线建设距今已有60年的历程,并且其工业建设也形成了当代诸多工业遗产与个人先进事迹。将这些成果通过影视再现、三线建设人物口述的形式进行纪录片的编创,能够将党史的历史图景再现,同时更好地将其实践过程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在当代社会进行传承,更好地激励当代社会群体不断向前发展。二、三线建设记录片的整体发展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从三线建设以来,我国关于三线建设记录片的数量较多,纪录片的类型也更加丰富,而且在当代拍摄艺术与影视叙事艺术的加持下,我国的三线建设题材纪录片的呈现形式也更加多样,这些纪录片的呈现形式也逐渐从歌颂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成就转化为历史变迁过程中的普通个体,其纪录片的呈现也更加重视人文关怀理念在影片中渗透与反思。1.聚焦三线建设群体,探寻普通人物故事。
就我国的这些三线建设题材的纪录片而言,这些作品是围绕三线建设这一历史发展阶段中展开的叙述,且核心思想在于用此类文献纪录片与历史影像纪录片来铭记历史,更好地用纪录片的形式传递国家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无论是上世纪的《三线学兵连》、《难忘的三线》等纪录片,还是21世纪之后的《三线学兵》、《永远的铁道兵》、《小三线青春记忆》等影片,其影片拍摄的基础都是围绕历史上三线建设的阶段,并且基于该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实践进行历史性的还原,而且在21世纪之后的纪录片呈现过程中,其影片更多是一种探寻三线建设过程中的普通人物故事,并且采用人物口述的形式来进行纪录片形式的创新。可以说,三线建设记录片来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能够在历史重现的过程中进行反思。2.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宏大转向个体叙事。
纪录片是一种对于真实与历史发展情况的反映,对于记录片而言,最重要是不是其片中呈现的内容,而是在影片呈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真理与价值。在三线建设纪录片的呈现过程中,其影片更多是通过情节故事来强化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价值。可以说,我国现代的三线建设纪录片已经从上世纪的侧重宏大叙事风格转化为个体化叙事,这就能够通过个体的自我表达来进行整个影片的呈现,以此来用人物个体的语言来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3.用细节来构成故事,用故事来塑造人物。
记录片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具有较高的纪实性。对于三线记录片而言,同样也需要通过史实性的历史内容进行呈现。但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三线建设情感尚且处于一种未公开的状态,而且诸多的档案与资料都处于一种未公开的态势,随着后期国家资料与政策的公开,我国的三线建设相关内容也受到了大多数人群的关注,且此类纪录片也能够采用一种纪实性与故事性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纪录片呈现。三、三线建设纪录片中新中国银幕形象的建构分析——以《大三线》为例
1.从题材内容看:历史题材现代化解读。
在此类三线记录片的呈现过程中,其影片的题材均是居于三线建设历史阶段形成的记录性影片,其影片的内容是一种基于历史题材而形成的现代化解读,并且能够基于历史性的影片而进行现代生活的反思。例如在《大三线》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呈现过程中,其影片便是通过文字解说以及三线建设参与人员的采访实录来进行影片编创,这就能够通过当代的三线建设的参与人员来进行历史故事的再现。从国家形象的塑造角度看,该文献记录片不仅能够通过文字解说的形式将党史的历史背景进行阐述,从而通过画面与解说的配合来提高文献纪录片的历史价值,同时,该类记录片还能够用社会的普通个人来讲述三线建设故事,是通过个体化的讲述来反应国家工业化建设发展的进程,从而更好地用人物的口述来形成一种公众的历史文化记忆,能够通过个体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来进行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2.从叙事视角看:平民化叙事以小见大。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看,该文献纪录片采用一种外视角叙事与内视角叙事相结合的形式来对于三线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影像化的呈现,一方面采用了历史独白、口述历史的形式来进行内视角叙事,同时又辅助性地应用了“画面+解说”的外视角叙事,从而通过一种公众基于组合的形式来对三线建设发展历史进行还原。而且在公众口述的过程中,公众口述的口吻也更加贴合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婚、吃饭、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都能通过历史性的影像资料进行呈现。可以说,该记录片在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主要是基于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来进行集体意义空间的建构,并且在建构过程中采用以小见大的形式来反映出当时的艰苦奋斗、不怕困难、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与三线精神。3.从镜头表达看:文献访谈影像化呈现。
由于当代文献纪录片难以对当时的历史图景进行直观的拍摄与记录,这就使得文献记录片更多是基于文献与历史资料基础上形成记录性影片,并且在结合亲历者的口头讲述与访谈实录来形成质化的文献资料。一方面,从镜头的呈现来看,该影视结合了历史资料记录的镜头与当代摄影技术形成高清镜头,这就能够在影片镜头的清晰度层面形成一定的对比,能够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拍摄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强调了我国新中国技术水平的现代化提升。另一方面,在这些清晰度较低与较高的镜头对比过程中,观众能够对于经典的历史场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而且在当代参与者的辅助性叙事与解读的过程中,更好地将三线精神、三线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传达,用镜头语言来表现出新中国建设给民众带来的新变化。4.从市场效应看:民族记忆形成文化自信。
对于三线建设纪录片而言,其作为我国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其能够通过记录片的影像化呈现来塑造国家形象,使得国家的形象塑造更加立体化。特别是针对三线建设的基层干部、基层职工的调查访谈中发现,诸多干部与群众不计得失,而且在艰苦的条件中开展着现代化的工业机器建设。在新媒体发展的换件下,该文献纪录片打破的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通过新媒介镜头重构的形式来将老三线人身上的故事、经历进行分享,从而将他们身上的价值理念进行现代化传播,这也就是基于一种历时性的记录来了解大众对新新中国建设的评价,基于一定市场宣传效应来强化国家文化自信的宣传与社会化传播。四、从三线建设纪录片看新中国银幕形象宣传电影的发展方向
三线建设纪录片作为一种文献记录资料,其能够通过影像化的镜头来进行国家形象的宣传与塑造,更好地在当地社会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在社会形成一种广泛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力量。对此,在新中国银幕形象的宣传活动中,该类文献纪录片更需要从细处着手,基于一种平民化、人性化的角度来进行社会现实的思考,以此来通过影视镜头来与社会公众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用革命精神来引导、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提高大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大众的国家认同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五、结语
纪录片是一种反映历史发展变迁,丰富我国历史发展资料的重要形式。对于三线建设纪录片而言,其影片能够将我国的历史发展图景进行直观化的呈现,丰富我国相关的历史资料,实现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可以说,此类记录片能够将中国国家形象进行银幕化的解读与呈现,也就是通过一种主旋律价值观宣传的形式实现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性教育,更好地用影视化宣传的手段来凝聚思想共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