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看音乐对文学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5967
刘 一

  中央民族大学

一、音乐影响作家创作的作用原理

音乐与文学皆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二者皆具艺术美。人们可以由美求真,获取善的力量。音乐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使人明善恶、辨是非、追求美与爱的积极作用。柏拉图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陆一帆认为:“在先进的审美理想的引导下,就会以美的法则来塑造自己,使自己的外表、举止、服饰、风度、行为与心灵、性格、情感都统一在美的基调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余华一改以往对待人生与世界悲观消极的态度,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他认识到作家应追寻与表达真理,而不是发泄与控诉,他认为作家更应采取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善恶。在创作过程中,他通过古典音乐激发创作灵感,安抚创作时的过激情绪,这使得余华的文字中常常透露着纯正典雅的味道、对纯真的坚守、对真理的追寻。

  余华通过古典音乐带给他的“高峰体验”应对消极情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理论,是指一个人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是一生中最欣喜、最幸福、最完美的时刻。余华说:“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迅猛地热爱上了音乐…音乐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如敞开的土地,愿意接受阳光和月光的照耀”,这种突如其来的“爱的力量”的感受,即为“高峰体验”。余华自1994年开始聆听古典音乐,并在半年之内买了近三百张CD,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透露自己每天聆听古典音乐的时间是从起床一直持续到深夜。古典音乐为余华带来创作叙述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充分地体现在其后期的文学作品中。

二、影响余华创作的具体篇章

1.巴赫《马太受难曲》。

受难曲是记录了耶稣最后的晚餐、被捕、审判、责骂、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从十字架上放下等重要经过并用圣吟等演唱出来的音乐。西方学界认为受难曲的音乐着重表现走向救赎的情绪。沉浸在这些音乐作品中,也就等于从同情走向拯救。这一点与余华小说中不断渲染的两个主题—“苦难”与“救赎”相契合,余华笔下的世界也充满着血腥与暴力、作品中的人物饱受人世间的苦难。《许三观卖血记》整个故事讲述的是鲜血救赎,通过十二次卖血以及许三观不断地摆脱生活的绝境,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文字对于现实的穿透力与令人窒息的冰冷感,与《马太受难曲》中耶稣受难的高潮场景带给人心理的冲击感有着极大的相似。

  巴赫的音乐诞生于巴洛克音乐文化背景当中。“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的barroco,是指一种不规则形状的珍珠,本意是不合规则。巴洛克作为一个君主专制的时代,诞生的各类作品风格迥异。艺术创作巅峰时期的巴赫,开始寻找最简洁、朴素的方式,以尽可能少的素材来构成一个音乐作品。他以极强的能力包容了一切而又改造了一切。在这首曲目中,器乐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达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他的音乐,简单的也就是最复杂的,是最基本的点、线、面的复杂变化,将近于数学于逻辑。他的音乐被认为是音乐的建筑,在简单的音符组合中,内涵极其丰富,结构严谨庄严。有人认为,他的音乐是一种“神的声音”。这就解释了余华认为巴赫用悲伤、快乐、宁静等复杂的情感重复地演奏几个简单的旋律,这种创作技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就是用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结构表达出深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内涵。

  余华认为巴赫像是一个游吟诗人,他的内心如同他本人丰富的生活阅历一样宽广。作为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他的音乐大多为表达对主的崇拜,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信仰。在巴赫看来,音乐是他通向天国,与神灵对话的云梯。音乐本身就是天堂的奇迹,音乐所要歌颂的是神灵创造的和谐。这就解释了为何余华认为其音乐是极致后的单纯,余华的写作也在其影响下指向了文学的深处。

2.布鲁纳克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布鲁克纳在写完此乐章之后,将这部分乐章称之为“德国的野人”。从乐曲创作上来看,小提琴的激烈颤音之移动开始,中提琴与大提琴在这中间穿插,逐渐增加力度后,再度恢复平静,接着便由木管与法国号以应答的风格处理此一主题与其转为型。音量逐渐增强到达顶点后,由铜管强有力奏出主题,再以发展的风格的处理主题而去。音乐平静下来后,改木管进行发展。然后再现开头的乐段,以主题形成的浑厚顶点结束第一段音乐。

  布鲁克纳的研究者们对此进行详细的解读,他们认为第二章“采用降A大调、四分之二拍子写成,速度转慢,并使用竖琴乐器。小提琴首先在其他弦乐刻画的节奏上奏出洋溢幸福感觉的主题。不久后,法国号也以丰富的表情加入演奏,竖琴同样柔和地加入阵容。最后由长笛与法国号奏出主题动机平静地结束中段。其后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的表现。这就解释了余华在这个乐章听到了一个时代倒下去的声音、庄严缓慢的力量。大号与小提琴、竖琴等弦乐的柔和声音配合这一乐章的慢速演奏,给予人幸福与爱的感觉,与前几个乐章相比,能够使人的情绪平静下来,由于仍旧笼罩着第一乐章的悲剧色彩,这种缓慢的节奏便增添了肃穆感,因此使人冷静,引发作者深思。施咏说:“日耳曼民族···几乎是以研究哲学的态度来对待音乐···并力求通音乐追求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崇高的启示。”余华后期的冷静与理性,是在以贝多芬、海顿、莫扎特等人为代表的德国古典主义音乐中获得的。他在音乐中不仅听到了爱与救赎,更通过音乐追寻到了真理。

3.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本人认为,悲剧并非完全蕴含悲伤的情绪,悲剧性的内容中往往蕴含作曲家强烈的爱憎、悲愤等情感,从这一点上看来,肖斯塔科维奇就像是是余华的知音。《第七交响曲》是一首充满了赞美民族精神的乐篇,气势宏伟而壮大,充满戏剧性和悲剧性。全篇共分为四个乐章,在第一乐章中首先描绘了战争之前人民的安定祥和的生活,并通过悠扬的短笛和小提琴进行平稳的演奏,此后,通过鼓声和变调揭开战争来临的序幕;第二乐章通过双簧管、竖笛、竖琴、长笛的接替,描绘了在悲伤情绪笼罩下的对于美好人生中快乐生活的回忆;第三乐章延续了第二乐章的基调,通过低音大提琴与锣交互演奏,表达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第四章增加了配乐并将乐曲引入高潮,通过小号、木管、铜管、小鼓等乐器交互演奏有力地表现出战士们不畏惧艰难困苦、英勇拼搏的感情,整首乐章最终在辉煌的凯歌中结束。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如史诗般宽广,他本人的人生经历也是充满坎坷与磨难的,然而他始终勇往直前。余华欣赏并借鉴了他在反映重大社会事件题材的音乐中热情浓厚的情感色彩、悲剧性矛盾冲突的情感表达。这一点在余华本人的小说中对于社会矛盾冲突的揭露、从不回避个人爱憎的鲜明表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米德认为:“一个人,只有当他接受或者发现自己受到刺激而去接受他人的态度时,他才达到自觉的程度”,由此可知,余华能够从自我束缚的圈子中脱离,这种脱离,便意味着改变、反思与自觉,更是一种进步。

三、音乐对文学的影响

声音的兴起来自于人的内心,因此音乐是为了表达人的感情而产生的。因为音乐合乎旋律、节奏变化的规律,具备了一种形式美的规范,因此不同于“声音”,音乐和谐而具有美感。音乐对人的情感欲望有节制与规范的作用,能够愉悦人的身心诗人明志、自省;音乐渗透社会伦理,具有社会教化作用,能够纠正人伦不正之风,使国家安宁长治久安。与音乐相同的是,文学可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也具有社会教育的作用。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一直到25时,音乐都比文学更强烈地吸引我”,她曾为四种乐器编写乐曲,因爵士乐手的经历她能够吸取不同流派作家所长,将其音乐创作技法运用到文学艺术创作中。她会为小说写作定调式和速度,这就像是作曲家在作曲前为每一乐章定乐调和节奏。在每一次构思小说之前,她都会将每章的速度与调式考虑好才动笔。在构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她说:“最后一章必须机弱,缓慢的,一个平静、犹豫的调”。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学奖既是诗人、画家,同时又是音乐家、艺术家,如嵇康、苏轼、王维、宗炳等,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美学理论。

  由此可见,音乐修养是文学家的催化剂,文学修养是音乐家、作曲家的推动力,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二者又相辅相成。音乐家通过语言艺术的魅力了解世界、认识社会,文学家通过音乐家多样的情感表达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提高感受与领悟力,树立独特的风格与个性,从而拓宽文学艺术创作领域,提升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