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农民革命者形象比较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7876
金衍廷 刘艳萍

  延边大学

  《李家庄的变迁》是中国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以农村和农民为出发点,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李家庄的变迁》讲述了主人公张铁锁由朴实农民蜕变成农民革命者的过程,同时展现了抗日前后李家庄的面貌变迁。赞颂了农民敢于推翻地主阶级以及日帝压迫的革命精神。而朝鲜作家赵明熙创作的《洛东江》以朝鲜日据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洛东江畔的农民革命者朴成云奋斗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朝鲜农村面貌变迁以及洛东江畔农民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程。《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虽然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两部作品,但两者内容皆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不同国界的农民革命运动,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在经历、精神品格等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本文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张铁锁与朴成云两位农民革命者的共性特征以及个性差异。此外,在知网中搜索“《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比较研究”词条结果为0,因此本篇《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的比较研究对今后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一、张铁锁与朴成云形象的共性特征

1.命运多舛。

由于20世纪上半期中国和朝鲜都在经历战争与剧烈的社会变革,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生存状况可谓朝不保夕,《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中,张铁锁与朴成云颠沛流离的过往正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恶劣生存条件的控诉。在《李家庄的变迁》之初,张铁锁便伴随着“地产纠纷案”出场,以村长李如珍为首的地主阶级不依不饶,搜刮民脂民膏,即便张铁锁做出退让,最终他还是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这导致他背井离乡以寻求生计。然而村外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军阀割据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在军阀眼里只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蝼蚁,当农民的剩余价值被榨干殆尽,便任其漂泊,因此张铁锁眼里来之不易工作随着山西四十八师留守处的解散而落空。纵观张铁锁曲折的谋生经历,真可谓“身世浮沉雨打萍”。而在《洛东江》中,主人公朴成云的人生经历也不容乐观。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深入,洛东江畔农民的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心系国家安危存亡的朴成云加入反日“三.一”运动,却被捕入狱。朴成云出狱后村庄已经物是人非,同其他村民一样,他只得前往中国东北开启流浪之旅。然而中国的情况也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景象到处可见,这四下混沌的情况令朴成云深知逃避无用,唯有反抗才能改变局面,于是重返故土开启革命斗争。

2.勇于革命。

细读《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不难发现,在麻木懦弱的农民群体中,张铁锁与朴成云敢于革命斗争的精神显得弥足珍贵。在李家庄,村长李如珍向来是权威的代表,村民们非常畏惧他,以至于全盘忍受他的欺辱。从张铁锁落难时没有任何一个村民敢向他伸出援手的情形便可看出村民的神经已被完全麻木,地主阶级统治的阴霾笼罩着整个村庄,村民们早已不知何为正义。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环境下,自然就会滋生倒向地主阶级的“墙头草”,小毛便是“墙头草”的鲜明代表,这类人较之于普通村民更为可悲,虽然他们依仗地主的淫威过着体面生活,但殊不知自己已沦为不折不扣的走狗。就是在如此歪曲的世道下,张铁锁勇敢地接过小常先生递来的“共产主义”火炬,尽管势单力薄却扭转乾坤,让大批村民加入共产党。反观洛东江畔朴成云的故乡,农民们最大的恐惧来源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胞甚至蔓延到地主阶级,以至于两者狼狈为奸合力压榨穷苦的农民。在如此水深火热的情况下,拥有一份安稳的收入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此朴成云农业助手的工作引得同村人羡慕,他的未婚妻罗莎取得教师一职也令其父非常满意,以至于当罗莎想辞职投入革命时就遭到父亲愤怒地谩骂。从以上分析中可见,在两部作品中大多数农民并不关心时局,无论遭受多么严重的压迫,他们也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因此,张铁锁主动向共产党靠拢并带领农民加入牺盟会、朴成云愤然辞职参加反日运动并带领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等种种激进行为在当时苟延残喘的农民群体中如同金子般闪闪发光,不愧为20世纪上半期中朝典型的农民革命者形象。

二、张铁锁与朴成云形象的个性差异

1.外在性格不同:忠厚老实与勇敢激进。

从《李家庄的变迁》起初,张铁锁在“土地纠纷案”中甘拜下风的态度就能明显看出他是个任人摆布的“老实人”,其反抗意识甚至不如妻子二妞。二妞至少敢奔赴“土地纠纷案”现场大闹以示不满,张铁锁却灰溜溜地回家趴在炕上大哭。当二妞与乡亲们提出去县里告发村长李如珍的恶行时,张铁锁依旧心存顾虑,生怕会惹怒李如珍。“土地纠纷案”尘埃落定,判定张铁锁为败方时,他的反应也只是忍气吞声接受处罚,而心中无处释放的冤屈导致他生了一场大病,幸而在二妞的照顾下才能再次起身谋求生计。除此之外,从张铁锁初见共产党小常同志时的卑微姿态,就可看出他刻在骨子里的自卑,由于受惯了地主阶级的欺辱以及封建思想的荼毒,他在潜意识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低人一等、要谨慎谦卑。而朴成云的性格与张铁锁恰恰相反,他的行为向来激进,并且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放弃稳定生活参加反日“三.一”运动。失败在朴成云眼中也只是过眼云烟,无论是农民革命斗争失败还是被日本警察逮捕入狱,他的革命意志都不曾消沉。此外朴成云也是一位勇敢乐观的革命者,当好友决定离开洛东江畔时,他以自己乐观的态度鼓舞好友,并向其阐述坚持革命斗争的必要性:“我们无论如何也应当留在这里,为了阶级的事业,不论去中国、印度,还是去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样。但是对我们来说,留在这里工作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2.革命探索方式不同:被动接受与主动探索。

张铁锁并非自发走上革命反抗道路。由于地主势力在李家庄“一手遮天”,加之旧农村本就闭塞落后,村民们根本不知公道为何物,地主无耻的剥削行径在他们看来已经习以为常。而性格本就憨厚老实的张铁锁在如此歪曲的世道下境遇必然更加悲惨,在小说起初他就没有激进的反抗意识。真正打破这种僵局的当属共产党小常先生,正因小常先生的介入张铁锁才知道世界上有共产党这样光辉伟大的党派是为受苦受难的人们做主的,他甚至感叹到,“这天晚上时是他近几年来最满意的一天,他觉得世界上有小常这样一个人,总算还像个世界。”由此足见在张铁锁的心中,生存是多么艰难、世界是何等扭曲与残酷,有幸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宛如重获新生。基于以上诸多自身与外在因素,张铁锁无法像朴成云那样奋起反抗,更无法自主萌生革命斗争意识,幸而有以小常先生为代表的共产党介入张铁锁的人生,他才有机会开启革命生涯。纵观朴成云的一生,可谓是在不断探索中度过的。洛东江畔村落的不幸与李家庄有所区别,对于前者来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才是导致不幸的罪魁祸首,而地主阶级只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当国家危在旦夕之时,每个人都会为国家利益而奋起反抗,朴成云这个农村青年也不例外,较之张铁锁,他具有更为激进的反抗意识,甚至不惜放弃稳定工作,冒着坐牢的风险参加反日“三.一”运动。当村人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落荒而逃,他却以个人为单位在外不断探索,吸取社会主义思想。五年后回到洛东江畔,朴成云清醒意识到除了民族矛盾,农村的阶级矛盾也相当严重,于是他亲自组织农村的社会运动团体,俨然是一位农民革命运动的领导者。虽然革命斗争屡次失败,但朴成云越挫越勇,以至于最终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先给了朝鲜农民革命运动。即便如此,死亡也不是朴成云革命斗争的终点,他勇于革命的精神启发了更多有志之士前仆后继地加入农民革命。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朴成云的未婚妻罗莎,在朴成云的启发下,使她从一位普通教师脱胎换骨成为救亡图存的革命斗士。综上所述,可得出张铁锁与朴成云在阶数革命意识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反差,前者被动接受,后者主动探索,甚至还成为革命意识的散播者。

3.人物命运结局不同:奋勇向前与英勇牺牲。

共产党小常先生令张铁锁备受启发,共产党进入农村开展根据地建设更是让李家庄的局面开始扭转,各项改革措施都非常适用于李家庄。在共产党正确的引领下,以张铁锁为代表的农民阶级认识到这场革命斗争关乎切身利益,而农民团结起来的力量如同洪水般无法阻挡,曾经专横统治农村的地主阶级在这样强大的力量面前显得弱不经风。因此以张铁锁为代表的村民通过艰苦斗争实现在村中减税降租,令村民真正感受到革命果实的甘甜,这促使整个李家庄的风气都朝着团结革命的方向发展。即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爪牙伸向村庄,作恶多端的地主李如珍又做起日本的走狗,但是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大背景下,他最终被团结的村民们公开处刑。村民们这种暴力近乎血腥的斗争映射了无产阶级崛起的势力势如破竹,这符合革命发展规律。随后李家庄的人力、物力、收成蓬勃发展,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农民们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爆发,此时共产党再次成为抓捕对象,李家庄的村民们不再忍气吞声,主动维护由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胜利果实,至此李家庄的村民们早就不是曾经任人宰割的羊群,他们蜕变成了主动追求幸福的集体。因此,张铁锁作为李家庄的一员,同村民们向着正确、且符合中国农村发展规律的方向探索,他得迎来了美好的结局。在《洛东江》中,通过分析朴成云波折的经历不难得知,他的确一直在探索,但始终没能找到适合朝鲜农村的革命方式,除此之外他所处的正是朝鲜日据时期,朝鲜已经接受日本统治,因此在不赶走外族侵略的前提下,想要在农村进行革命探索无疑举步维艰。因此朴成云回到洛东江畔开展的革命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至此他依旧没有放弃革命,而是启发罗莎带着他的遗志前往苏联寻找革命斗争的出路。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朴成云在本国文化、他国文化以及殖民文化之间彷徨不定,这源于日本入侵给朝鲜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朴成云同许多四散而逃的洛东江畔村民一样,找不到归属感,因此他开始模仿其他国家甚至“殖民者”日本的文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拯救自己的家乡,这种探索方式必然会导致失败。

三、张铁锁与朴成云形象异同性根源探析

1.时代背景因素。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朝鲜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各系军阀混战,在山西有阎锡山代表的晋派军阀。早在1918年,阎锡山便开始着手山西农村规划,首先改编村制,其中有一条规定就是设置村长一职,并设立村公所,宣扬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伦理道德,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地主阶级在农村称霸的趋势。于是在《李家庄的变迁》中,赵树理就设置了李如珍这样披着村长外皮的地主专横压制农民,利用在村公所开会的名义冠冕堂皇地问责“犯错”的农民,而农民们只能忍气吞声,由于本身就处在封闭的村落,没能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封建思想早已将他们的反抗意识扼杀。在个别农民受尽压榨后,他们只能到外地谋求出路以养家糊口,张铁锁就代表着这样颠沛流离的农民,幸而有共产党出现,穷苦农民以及农村才有了希望。起初多数农民不了解共产党,但是有少数像张铁锁这样具有革命意识的农民,通过耐心讲解让大家放下疑虑,带领他们向共产党靠拢。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们终于有了革命意识,并且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地主阶级是导致他们困苦的根源,接下来便是奋起反抗,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推翻压迫。

  《洛东江》是以20世纪上半期朝鲜日据时期为背景的。在1910年至1945年这段长达35余年的岁月里,日本一度在朝鲜大肆殖民。在俄国十一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以美国提出民族自决主义为契机,1919年3月1日,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三一”爱国独立运动,反日革命浪潮袭卷全国,给日本帝国主义带来沉重打击。这次运动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残酷镇压下最终失败,但它却给饱受蹂蹭的朝鲜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赵明熙塑造的朴成云这一形象的革命探索征程便是从参加反日“三.一”运动开始的。朴成云离开洛东江畔的村落首先是因为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生存条件恶化,其次是因为他想去国外吸取革命经验从而回国后拯救家乡。反日“三一运动”后,日本意识到仅仅凭借武力方式尚不足以统治朝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政策,提出了所谓“文化政治”。其内容中就包括任用朝鲜人官吏并改善其待遇,废除民族差别;承认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增进民众福利实施地方自治制度,培养民风,振兴民力,尊重朝鲜的文化和习俗等。这些政策的背后实质上是美化其殖民统治的巨大阴谋。在日本编织的骗局中,朝鲜人民的革命斗争不可避免的具有保守性,因此无法冲破桎梏。因此在《洛东江》中,朴成云通过启蒙和培养农民实力的措施也无一例外的失败,自身并被日本警察抓走,惨遭毒打后难以康复导致死亡。而在朝鲜农村,代表日本垄断资本利益的总督府主导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移植和发展也对朝鲜农业造成破坏。日本以垄断资本为首的资本为调配日本资本主义所需的粮食,依仗总督府权力进行产米增殖计划,并且在该过程中以地主为媒介统治朝鲜农民,这导致朝鲜地主与农民的矛盾逐渐扩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只得逃离本国寻找生计。

2.作家塑造因素。

赵树理的作品大多聚焦农村民生问题,他的视野之所以能锁定在农村、农民这个范畴,首先是因为赵树理自身就与农村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系,他是农民的儿子。这使赵树理对农民的愚昧、怯懦等品格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并挖掘到农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如同金子般发光的朴实人格。因此在赵树理笔下,张铁锁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敢于颠覆旧农村的格局;他在外漂泊,但回归农村是他命运的归宿。在《李家庄的变迁》中,李家庄虽然存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但它也并非是阴森恐怖的绝望之地,在张铁锁一众农民的斗争下,它向着光明发展,就犹如张铁锁逐步走向希望的人生。而张铁锁与李家庄的这种良性发展情节与赵树理自身的社会信仰和对未来的憧憬有着本质上的联系,通过对张铁锁的命运变迁进行描述,折射出广大农村的发展变化,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村得到真正解放。

  《洛东江》中朴成云在外颠沛流离,回国几经探索最终失败的人生经历与作家赵明熙的亲身经历有着密切联系。赵明熙参加过朝鲜反日“三.一”运动,其本身就具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但是由于他身处在如此复杂的时期,日本文化大量输入朝鲜,导致他在朝鲜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之间彷徨。从赵明熙到日本东洋大学人道哲学伦理系留学并学习先进文化就可以看出这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模仿,但模仿是源于确认自身劣等感之后的尝试,这种在认为比自己所属文化更优越的文化里寻求出路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失败。结果就导致赵明熙在自己的意识里失去了故乡,他在哪里都感受不到归属感。此外,朴成云悲剧的结局很大程度上与赵明熙在不断探索中戛然而止的人生有着关联。由于深切体会到朝鲜国内境遇每况日下,赵明熙生前从未停止探索,加入“卡普”文学联盟后他创作出许多反应广大人民疾苦以及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学作品,但这种奋斗时光终究在日本统治当局的强力打压下终止。在经历这段失败的过往后,赵明熙依旧向往光明,就如同在他的笔下朴成云虽然死了,但是有罗莎这样新生的革命者探索光明的未来。不幸的是赵明熙终究在1942年死于苏联,他没能看到朝鲜日据时代结束的那一天,他把一生经历和向往都留在文学创作之中。

四、结论

本论文通过比较张铁锁与朴成云两位农民革命者形象,透过两者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透视出《李家庄的变迁》与《洛东江》两部作品背后深沉的社会、时代因素。虽然赵树理与赵明熙来自不同国度,但两者皆目睹过社会变革时期农民生活的疾苦,因此才能有感而发,将自己对农民的怜悯写于字里行间。尽管两位主人公的结局一喜一悲,但都流露着作者对农民革命斗争历程的赞颂。本文结合作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全面分析了导致两位主人公存在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的原因,探讨了中朝两国农民革命者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揭示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革命成功与朝鲜农村革命失败的根源性所在,对分析其他中朝小说中的农村革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注释:

  1.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2.赵明熙(1892年~1942年),朝鲜作家。号抱石。生于忠清北道镇川郡一汉学者家庭。

  3.三一运动(朝鲜语:????;英语:the 1919 Independence Movement of Korea)又称独立万岁运动,是指1919年3月1日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

  4.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

  5.《朝鲜现代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87页.

  6.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第35页.

  7.朝鲜日据时期(朝鲜或韩国称为日帝强占期、日帝暗黑期、倭政时代,日本称为日本统治时代の朝鲜)(朝鲜语/韩国语:?????),指的是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接受日本统治的时期。

  8.邓美玲.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韩国无产阶级文学“混杂性”问题研究——论赵明熙的《洛东江》[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6,4(03):80-85.

  9.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

  10.邓美玲.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韩国无产阶级文学“混杂性”问题研究——论赵明熙的《洛东江》[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6,4(03):80-85.

  11.邓美玲.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韩国无产阶级文学“混杂性”问题研究——论赵明熙的《洛东江》[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6,4(03):80-8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