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二语习得之情感过滤假说研究综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6139
王子千

  兰州交通大学

一、情感过滤假说国外理论发展

情感过滤假说最初由杜莱和伯尔特于1977年提出的,二者都认为情感因素将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后来这一理论同样也被各界学者们积极探索。他们把情感过滤当成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再潜意识地通过情感的相关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的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正式归纳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他将这五个假说统称为输入假说理论。作者提出的这一理论虽然被认为是相对全面的二语习得理论总括,但是也颇具争议。1994年Ellis提出情感状态的易变性及个体的差异性对学者们研究如何学习第二语言造成了很大困扰。2000年戴曼纯认为以往的学者们都是在不停地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实际操作研究方面多有空白,操作性弱。同时与情感过滤假说相辅相成的是美国语言学家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他认为学习者应该逐渐适应新文化,而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文化适应就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及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

二、国内情感过滤假说的相关研究

通过知网检索关键词“情感过滤假说”,总共搜索出相关研究文章467篇,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学者研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内容较为丰富。以知网的文献检索结果数据作为依据,被存入Excel2010并制成直观柱状图,如下图所见:

  由图1 可以看出1992年——2002年期间有关情感过滤假说的文章内容数量非常少。2003年——2006年期间,研究数量虽有增加但并不明显。2007年——2016年期间是有关情感过滤假说知网文章研究数量的高峰阶段,2012年达到顶峰。2017年——2020年相关研究数量又呈现下降趋势。

  

  图1

  纵观我国国内对情感过滤假说的研究,可将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2002年)

  我国最早研究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的文献的是刘毅(1992)写到的克拉申的外语教学原则,其中他对克拉申的五个假设如何运用到成人学习英语中作了简单评述。之后刘立群(1996)将自然教学法融入了英语口语的教学中,他将“活动”融入口语教学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放松情绪,将情感过滤降到最低。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融入英语教学中。由于当时我国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庞大群体对英语的学习需求,并提出要将二语习得的起始阶段提前至幼儿园,他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潜意识学习,这也同时对自然的二语学习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常说的学能也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高红云(2000)就将非智力因素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来,他认为学生的个人影响因素与学习成功与否息息相关,提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我国于1987年正式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宋悦兰(2000)认为在语言的相关教学中要大量地输入可被理解的真实性的材料,同时还需调整学习者的学习心态 ,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行动中获得语言。吴郁良(2001)站在方法论的角度了探讨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他运用交际教学法的教学思想、教师的作用、输入输出理论、情感过滤假说、以学生的角色联系口语教学,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真实的交际语言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吴婧(2002)林韶蓉(2002)在之后的一年中研究者也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英语教学方面。

  第二阶段(2003年——2006年)

  这一阶段的文章总数共36篇,其题目与“情感过滤”相关的文章共11篇。情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根据研究得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强烈的自信心、低焦虑的情感状态,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学习水平,达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张剑波(2003),孟春国(2004),孟建国(2004),薛蓉(2005),蒋苏琴(2005),任清英;文卫平(2005),汪萍(2005),蒋业梅;秦耀咏,(2005)张楠楠(2006),白民军(2006),王璐(2006)。从情感过滤对英语的二语习得的作用提出看法,都强调应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二语言以达到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状态。

  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张剑波(2003),于辉(2003),张楠楠(2006),王璐(2006)都教师应结合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充分利用情感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检查和督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外语习得效果。

  第三阶段(2007年——2016年)

  承接着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发文数量占据了所有研究结果的主体部分,2007年到2016年这10年间,可以说是关于情感过滤假说研究的繁荣阶段、高峰阶段。这一阶段的文章共有371篇。经过大量的引介,我国国内学者对于情感过滤假说有了深刻的认识。其中,文献研究就学生类别主要集中在幼儿、小学生、中学生、职业学校学生、大学学生、成人这几个方面。就地区划分的文献研究涉及到农村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就单纯从英语来讲,可划分为口语、听力、写作、阅读。其它文献研究还包括焦虑因素及局限性研究、多媒体教学、教师因素相关内容。

  1.情感过滤假说与学生类别的研究。

  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尚未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学生容易感到学习英语时态是枯燥乏味的。严青(2019)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自信、跨文化交际,人际交往和教学氛围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整理并分析了现象背后的原因。郭芳(2016)认为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证研究由80名五年级小学生参加,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最终得出对小学生进行积极正向及兴趣激发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时态的掌握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对照班无明显变化。曾悟稀(2013)对某中学初三年级的23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学生的情感状态。然后采集了该校学生2013年4月的月考成绩数据,最后作为对定量研究的补充,作者对2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受外在动机影响。内在动机涉及到个人兴趣。研究显示,内、外在动机均与英语成绩呈正相关,但内在动机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更紧密。高中英语学习效率跟学生自身的情感同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姚有臣(2014),曾悟稀(2013)。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运用相对来说更加广泛,大学生英语学习涉及综合英语、英语听说、CET-4、CET-6、研究生入学考试、雅思、托福等,章凤花(2014)基于克拉申的五项假说从课外练习、课堂实施、教材选择、自主学习、教师素质等六个方面拟定措施,使学生学习动机增强、更大程度上降低情感过滤、适当逐级增加有效输入,最后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改革的目的。然而,成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更多属于工具型、融入型动机,他们更偏向与自主、自觉的二语学习。所以他们的情感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一般都是正向性的。

  2.学生焦虑感高。

  单纯从英语来讲,所有的论文都是在针对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听力、写作、阅读四个方面进行情感过滤的焦虑性因素分析,对于英语的四个方面,综合来说就是学生对各方面都是抵触的,焦虑感高,对于文章调查对象来说都不情愿接受口语、听力、写作、阅读的测试与挑战,学习的效能不够理想,学习动机弱,自主性差。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生词词汇、句意理解、文化差异、缺少真实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等方面。然而,运用第二语言较好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学习的外在动机占据主要地位,常见的就是工具型动机,特别需要说明的就是他们的内在动机往往跟他们的兴趣相关度高,个人兴趣越浓,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过滤就低,反之情感过滤就高。邹璐(2012)曾悟稀(2013)等学者都已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SPSS17.0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学者提出相关可实施的建议,包括通过采用有趣的课堂活动、布置难度适中的课外学习任务、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等来加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并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采用合作学习等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感。

  3.焦虑因素及局限性研究。

  外语学习的两条路径不仅仅是把学得和习得分割开来的,而是为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已经学习了的知识通过实践逐渐内化吸收,在之后的自然会话中就变为了“习得”。实际上,学得的知识也会慢慢渗透到习得知识中去,两种方式所获得的能力和知识之间会相互影响,而非正式的习得和课堂上的正式学习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但是这一假说也不能特别准确地解释为什么同一组学生在接受同样的“可理解输入”的情况下,他们的语言习得结果却不一样。McLaughlin(1987)认为该理论是循环论证的:任何导致习得的输入都是可理解性输入。

  4.多媒体教学。

  在21世纪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的信息交流媒介时代,信息之间的大量且迅速的交互极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我们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为主并主张“关注学生情感”的基本理念。鼓励并倡导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英语听说教学,培养学生情感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阶段(2017年——2020年)

  这一阶段共有25篇论文,内容大多依旧涉及英语教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高校、成人的英语学习问题。与第三阶段相似性高,在此不做赘述。

三、国内情感过滤假说的相关研究特点

我国国内研究柯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英语方面涉及情感过滤假说的文章数量特别多。根据知网文献检索文章数量来看,在英语方面,研究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的文章数量占总体的83.4%,数量之多,内容更加完善详实。而且文章涉及面广,针对各个年龄都有多篇文章加以论述。

  二是研究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我国国内第一篇研究克拉申的文章是1992年刘毅的克拉申的外语教学原则,1992年后针对情感过滤假说的研究从未间断,涉及方面也逐渐增多。期间还有多篇文章加以论证,横向来说。

  三是对外汉语研究方面文章数量少,例证少。情感过滤假说属于克拉申的五个假说之一,这一假说的运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外汉语的对象是学习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我们可以运用我们国内学习英语的角度反方向理解并运用该理论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其中也包括动机、焦虑等影响因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