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的影响下,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倡导学生在学习较为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能够使用辅助教材或者课文注释做到理解文章内容,做到在阅读古诗词时,能够感悟作者意思,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在此要求下,教师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的优势条件,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打破学生对文言文枯燥难懂的印象,让学生做到热爱学习文言文,同时这也是每位语文教师急需探讨的事。
一、创设课堂导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堂中,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曾有一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认为,挖掘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就在于课堂导入,教师只要把教学开始前这个“头”起好了,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后续的教学有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运用各种手段,在课文正式教学前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学习氛围和情景,引导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存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情境和氛围中渐入佳境,引导他们逐渐走到新课程的学习上去。课堂导入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实现,比如播放与文章相关联的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提前感知新课程内容的学习氛围。在学习故事类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氛围,也是课堂导入的一种方式。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前,教师应当对文章背景详细的了解,《世说新语》写作背景是在东汉魏晋时期,主要收集了一些逸闻轶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了解那个时期一些比较出名的故事,找到相关的视频、声音、图片等资料,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再通过这些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课程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通过口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收集来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新课程的情景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通过口头讲述故事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用语应当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学生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资料、事迹等,比如在学习《论语》、《西游记》课文时,老师可以讲述孔子和吴承恩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让学生对作者有基本的了解。又或者教师在课前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感染,进入学习情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二、通过指导文章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古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对一篇文章阅读到一定次数的时候,再深奥的意思也会变得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文章朗读指导,让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文言文与现代白话语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字的意思,前者更加复杂深奥,很多时候文言文的字与现代文是同一个字,意思却不相同,或者一个字词却有着多个不同的意思。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很困难,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文言文时,除了要做到最基本的字音发音标准句子朗读正确的要求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上进行朗读,对文章的大意有了解,学生才不至于有读天书的感觉。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文言文情味的朗读指导,只有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想法,感悟作者语言运用的意思。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询问老师,同学及时的解决问题。文章朗读也有多种形式,比如课前预习时可以进行默读;在学习生字生词时可以进行小声的朗读;当老师在有情感地朗读文章时,学生可以进行跟读;在把握和理解文章意思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齐读;学习有故事的文言文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当要背诵或者复习文章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记忆。三、通过指导学生品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品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能够让学生从课文的特色出发,把握住文章的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特色等,学生通过学习文章把这些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积累,从而运用到语文作文的写作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品味文章,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和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学习作者语言技巧的同时也增强了语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品读并不是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而是要有侧重点,老师在指导学生品读时应当有重点,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对文章有进一步的思考。学生的自主思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学生要掌握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然而课堂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学生真正掌握到的知识点并不多,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第一,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文章有独立的见解。比如在学习文言文《孙权劝学》时,鼓励学生多使用辅助教材,把握文章注释来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找到生字生的注释,获取主要信息,对文章故事有大概的了解,在这一步只要求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故事的大致意思,而不要求详细到每个字的意思。第二,对于学生的大意陈述,老师要适当的提出疑问,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答案。学生对文章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出质疑,让他们发现他人或自己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对于文章的重难点,比如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等,老师要重点讲解。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而不是全程给予指导,点拨后明确具体意思,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三,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巩固理解。主要通过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四人一组,每人一段或者一句进行翻译,再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或者补充,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平等享有课堂发言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最后老师应当对学生翻译加以总结,对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鼓励翻译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给予学生信心和支持,让学生提高对于文言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四、学会归纳,注重积累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归纳积累的过程中,应当有详细的计划,比如采取字词分类的归纳方式,或者按照课文目录顺序来进行归纳,通过归纳能将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积累,使得学生的古言文语言材料和知识得到丰富和发展,当学生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后,自身的文言文阅读量和学习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由于文言文涉及到的知识量多而广,学生在学习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归纳,很容易将知识点记混,比如一个文言文字或者词有多重意思,将它的不同意思进行比较和归类,有助于知识的累积。比如“开”字,在不同的语句有不同的意思,既有“打开”又有“散开”的意思,学生通过它在不同语句的意思分析,能够进一步加强认知与理解。通过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可提高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除此之外,将意思相似的字词归纳起来,也是对复习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平时应当准备一个的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文言文知识,对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的知识进行有计划、有侧重点地梳理。针对字词,学生可以建立专门的词库,将课文上、作业上、试卷上、或者自己的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字词进行分类别的归纳,在归纳的过程中,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同时还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当需要查找或者复习字词的时候,直接通过笔记本,能够很快的找到对应的地方,从而提高查找或者复习的效率,让文言文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归纳积累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纵向积累,也要做到横向积累。即是除了对每篇课文的字词和知识点进行整理,还应当回顾前面学过的语法和字词的用法,将以前所学的和现在老师教的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共同之处,探索出文言文遣词造句、字词运用的规律,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之能够应用到后面新课程的学习中。五、丰富课外阅读和活动,引导学生写作
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的丰富文化底蕴,而传承下来的主要方式就是依靠文言文,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让兴趣成为其学习文言文的动力。老师可以选择经典优美、寓意深远的文章为学生进行朗读,讲解文章主要内容或者背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通过讲述一些古代文学家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和活动,对有兴趣和能力进行写作的学生进行引导。其实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课文对于真正想要学好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是不够的,老师应当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经典优秀的古言书籍,方便学生去图书馆借阅,或者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书籍地址和电子书版本,上传到班级群里,方便有兴趣的学生自行下载阅读。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应当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巩固知识点,还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当学生课外阅读到达一定量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对优秀作品进行鼓励和展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多组织与文言文相关的知识竞赛或者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获得学习的动力,感受到活动带来的轻松氛围,在课外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六、结束语
语文文言文教学需要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课前导入环节,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科学地朗读,在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时把握文章重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在考察和评价学生古诗、文言文学习能力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做到理解记忆和积累、是否能正确运用工具书和注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意思,以此使得学生做到有效学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